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如何看美易關係緊張之際,英國率先派出軍艦出兵中東地區呢?

幸福地帶2


一個遲暮的帝國——英國,只能僅僅的追隨美國刷著為數不多的存在感。

19世紀在擊敗了法國的拿破崙之後,英國在世界範圍內確立了海上絕對的霸權,而在陸地上,尤其是歐洲大陸,英國拼命的保持歐洲均勢,極力打壓新興強國,來維持英國的世界霸主地位。

但事實上,英國的霸主地位接連受到挑戰,最後殖民體系的崩潰之後,曾經的日不落帝國也逐漸走向夕陽。

一戰前已經能夠挑戰英國的德國海軍

20世紀初,英國遭遇到到了統一後的德國的強力挑戰,一戰後英德雙方,分別帶著一眾兄弟互相廝殺了四年,最後終於將德國幹趴下,肢解了奧匈帝國和奧斯曼帝國,而與法國在半殘廢之下贏得了勝利,而這裡就有美國在1916年對德國宣戰的神助攻。

一戰後美國謀求世界霸權失敗,英法繼續支配世界,但是英國和法國的控制力持續下降,來自日本和復興的德國的挑戰,讓英國疲於應付,而二戰爆發後,法國迅速亡國,英國也只能憑藉強大的海軍退守孤島,幾乎被德國的潛艇困死,最後在美國的支持下才最終實現反攻,最終贏得了二戰的勝利,可以說是美國幫助英國完成了最後的救贖。

二戰中美英盟軍的諾曼底登陸

二戰後英國的殖民體系完結,日不落帝國的光輝落幕,昔日霸主無法與執世界牛耳的美蘇相媲美,而蘇聯在二戰中積累的巨大戰爭勢力,讓英國等眾多西歐國家戰戰兢兢,於是英國不得不接受了在美國的“保護”之下,應對蘇聯的威脅,因此曾經大英帝國居然有美國的駐軍。

不過英國也曾嘗試恢復舊日的榮光,顯示一下大國的存在,於是在1956年英國夥同法國不顧當時世界老大的美蘇的堅決反對,悍然發動了第二次中東戰爭,入侵了埃及,佔領了蘇伊士運河,不過最後只能慘淡撤軍。而作為對美國不支持其入侵埃及的報復,在美國介入越南戰爭後,一眾美國小弟參與,但是英國也是“作壁上觀”並沒有參與。

越南戰爭中,英國沒有參與

而時間又到了1982年,為了解決領土爭端,阿根廷也開始挑戰英國,武力佔領了英國和阿根廷爭議的馬爾維納斯群島,此前阿根廷裝備主要是來自法國的武器,阿根廷的想法是英國可能不會跨越整個大西洋來遠征阿根廷,即使英國人來了,美國和法國起碼會保持中立,不會全力支持英國。然而讓阿根廷人意外的是,馬島戰爭爆發後,美國和法國都表態支持英國,特別是美國雖然沒有派出軍事力量,但是美國和法國對阿根廷立即開啟了軍事禁運,讓軍事工業薄弱的阿根廷無法在戰時獲取武器彈藥,同時美國還向英國提供了美國的軍事衛星情報。最後幫助英國打贏了馬島戰爭。

馬島戰爭中英國得到了美國的大力支持

此後英美徹底進入蜜月期,英國人也心甘情願當起了美國的小三,因為他們知道只有僅僅追隨美國,他們的在世界上為數不多的存在感才能夠保留住。如今這個曾經日不落帝國只剩下吵鬧的議會仍然能夠吸引人們的眼球,剩下的只是老舊帝國的殘破。

此後英國1991年追隨美國參與海灣戰爭,參與了在薩達姆時代的經濟制裁,對伊拉克劃定禁飛區,2001年參與阿富汗戰爭,2003年在沒有得到聯合國授權的情況下,仍舊與美國一起發動對伊拉克的戰爭,在敘利亞內戰的干預中,美國發射了戰斧導彈後,英國也向敘利亞發射了導彈緊隨其後,而2018年美國宣佈對伊朗進行經濟制裁以後,英國也立即響應,派出軍艦扣押了伊朗的油輪。

2019年7月,英國扣押伊朗油輪

而今美國暗殺了伊朗少將蘇萊漫妮,美伊局勢高度緊張之下,英國派出軍艦為美國在波斯灣壯大聲勢,這也是情理之中的。


大東北的小豆包


正忙著脫歐的英國,已經沒幾艘軍艦可用的英國,竟然在美伊關係正緊張的關頭率先派出軍艦出兵中東地區,再一次向世人顯示了“攪屎棍”的本色,再次向世人表明了大英帝國是如何衰落的。正是:喝著大西洋的水,操著波斯灣的心。即便自家脫歐脫得喘不過氣,也要在世界舞臺上刷刷存在感啊。

英國去中東地區,當然不是為了世界和平,殺富濟貧去的。而是為了再次跟在美國老大的後面敲敲邊鼓,狐假虎威,去給無人支持尷尬無比的美國站臺去了。按照西歐列強的邏輯,有些事美國做了就是做了,你伊朗還想咋的?英、法、德只會埋怨美國老大做的不地道,不跟他們同氣連理老是放他們的鴿子,而不會真的覺得美國的做法有什麼不對。即便心裡覺得不對,也不敢說出來,而只會壓伊朗面對現實,不要復仇,不要退出《伊核協議》,甘願受辱,一切向前看,千萬莫回頭。

當然中東地區的穩定也是和英國的利益息息相關的,但英國恐怕還真不會為了能買到中東石油而和美國鬧掰了。一旦英國真的脫歐,就會在世界感到加倍的孤單,所以肯定會再次緊緊抱住美國的大腿,和美國一起沉淪。

這樣,英國就會分擔一些伊朗人對美國的怒火,把本來跟自己毫無關係的事變成自己的麻煩事。既然英國這麼勇於承擔,那麼伊朗人在一時還動不了美國的情況下,不妨先拿英國開練。英國派到波斯灣的軍艦恐怕還不一定有馬島戰爭時那麼難打,而伊朗肯定要比當年的阿根廷更加的強大,這送到嘴邊的肥肉又如何不吃?

這麼多年,美國之所以在世界上稱王稱霸,跟英國這樣的小嘍囉的大力支持不無關係。單憑自己,美國即便武力如何強大,假如每次幹壞事都在世界上被所有的國家一齊翻白眼,那壞事也肯定不會越幹越來勁的。就是因為美國每次在世界上幹壞事時,都會有英國這樣的國家跳出來捧場湊趣,才使得美國每次都能感到興趣盎然,十分的盡興——這個必然是美國如此猖狂的一個重要原因。

最好讓英國這次好好吃點伊朗的虧,讓它知道知道“幫閒”的壞處,早點從早就不在的大英帝國的迷幻中清醒過來。世界要實現真正的和平,“五眼聯盟”就是一個必須首先被瓦解的黑道組織。


蛙眼看天下


伊朗最炙手可熱的軍方人物、曾立下顯赫戰功的蘇萊曼尼少將被美國"斬首"後,中東局勢變得越來越難以控制。截至目前,伊朗已經轟炸了美國駐伊拉克大使館和部分軍事基地,在火藥桶被逐漸點燃的情況下,歐盟各國都感到如履薄冰。

讓外界始料未及的是,就在美國和伊朗喊打喊殺之際,英國卻做出了"火上澆油"的舉動。據俄新社1月5日報道,英國於日前出動兩艘軍艦趕赴波斯灣。倫敦表示,此舉是為了保護英國民眾安全,英國外交部強調,希望英國民眾這段時間不要去伊朗和伊拉克。

英國國防大臣表示,英國將盡一切可能去保障英國民眾和船隻的安全。在出兵之前,英國軍方和美國防長埃斯珀進行了具體討論,就目前來看,英美很可能達成了某種"神秘"協議。

在英國出兵波斯灣之前,伊朗對德國發出了強硬警告。伊朗認為,德國對蘇萊曼尼被炸身亡的聲明不符合實際,從某種意義上說,德國是美國發起"斬首行動"的助攻者。伊朗強調,蘇萊曼尼對打擊恐怖分子、維護歐洲穩定方面發揮了關鍵作用,但德國卻有意無意地支持美國,顯然就是和美國沆瀣一氣。

伊朗的突然叫板,讓德國感擔非常擔憂。德國在4日喊話德黑蘭,稱德國將積極尋求和伊朗的直接對話,德國會致力於緩解緊張局勢,並在聯合國努力調停衝突。為了安撫伊朗,德國還刻意強調,柏林並沒有增兵伊拉克的打算,不過是過去還是未來,任何打擊極端分子的行為都是幫助德國。

德國的言下之意無非就是:柏林沒有出兵力挺美國的傾向,請伊朗切勿兵行險招針對德國,此外,在清除恐怖分子、解決歐盟後顧之憂方面,蘇萊曼尼將軍確實付出甚多。很顯然,德國並不願意和伊朗正面硬剛。

英德態度之所以會如此天差地別,主要有四個原因。

第一,英國擁有寬闊海域作為天然屏障,且地理位置距離伊朗很遠,退一萬步說,即使德黑蘭想要報復英國,但以伊朗目前的實力,要想將彈道導彈發射到英國本土,基本上是不可能的事。但德國卻不同,一旦伊朗決定對德國動武,那數千枚導彈必然會讓德國吃不了兜著走。因此,德國絕不願意當美國的馬前卒。

第二,中東如果發生大規模戰爭,首當其衝的自然是伊朗和以色列,但隨後遭重的就會是德法——蜂擁而至的難民會讓德法不堪重負。在這個時候,萬里之外的英美一定會選擇坐視不理。對美國而言,只要德法被難民危機拖住,歐盟在短時間內就無力繼續挑戰美元霸權,與此同時,白宮還可藉機讓德法牽制伊朗火力,一舉多得,何樂不為?

第三,相比較於德法,英美的關係要更"鐵"。無論是執意"脫歐"、還是約翰遜贏得英國大選,倫敦種種決定的背後,都有美國在為其助威。放眼全球,英國、以色列是對美國最"忠心耿耿"的小弟。約翰遜很清楚,只要英國幫美國拿下伊朗,倫敦就可借對外戰爭這個機會去加強對蘇格蘭的控制,同時還可在中東與白宮分一杯羹。這種趁火打劫的好機會,英國豈能錯過?

第四,德國總理默克爾對戰爭有著強烈的牴觸。實際上,在經濟持續低迷、難民危機捲土重來的情況下,德國的民粹主義已呈現愈發猖獗之勢,柏林的親美勢力也迫切想要倒向白宮。在後默克爾時代,德國政壇變得越來越風雲激盪,當下,美國正在不斷制裁德國經濟、拉攏德國政客。在德國政壇,與默克爾意見相左的勢力越來越強(明裡暗裡表態支持美國炸死蘇萊曼尼就是最好的例子,默克爾絕不會公然發表這種聲明)。如何擺脫美國束縛,是讓默克爾倍感頭疼的難題。

可以肯定的是,在美伊衝突中佔據主動權的仍然是美國,白宮想要的,是將歐盟和北約全部拉入這場角逐,最後由美國完成"收割"(就像二戰一樣),從而達到穩固美元霸權的最終目標。





經常用了


美伊關係緊張之際,英國率先派出軍艦出兵中東地區,這應該是美英兩國達成的協議。英國脫歐迫在眉捷,追隨美國的英國可能轉移國內壓力才出此下策。英國的自告奮勇是想幫美國擔一份責任。德國也叫囂伊朗,德國也助攻美國迫使伊朗讓步,意思是警告伊朗不要為了蘇萊曼尼被美國暗殺就大動干戈,一旦伊朗復仇美國,戰爭一打響,西方國家不會坐視不管,定會與美國一道軍事威脅伊朗。

英國是想在伊朗面前發威,是在效忠美國,因為英國脫歐是美國支持的。英國不主動效忠美國如何讓美國信任英國呢?明知英國率先派出軍艦出兵中東地區是為了震懾伊朗而來。英國卻向外媒說是為了保護中東的英國僑民才來的。

伊朗將軍被暗殺美國卻說蘇萊曼尼是9.11恐怖襲擊的策劃者,把他的名字與9.11恐怖份子掛鉤,因為美國要為自己辯護才向媒體脫口而出的,美國不這樣顛倒黑白,它就無法自圓其說。美國把蘇萊曼尼將軍說成是恐怖份子的頭目,伊朗方面不可能承認。這是美國為了蘇萊曼尼將軍的死並不打算負責。伊朗一旦發動軍事打擊美國在中東的35處基地,美國必定襲擊伊朗的52處軍事基地以及歷史文化設施等。單美國空襲,伊朗首都的德黑蘭可能會死亡25萬人口。如果再加上英國和德國等北約國家,伊朗是否承受得住巨大傷亡呢?美伊打嘴炮可以,千萬不要意氣用事,否則引爆中東戰火,誰都不是贏家,戰爭不是兒戲,應掂量掂量!


鐵男春秋


我還沒有第一時間看到相關消息,在美、伊關係緊張之際、英國率先派軍艦趕往中東地區?

不過這也沒什麼可大驚小怪的,在波斯灣這一水域,美英多國聯軍一直保持著強大的軍事聯盟,包圍施壓伊朗、以配合美國極限施壓逼迫伊朗、就範的戰略態勢的存在。假如現在又增派軍力抵達波斯灣,協助美國防禦伊朗的報復性進攻,也在情理之中:畢竟在《北約》這個軍事聯盟體系中,美、英同屬老大、老二的位置,在每一次對外軍事行動中,英國都是最先積極嚮應和追隨者的角色。

更何況現在,英國正面臨著脫歐之艱難時期,在脫歐完了之後,還要有求、依靠美國來幫助提振國內不景氣的現狀。


崇尚良知在初心


英國此舉,刷存在罷了。大哥正被罵,小弟怎麼也得幫幫腔。

近日,英國國防部長華萊士聲稱,英國將派出2艘軍艦前往波斯灣護航,目的是護送英國船隻和保護英國公民。算上之前派出的一艘,目前英國已經往該地區派遣了3艘軍艦。考慮到英國現在主力軍艦總共就6艘45型驅逐艦和13艘23型護衛艦,英國此舉可謂是相當捨得出本“賣命”了。



美伊衝突升級,美國要打伊朗,北約這班小弟肯定不能袖手旁觀等著看戲。先前老大簡單粗暴得幹掉了潛在對手的重要軍事將領,現在正被人家揚言“報復”,小弟起碼得露露面壯壯聲勢吧?黑社會不都這套路嗎!要不這小弟當的也太不合格了。


不過英國幾斤幾兩大家心裡都明白。現在早已經不是二戰前了,當年的日不落帝國,如今都快老成了“小不列顛”。雄風早已不再卻還要充好漢,小心胯下著涼啊。


兵者詭道也


其的人云亦云,據悉,英屬直布羅陀當局頂住美國壓力,將之前扣押的伊朗油輪釋放回國,但是,不代表英國就此退出圍堵伊朗的陣營。根據英國再向海灣地區派出一艘導彈護衛艦,連同這一艘戰艦,英國方面已經向該地區派出3艘戰艦,並且提速到達到目的地,英國單方面想對伊朗實施震懾作用,但是,伊朗面對英國3艘戰艦,毫無壓力,甚至有人說,這3艘戰艦不夠伊朗革命衛隊塞牙縫。有關專業人士稱,英國這個沒斷氣的帝國,實際上,派出戰艦前波斯灣,意在擦存在感。根據伊朗導彈家族的實力,這3艘戰艦,可以有不同死法。
(英國釋放伊朗的油輪)


(英國向中東派出戰艦)

根據伊朗和美國在海灣地區僵持已久,互不相讓,美國大動干戈拉攏盟友,一起收拾伊朗,此前,中東局勢烏雲密佈,而且,伊朗是中東地區的強國,甚至美國的親密盟友英國,常規戰也不一定是伊朗的對手,更何況,沙特、埃及等海灣的國家,連伊朗扶植的也門胡塞武裝都打不贏,更何況,拖鞋幫的大哥伊朗,他們就此看看就好了,別自作孽,海灣地區最大的勢力是美國和俄羅斯,第二梯隊強國就是以色列和伊朗,現時,俄羅斯和美國在中東搏弈期間,沒有那個國家願意觸這樣黴頭,別小看英國像個跟屁蟲似的,沒有十拿九穩,他的是不會上,回顧下伊拉克戰爭、利比亞戰場就知道英國是老奸巨猾。

美國要求所有盟友出兵於地中海,但是,能夠回應的,只能英國,其他國家似乎在地球上消失,不得不說,美國的盟友練太極拳,個個都是老師傅。其實,英國應邀於美國,是英國和伊朗有個人的恩怨,就是互相傷害、互扣油輪事件,此次,英國擦存在感,有些過火了,被國際言論狠狠的批評,英國一邊釋放油輪,另外,一邊派出戰艦,無非是打圓場,挽回些面子。

2019年7月4日,英國的作死,在直布羅陀海峽扣押伊朗一艘超級油輪。按照國際法,英國沒有權利扣押別國的油輪,當然,這是美國授權於他。
(英國扣押的油輪)

2020年,1月3日凌晨,美國的作孽,利用無人機暗殺伊朗“聖城旅”最高指揮官蘇萊曼尼將軍,導致中東局勢加劇,引發伊朗系武裝對美國進行報復,1月4日,對伊拉克的美軍襲擊,是伊朗系武裝的熱身運動,真正的好戲在後頭,我們拭目以待。

(蘇萊曼尼將軍)


森林狼6


英國這個國家的人,一直都有優越感,到現在還以為自已很強大?自從布萊爾成為小布什的跟班之後,全世界都覺得英國很滑稽,大家看到英國象個小混混,只要美國大哥搞事,英國就表忠心,衝在最前面。試想,如今的英國哪裡還有一點大國尊嚴可言,純粹一副拍馬屁的嘴臉!


平頭璽家


英國是美國的盟友小兄弟,英國也幫你美國幹了不少壞事,對中國也犯有不可饒恕的罪行,如鴉片戰爭,其實英國也是強盜邏輯,只是大英帝國江河日下,漸進衰敗了!


奇聞好奇


美國稱霸世界,離不開它的爪牙國,或者說是奴才國。奴才為了向主子討好,往往顯得比主子還起勁些。美國干涉和侵略別國時,英國總是急先鋒就是證明,這次也是奴才相的顯露而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