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米格35和f16哪個先進?

蔚藍天空hpq


米格-35是米格-29的深度改進型號,曾經也是一種米格-29改進的艦載戰鬥機編號,但在最新出廠的米格-35下線儀式上,這種最新改進型號已經取消了機翼摺疊機構和著艦鉤,明顯是一種陸基型號,而且俄羅斯空天軍也將米格-35列入了這幾年的採購計劃之中,現在已經進入服役狀態。


對比之下,F-16已經基本完成了其改進和生產工作,美國正在謀求將整個F-16生產線賣給印度,在美國本土不再組裝製造F-16。估計F-16最後的改進型號就是銷售給阿聯酋的F-16E/F沙漠隼,如果印度確實能接手生產線,估計也不會有改進能力了。

很明顯,米格-35是種最新的改進型號,而F-16則是已經差不多終結的型號,能夠和米格-35對比的,自然是最先進的F-16E/F才公平。

米格-35的前身米格-29實際對比F-16是差了一大截的,雖然米格-29採用雙發雙垂尾設計,在部分飛行包線內的機動性能高於F-16,但整體來看戰鬥力較F-16相差較遠。F-16自F-16C和F-16A MLU改進後,都具備了發射AIM-120中距導彈的視距外攻擊能力,且多用途能力強,維護使用簡單。而米格-29操作複雜,中距攔射能力基本是擺設,沒有對地攻擊能力,航程過短,是種純粹的消耗性戰鬥機。在冷戰期間採購了米格-29的國家,基本全部在政治氛圍放鬆,可以採購西方戰機時,將米格-29早早退役或轉賣。以德國為例,在兩德合併接收東德的米格-29後,做完充分對比試飛,就將全部米格-29按一元美金的象徵性價格賣個波蘭。而波蘭在接收這批米格-29後,也不再繼續採購,轉而購買美國最先進的F-16C/D BLOCK 52+。這就很說明問題。

米格-35和F-16E/F都裝備了有源相控陣雷達,但依照俄羅斯電子技術的實際水平,甲蟲-AE的性能估計比APG-80相差甚遠,是否能夠真正服役都要打問號。而且米格-35才算是真正具備一定的多用途能力,能夠掛載俄羅斯的精確制導武器,但在這方面俄羅斯落後更多,種類少,實戰經驗少。F-16E/F的多用途能力不用多說,很多國家都把F-16當做小型轟炸機使用,且F-16E/F標配保形油箱,在作戰半徑上比天生腿短的米格-35佔有巨大優勢。

另外,米格-35採用了這個級別戰鬥機少見的雙發佈局,雖然推重比高,機動性能好,但必然是耗油量大,航程短,維護複雜,這就是米格-29家族的天生頑疾了。


航空君


要說起來,米格35是在29基礎上的改進型號,f16則是美國自己都準備要停產的老型號,怎麼著也該是米格35先進吧?可是米格29出現時,蘇聯就是過了國力全盛時期,已顯頹勢,35更是蘇聯崩塌十幾年後,俄羅斯的出品,這個國家國力是如何江河日下的,大家都看在眼裡,得益於時代進步,35相比29,很多設計理念和系統,是有所提升的,比方航電系統,哪怕還套民用的,都該比老29強了。

可是飛機這種國家工程,投入大未必有產出,沒投入肯定沒產出,米格35雖然有前蘇聯時期科研老本可以吃,說整體退步,大家覺得嚴重的話,那麼說沒什麼進步,應該不會有多少意見,有時候我在想,35比29,真的有所進步嗎?也許使用功能上確實進步了,但是基礎材料,製造工藝,結構,這些基礎恐怕還真有所退步。從這個意義上說,米格35這個型號,還不及梟龍的意義,梟龍戰機技術性能上不高端,但集成了成熟可靠的技術積累,當前局面,一般性國家足夠使用,還可以低成本走量。


米格35戰鬥機則有點硬撐著出來的意思。f16不同,美系戰機自出現,就是一有新技術出現,值得使用,立刻升級到現役機上,說賣到中東的沙漠隼是最後機型,但那種出口型沒什麼說服力,這一機型戰力最高的肯定還是捏在自己手裡,f16從服役起,美帝技術一貫超前,這點上不服不行,很多人覺得f16是用來壓制米格29的,所以肯定比不上35,而蘇聯時期,自己還一直叫嚷要以量抵質呢,現在無論量還是質,都趕不上了,把個海基的飛機魔改成陸基飛機,最重要的是投入還不高,這種魔改恐怕也更接近於我們六七十年代的那種沒辦法下用土辦法式魔改,可是俄羅斯有沒有那種不土沒有戰鬥力的特質,就必需存疑了。f16,只要美軍自己還在用,沒大規模退役,那麼就是說性能足夠,對美國都沒到落後的程度呢。


李三萬的三萬裡


當然是f16先進。


g216559904


想都不用想,米格35,F16的對手是米格29早期型號,跟米格35差的遠


貓爪鋒利


米格35首先也是米格29的最新改進型,要比較的話也是對比F16的最新改進型。個人相對看好F16,F16的後期改進型一直在增加對地攻擊能力,飛機重量逐步增加。米格35是也是米格29基礎上的放大版,和F16一樣,都快把原來的基礎挖空了。性能上米格35更平均些,電子設備還是F16更勝一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