01.15 比原鏈發佈MOV 穩定金融體系白皮書,可真正意義上實現多資產抵押

文中提出一種基於MOV 跨鏈生態的穩定幣金融體系,從基本經濟學原理和 MOV 基礎設施建設角度出發,制定多元化抵押品框架,建設完備的穩定機制和清算體系,引入風險債券概念,基於傳統金融領域風控模型和理論,全面構建一種嶄新的鏈上現代化金融和多邊貿易願景。

白皮書指出,數字資產世界的穩定金融體系不應該過多僭越自身負債的邊界,去取代或衝擊國家貨幣支付/結算/交割體系,而是在央行數字貨幣(DCEP)誕生和推廣的早期起到一種輔助普及和協同發展的作用,同時更應當在自己專注的原生數字資產金融體系裡不斷競爭找準定位,開闢出屬於自己生態的穩定清算體系、交易媒介和價值儲存。

相較於當今的穩定金融體系方案,MOV白皮書有3大亮點:

1.多資產抵押基於跨鏈,不止於跨鏈

MOV白皮書提出基於抵押BTC、ETH、USDT和BTM的穩定方案,四種數字資產存在不一樣的流動性風險和市場風險,關聯度風險不會太高,用戶可自主選擇抵押品類,四種資產獨立抵押,風險隔離,分別計算折扣率。

MOV 生態基於跨鏈資產的穩定金融體系,並非創造一種投機資產,而是讓多元化主流資產在框架的摺疊合成下形成價值共識和收斂,讓它可以成為“穩定地轉移支撐經濟交易的債務”,加速穩定金融體系的推廣和業務場景(鏈上和實體)探索,為跨鏈資產帶來更多信用擴張和社會接受度。

MOV穩定金融體系誕生於跨鏈,卻不止於跨鏈。MOV從全面生態建設的角度出發,不僅是在創造一種更穩定的數字穩定幣,更是在建設一種真正符合區塊鏈未來發展的穩定金融基礎設施,促進更為廣闊的鏈上多邊貿易體系形成。

2.多角色激勵循環機制

當下的穩定金融項目並沒有一開始就站在構建完整生態的高度和立意上,思考穩定幣該有的整體配套設施。導致不論是在基礎設施依附、抵押品框架豐富和應用場景拓展上都開始捉襟見肘,無法明確自己的定位是配套借貸還是交易媒介,也就忽略了建立穩定金融體系的核心所在——清算定價權。

MOV 穩定金融系統分為抵押者、借貸者、清算套利者等10種角色,充分考慮直接和間接參與穩定金融體系貢獻的所有角色,不同的角色擔負不同的責任,並從系統獲利,這極大的維護了系統的穩定性。

實際上,套利空間一定程度上可以激發市場參與的熱情和流動性。MOV引入三級清算體系,內部性穩定機制建立在風險清算和風險債券的基礎之上,保留系統和官方層面的風險干預行為和儲備機制,既鼓勵市場參與清算套利的自發應對風險行為,同時降低用戶損失和抵禦黑天鵝事件。

3.首創全天候風險度量體系

穩定金融體系的設計需要考慮資產負債表、合格抵押品、負債和權益、穩定機制和風險轉移、獨特的生態場景等核心要素。MOV 穩定金融體系白皮書提出了一套基於經驗(場景假設與分析)、數據(內部數據和外部數據)、模型(風險指標)三位一體的全方位全天候風險度量體系,充分納入評估來自人、系統、流程和外部事件的風險源及其損失影響。

基於馬爾科夫鏈的風險評級模型,MOV率先提出並建立鏈上去中心化金融盯市類 (MTM)風險模型,為穩定金融體系和 DeFi 的繁榮有序發展探索堅實的理論依據。另一方面,MOV基於智能合約和超額抵押的鏈上金融的“信用”等級,借鑑並融入主流現代信用風險度量(評級)模型,將市場風險、信用風險、操作風險和宏觀因素結合分析,反映穩定金融體系的貸款質量以及未來變化趨勢。

值得注意的是,模型不是一成不變的,也不單是基於歷史數據的迴歸分析。MOV 穩定金融體系如同一個自然生長的生態系統,有出生有死亡,有貸款創建就有貸款消滅,因此預測一個系統的全局狀態和走勢就需要構建一個符合實際的生滅過程模型。

回顧2019,比原鏈的整體佈局逐漸清晰起來,去年5月發佈首創的一主多側架構Bystack,9月上線基於Bystack的去中心跨鏈Layer2價值交換協議MOV,並於11月上線測試網,比原鏈CTO James近日在AMA中表示:“MOV開發已接近尾聲,測試網已穩定運行,主網在合法合規後可隨時上線。”

根據比原鏈官方給出的2020年路線圖,去中心化跨鏈資產交互是第一季度的目標之一。“落地基於多籤與門限混合密碼學方案的開放式網關協議,支持將比原的主鏈,側鏈與比特幣,以太坊等主流公鏈進行去中心化的資產跨鏈。”今日MOV穩定金融系統白皮書的發佈,無疑為此奠定了堅實的理論依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