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11 優衣庫在韓國遭抵制後,交出的財報有點慘

優衣庫在韓國遭抵制後,交出的財報有點慘

記者:牙韓翔

优衣库在韩国遭抵制后,交出的财报有点惨

優衣庫母公司迅銷集團受到韓國“抵制日貨”以及中國香港社會局勢及天氣影響,2020財年第一季度綜合收益及經營利潤均錄得下降。

2004年,當優衣庫想要進入韓國市場時,創始人柳井正想了一個辦法讓韓國消費者避開民族情緒,接受這個來自日本的服飾品牌。它與韓國樂天控股的fr.L韓國株式會社合作,把優衣庫帶入韓國,開出30多家門店。

但如今,優衣庫還是在韓國遇到了麻煩。

2019年1月10日,優衣庫母公司迅銷集團公佈了2020財年第一季度(2019年9月-11月)財報,其顯示集團受到韓國“抵制日貨”,中國香港社會局勢及主要市場暖冬天氣影響,綜合收益及經營利潤均錄得下降。

具體數字為,2020 財年第一季度,迅銷集團綜合收益總額 6234 億日元,較上年度同期下降 3.3%;綜合利潤總額為916億日元,同比下降 12.4%。

韓國開始抵制日貨是從2019年7月開始的。當時日本政府採取“經濟報復”措施,限制向韓國出口半導體材料。隨後,韓國民眾在社交網絡上發起了抵制日貨的提倡,並在社會發酵。

優衣庫是首當其衝的品牌。不僅民眾不買優衣庫,連貨車司機都不為優衣庫送貨。2019年9月,優衣庫關掉了在韓國的3家門店,而整個事件的影響直接體現在了這次財報上。

优衣库在韩国遭抵制后,交出的财报有点惨

貨車司機拒絕為優衣庫服務並且抵制該品牌

除了韓國市場受阻之外,中國香港的社會動盪也讓優衣庫的業績表現低於預期。財報中並未透露具體數字,稱錄得輕微虧損。此外,加上遲遲不降的氣溫,讓優衣庫在10月就已經開始推廣的冬季產品沒有實現預期目標。

因此,迅銷集團決定,將截至2020年8月底止的全年度綜合業績預期下調。綜合收益總額預測下調 600億日元,綜合溢利總額預測下下調300億日元。

不過也不全是壞消息。

中國大陸市場依舊扮演著“優等生”的角色,貢獻了收益、溢利雙增長的成績。與此同時,電商銷售亦實現約30%的收益增長——優衣庫在2019年雙十一時期銷量是服飾類品牌的第一。

而優衣庫下一個主要發力的東南亞市場,也表現不錯。它在2018年9月把一家佔地4100平方米的門店,開在了菲利賓人氣頗旺的Makati商業區。隨後,陸續在新加坡、泰國、菲律賓、馬來西亞和印度尼西亞開出大面積店鋪。

“優衣庫的價格合理的基本款,能吸引預算有限的消費者應對通脹的上升。”Bloomberg Intelligence行業分析師Thomas Jastrzab如此評論優衣庫在東南亞市場的潛力。

而在2020財年第一季度中,東南亞、南亞以及大洋洲地區(包括東南亞各市場、印度以及澳洲)業務擴展順利,也都錄得收益、溢利的雙位數增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