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京東向“下”要增量 七成新增用戶來自低線城市

新增用戶的數量與速度,正在成為電商企業衡量自身是否在高速路上的指標之一。3月2日,京東發佈2019年四季度及全年業績,數據顯示,技術與服務正日漸成為京東保持增長的新引擎,全年淨服務收入已達662億元,同比增長44.1%。值得注意的是,京東著重強調新增用戶數,以及下沉市場對增量的貢獻。

京東向“下”要增量 七成新增用戶來自低線城市

年度活躍用戶數已然是評判京東的新指標之一。財報顯示,截至2019年12月31日,京東年度活躍購買用戶數較三季度末新增了2760萬,環比增長8.3%,增速相較於一季度至三季度的1.7%、3.5%和4.1%,呈現出了明顯的加速增長態勢。2760萬為過去12個季度以來京東單季新增年度活躍購買用戶數的新高,其中第四季度的新增用戶中超過七成來自三至六線城市。2019年12月,京東移動端月活躍用戶數較2018年同期增長41%。

截至2019年12月31日,京東共有超過22萬名員工,一年新增了超過4萬個就業崗位,遠遠超出了京東集團在2019年初作出的新增1.5萬個崗位的承諾,與此同時,京東還帶動了周邊和生態鏈上下游企業超過1500萬人就業。

京東集團董事局主席兼首席執行官劉強東表示,“京東的營銷方式、產品選擇以及消費者服務也推動了用戶數的強勁增長,尤其是中國低線城市的用戶增長”。實際上,此次疫情進一步刺激了下沉新興市場、社區、中老年網購需求的增長。由於大量消費者無法出門購物,消費者的網購需求更加明顯。下沉新興市場的網購需求在此次疫情期間被進一步激發,尤其是來自社區的生活物資需求,在此次疫情中格外凸顯。

京東零售集團CEO徐雷也指出,“現在,中國社區化的進程非常快,像北京這種大都市,幾十萬人的社區比比皆是,但這些社區的零售或者服務的覆蓋是不足的,這是一個新的增長點”。

總結2019年全年,京東淨收入達5769億元,同比增長24.9%,其中淨服務收入為662億元,同比增長44.1%;歸屬於普通股股東的淨利潤為122億元,2018年全年為歸屬於普通股股東的淨虧損25億元。非美國通用會計準則下歸屬於普通股股東的淨利潤增長211%至107億元,2018年全年為35億元。

值得注意的是,京東全年淨服務收入662億元,技術與服務正日漸成為增長的新引擎。物流及其他服務收入的佔比也從2017年、2018年的16.8%、27%大幅增長至2019年的35.5%。

物流是京東的護城河之一,京東在不斷鞏固零售基礎設施優勢。截至2019年12月31日,京東物流在全國共運營了700多個倉庫,包含京東物流管理的雲倉面積在內,倉庫總面積約1690萬平方米。隨著武漢、成都、東莞等地的“亞洲一號”相繼啟用,京東遍佈全國的25個“亞洲一號”智能物流園區、智能倉庫群日漸成型。

在收入大幅增長、訂單量增加、倉儲面積變化不大的背景下,2019年四季度,京東庫存週轉為35.8天,連續幾個季度持續優化。在業務不斷增長的同時,京東的履約費用率持續降低,2019年進一步降至6.4%,同比2018年下降了0.5個百分點。

分析認為,業務增長的同時能夠降低費用率、打開利潤空間,其中有規模效應的作用,更有技術投入持續產出帶來的良性疊加。這也意味著,未來京東的利潤還有持續擴大的空間。

2019年,全國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突破40萬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8%,中國消費市場增長動力依舊強勁。中國市場的消費潛力和韌性也帶動京東GMV首次突破2萬億元大關,2019年全年達到20854億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