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16 開胡!西部證券拿下“本土券商科創第1單”

撰文 | 黃高航、李娜

1月14日,科創板企業湖南南新制藥股份有限公司(南新制藥)經過科創板上市委會議同意首發上市,這是今年以來過會的第3家科創板公司,保薦機構是西部證券(002673),同時也創下本土保薦機構承銷第1單的記錄。


本土券商科創第1單

南新制藥2019年6月開始申請科創板上市,計劃募集資金6.7億元。

據招股說明書顯示,南新制藥創建於2006年,註冊資本1.05億元,2016—2018年度營業收入分別為2.78億元、3.48億元、7.01億元,淨利潤分別為0.21億元、0.37億元、0.62億元。

開胡!西部證券拿下“本土券商科創第1單”

作為保薦機構的西部證券,近些年實力雖然有提升,如2012年5月成為第19家上市券商,2015年3月定增募資50億元,創省內上市企業中單次再融資規模最大記錄等。但其區域、中小型券商的模樣一直沒有取得根本性改變,對經紀和自營業務的依賴成為短板,甚至因為個別業務在2018年遇到了監管處罰。因此,金融棒棒糖第一個關注點是:科創板開閘僅僅6個月,西部證券就迎來了首單科創板IPO業務,這是不是一個“革新”的信號?

首先要客觀地看待券商格局,頭部券商在投行端的優勢是歷史形成的,不會有“朝夕之變”。例如在2019年的統計中(截止1月9日),頭部券商確實搶佔了最大的優勢,如中金、中信等承銷都超過了15只。在前20強中,我們連近期風頭狂勁的天風證券都找不到。全部參與科創板的券商數量也只有區區44家,佔全國131家券商僅為33%,證明有接近7成的券商還是掛零狀態。

其次要看發行節奏,除了優質項目需要積累,我們認為交易所對科創板的培育發展也有節奏上的掌握,既不能太快也不能太慢,畢竟這是註冊制的試驗田。因此儲備項目的多少與優劣就成為未來競爭的主戰場。

基於此,作為本土財經觀察者,我們樂於在2020年初製作一張圖,希望這張圖是一個新的開始。

開胡!西部證券拿下“本土券商科創第1單”


這張表統計了2020年1月1日以來,參與10家新增科創板(7家發行、3家通過)的8家券商分佈,具體情況是上海4家,北京2家,陝西1家(就是西部證券拿下的南新制藥)。

金融棒棒糖感慨,作為金融陝軍的重要力量,本土券商總算拿下了一個席位。


投行帶動轉型破冰?

第1單的價值不在於掙了多少承銷費,也不是跟投未來收益幾何。我們更在意的是西部證券,未來在投行端的發力甚至是全公司的轉型,具體是一個什麼樣的預期?

通過圖表可以看出,近5年來,西部證券投行業務營收在總業務營收中佔比較小,2016年和2017年佔比分別為11.63%和11.92%,2018年則下降至3.16%。且呈現出不斷下滑的局面。從2015年至2018年間,投行業務營收分別5.19億、3.96億、3.78億和0.71億,3年間下降了86.32%。同時,2017年和2018年投行營收同比下降了4.62%和81.31%,毛利率同比下降了6.34%和33.82%。

開胡!西部證券拿下“本土券商科創第1單”

作為券商主體業務的投行,會這樣沉淪嗎?當然不會,我們拿到的一份材料顯示,西部證券“大刀闊斧”的改革已經上路,其中投行端吃重不小。

這段文字的核心是:通過優質資產端帶動資金端,打造以客戶為中心的全業務鏈戰略。具體構成如下:

1:以投行板塊作為主要切入點,把握企業客戶,明確目標大客戶、目標行業以及匹配的產品與服務,為大客戶提供一級二級市場全業務鏈的投融資服務。

2:以分支機構為觸點,推動富裕與高淨值客戶增長,滿足其從交易到理財的全方位需求。

3:以研究為入口,拓展金融機構客戶,為企業客戶及零售客戶服務提供有力補充,從而實現客戶結構升級,全業務鏈服務。

開胡!西部證券拿下“本土券商科創第1單”

金融棒棒糖認為,這一結構最大的變化是,打破了券商邊界,按照過往的作法,投行做完項目就拜拜了,營業部也悶頭做自己事,更談不上調動外部的全市場資源。西部證券最新的戰略方向用一句話來形容,就是從“以通道業務為主”向“以綜合金融服務”的徹底轉型。

從這個角度上說,南新制藥真的只是一個“藥引子”。

西部證券投行部告訴金融棒棒糖,投行部門很早就確認了這是一個優質標的,在參與公開招標並脫穎而出的前後,一直提供了高水準的專業服務,未來除持續輔導等規定動作之外,目前已經開始研究討論,始終長效跟蹤製藥行業和資本市場的系統性機遇,挖掘各類金融工具和內外資源,為IPO之後的南新制藥,繼續提供高質量服務。

我們想,這就是“內外上下一盤棋”的開始。而事實上,投行確實扮演了“第一推手”的角色。


“雙本土”值得期待

除了推動自身發展,西部證券的“謀變”對陝西實體經濟意味著什麼?鑑於這種謀變的關鍵詞自然是硬科技、國企改革、資產證券化、提升上市公司質量等,我們很容易得出一個預期:西部證券一定會在陝西本土持續發揮新效力,有望形成“本土擬上市公司+本土優質券商”的“雙本土”格局。

首先是外部環境變了。如最近幾年來,陝西金融服務實體經濟質量和效率逐步提升,尤其是在企業上市及直接融資方面取得較大進展。據中國經濟網數據顯示,2019年陝西新增5家上市公司,以52.2億元的融資量排行全國第9名。此外,陝西省實現債券融資523.49億元,同比增長51.22%,其中公司債券410.8億元。這些都是券商的主戰場。

其次是特色鮮明瞭。沒有包打天下的券商,深耕特色業務將是必由之路。陝西作為硬科技概念的發源地,擁有豐富的科教資源,伴隨著西部超導(688122)、鉑力特(688333)、三角防務(300775)等硬科技企業的成功上市,我們認為在早期培育方面,西部證券投行端“功夫會前置”,尤其是券商機構作為輔導方,更熟悉本土企業的痛點與難點,也更容易拿出“針對性解決辦法”。

開胡!西部證券拿下“本土券商科創第1單”

最後,則是西部證券也有了更強的能力。上圖為其保薦企業進程表,其中我們注意的是陝西有2家,分別是紅星美羚和美能清潔,二者均進展到了“已反饋”階段,隨著發行節奏的加快,尤其是註冊制的提速,希望二者能在2020年內有所收穫。

作為終極的期待。我們希望西部證券此番戰略性改革能夠快速提升戰鬥力,尤其是作為突破點的投行端。我們更希望西部證券能夠抓住系統性機遇,例如急待提升的國有資產證券化率。有了這些改變,本土券業的水平會上一個新的臺階,對陝西實體經濟的提升可以有更強烈的推動。

開胡!西部證券拿下“本土券商科創第1單”

我們也相信,對“改革上路”的西部證券而言,2020也許是一個好兆頭,因為就在南新制藥過會的前一天,西部證券保薦的和遠氣體(002971)正式登陸中小板,成為湖北省第一家從貧困縣走出的上市公司。

兩個利好撞在一起,為什麼不期待呢?


前期回顧:

開胡!西部證券拿下“本土券商科創第1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