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3位院士帶隊、5支中醫國家隊集結,他們齊聚武漢戰“疫”

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全國最強中醫力量齊聚武漢,發揮中醫智慧,彰顯中醫力量,成為武漢戰疫的另一支主力軍。

長江日報-長江網記者獲悉,目前,全國各地共派出4900餘名中醫醫務人員支援湖北,到3月3日,由3位院士及多位中醫大家領銜,已有5批國家中醫醫療隊馳援武漢。

在江夏方艙醫院,380名病人無一例轉為重症。目前,武漢所有的方艙醫院,都配備2至3名中醫專家。

中醫力量 

5批國家中醫醫療隊抵漢抗擊疫情 

1月25日,大年初一,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中醫科學院院長黃璐琦帶領中醫國家隊到漢,進駐市金銀潭醫院。這是第一個進入武漢的國家中醫醫療隊,也是第一個接管重症病區的中醫醫療隊。由此開闢中醫藥抗擊疫情的新戰場。

這兩個“第一”,對黃璐琦院士是沉甸甸的職責與使命。抵漢當晚,他即要求儘快投入到戰鬥中去。29日上午,金銀潭醫院將南一區病房的醫療工作交給中醫醫療隊。當天,病區的患者服上了中藥。

兩天後,廣東省中醫院副院長張忠德帶領第二支國家中醫醫療隊到漢。56歲的張忠德,人稱“德叔”,抗擊非典時期,他為保護同事,搶在一線為患者插管,不幸被感染,生命垂危,遺書都已放在枕頭下,通過中西醫結合方式救治,奇蹟般康復。

這次德叔的任務之一是援助湖北省中西醫結合醫院組建病區,在他接手的重症和危重症患者中,採用中西醫結合治療的佔比超過95%。他的目標就是中西醫協同作戰,打好組合拳。

到漢1個多月,他瘦了9斤,一張“德叔”對比圖在網上流傳,原本精神抖擻的他“瘦到脫形”。工作強度大,他一笑而已,“只不過剛出隔離病房臉上有壓痕”。

早在1月21日,北京中醫醫院院長劉清泉與中國中醫科學院廣安門醫院急診科主任齊文升抵達武漢,成為最早一批到漢參加抗擊疫情的中醫專家。

2月中旬,劉清泉考察江夏區大花山方艙醫院後,給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寫報告,提出了以中醫為主,中西藥結合,“包艙”治療輕症確診患者的理念,武漢首箇中醫“方艙醫院”誕生。

2月12日,已是72歲高齡的中國工程院院士、天津中醫藥大學校長張伯禮掛帥,帶領209名醫護人員,進駐江夏大花山“方艙醫院”。張伯禮院士擔任名譽院長,劉清泉擔任院長。而這209名隊員,由天津、江蘇、湖南、河南、陝西五省市派出,成為第三支國家中醫醫療隊的班底。

3位院士帶隊、5支中醫國家隊集結,他們齊聚武漢戰“疫”

(圖為五省中醫醫療隊進駐熟悉環境 記者韓瑋 攝)


2月17日,第四支國家中醫醫療隊由來自上海、吉林、廣東的醫護人員共同組成。他們進駐雷神山醫院的四個病區。在這個病區,中醫藥治療率100%,中藥使用率100%,針灸治療率42%。

2月21日,第五支國家中醫醫療隊共151人抵達江夏“方艙醫院”B區,再度增強中醫力量。

中醫智慧

輕型、普通型、重型、危重型、恢復期對症下藥

1月24日除夕夜,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中醫科學院首席研究員仝小林受國家衛生健康委、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委派,帶領國家中醫專家團隊抵達武漢。

進入武漢後,專家團隊一刻也不停歇,進醫院、入社區、看病人,針對疫情優化中醫治療方案。仝小林說:“通過對百餘例發熱門診、急診留觀及住院病人的臨床觀察,在疾病分期、不同轉歸以及應對策略上有了更深刻的認識。”

3位院士帶隊、5支中醫國家隊集結,他們齊聚武漢戰“疫”

(圖為仝小林院士帶領組員來到武漢市中西醫結合醫院,查看了20多例病人 圖片來自中國中醫科學院廣安門醫院官網)

隨後公佈的《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診療方案(試行第四版)》中醫治療部分,吸收了仝小林院士領銜的專家團隊研究成果。

仝小林也是抗擊非典的功臣。他創制了“SARS-肺毒疫四期八方”的辨治方案,其中11例純中藥治療的經驗,被寫進世界衛生組織《中西醫結合治療嚴重急性呼吸綜合徵臨床試驗》報告。

其實從第三版開始,診療方案已把新冠肺炎歸屬於“疫病”範疇。從第一版到第六版,在全國中醫專家們的努力下,診療方案在中醫治療上也越來越具備指導性和實用性。

診療方案凝聚了多位中醫大家的智慧,由多名院士組成的專家組第一時間深入臨床救治,邊觀察邊總結,形成中醫治療方案,不斷納入最新的國家新冠肺炎診療方案中,指導全國中醫藥救治工作。

黃璐琦院士帶領團隊制定並多次優化中醫診療方案。他說,只有到一線,瞭解病情和救治過程中遇到的問題與困難,與一線醫護人員面對面溝通,才能讓中醫藥發揮最好的救治作用。

到第六版診療方案,中醫對患者的分型已和西醫一致,分為輕型、普通型、重型和危重症。這樣西醫醫生也能對接,針對不同類型的患者使用中藥治療。

第六版關於中醫治療有了進一步的明確:醫學觀察期推薦使用中成藥。臨床治療期推薦了通用方劑“清肺排毒湯”,並分別對輕型、普通型、重型、危重型和恢復期從臨床表現、推薦處方及劑量、服用方法三個方面予以說明。

中醫成效   

武漢所有“方艙醫院”都配備2至3名中醫專家

每天上午,江夏大花山方艙醫院病區裡都會響起舒緩的音樂,醫護人員和患者一同操練中醫康復操——八段錦。 

“做完很舒服,身體暖暖的,精神了許多。”不少患者說。練八段錦的視頻被髮到網上,成了“網紅操”。

除了八段錦,江夏“方艙醫院”內,所有患者使用中藥湯劑,一臺中藥配方顆粒調劑車,根據病情一定程度上滿足了個性化用藥需求;針對發熱、咳嗽、症狀消失和焦慮的患者,準備了4款中藥,有的患者需要個性化治療,還會單獨配方。

3位院士帶隊、5支中醫國家隊集結,他們齊聚武漢戰“疫”

(圖為江夏方艙醫院患者用的清肺排毒湯。 患者蔡先生 攝)

療效如何?380名病人無一例轉為重症。張伯禮院士說,中藥的主要功效是調節免疫功能,他不鼓勵人人吃中藥來預防,使用中藥治療,減少中度病人向重症的轉化,穩定重症的血氧飽和度。

“感謝德叔,是他和他的醫療團隊,挽救了我的生命。”2月18日下午,57歲的任女士走出湖北省中西醫結合醫院大樓。任女士已是張忠德帶領的中醫團隊治癒的第50名患者。

在2月14日湖北新聞發佈會上,張忠德拿出了一份不錯的“成績單”:截至2月13日12時,廣東中醫醫療隊共收治116名病人,其中108例是重症、危重症,105例服用中醫藥後病情明顯改善。

2月20日,國新辦新聞發佈會介紹了張伯禮院士、劉清泉教授團隊的成果,在武漢的102例臨床對照研究顯示,中西醫結合治療輕症患者,臨床症狀消失時間縮短兩天,平均住院天數縮短2.2天,臨床治癒率提高33%,普通轉重症比率降低27.4%。大量臨床實踐證實,中西醫結合治療新冠肺炎的效果是肯定的、有效的。

“在這次抗擊新冠肺炎的戰役中,中醫從參加廣度和深度上都是第一次,中醫藥治療逐漸成為一支‘主力軍’。” 張伯禮院士說。

目前,武漢所有的方艙醫院都配備2至3名中醫專家,並同步配送中藥湯劑和中成藥。(長江日報-長江網 記者劉睿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