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0 南寧武鳴“豬籠貢”從美食到民俗文化的精彩演繹


南寧武鳴“豬籠貢”從美食到民俗文化的精彩演繹

殺年豬,吃豬血腸,是中國南方北方都有的習俗。但在翻開武鳴第二批縣(區)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名錄時,我們驚奇發現豬血腸赫然列入非物質文化遺產中,這究竟有什麼奧妙呢?

南寧武鳴“豬籠貢”從美食到民俗文化的精彩演繹

武鳴方言稱豬血腸為“豬籠貢”, 吃“豬籠貢”,這種習慣在武鳴等壯民族地區十分盛行。自古以來,一般壯族農家宰豬後,將豬血拌入精鹽打溶,灌入洗淨的豬小腸內,文火煮(或蒸)熟,切片盛盆上桌吃用。而一些講究人家,則用煮熟的糯米、生薑、五香粉拌入豬血中灌腸同煮,增添血腸香味。武鳴周邊壯族農戶,都極看重豬血腸。凡自宰大豬,必留一段50~70釐米的豬血腸,連同少量豬瘦肉,送給親家好友,以示同甘。同族人則聚在一起吃豬血腸、啃豬骨頭、分享煮熟的豬內臟,以示團結一致。

南寧武鳴“豬籠貢”從美食到民俗文化的精彩演繹

如今自宰大豬已不多見,但農民把一年辛苦養大的肥豬賣後,仍自習慣在街上購豬血、小腸回家,做“豬籠貢”送給親友,並邀同族男女同吃,如同殺年豬一樣歡樂同慶。足見武鳴壯族對豬血腸感情之深和對這種民俗文化的推崇。

南寧武鳴“豬籠貢”從美食到民俗文化的精彩演繹

本文版權歸作者所有,如有與您的作品有雷同之處,請留言以便修改。謝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