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04 鳳姐出身“四大家族”之一的王家,是大家閨秀,為何竟不識字?

即使是在“瓊閨玉秀”的《紅樓夢》中,大家閨秀不識字的也多了,何止王熙鳳一個?

李紈的父親李守中,本是國子監祭酒,但他認為“女子無才便是德”,“不十分令其讀書”,結果是李紈識字、能詩,但水平不甚高。

鳳姐出身“四大家族”之一的王家,是大家閨秀,為何竟不識字?

藝術欣賞水平極高的賈母,也不支持女子博學:“讀的是什麼書,不過是認得兩個字,不是睜眼的瞎子罷了!”

但是這兩位,還不如寶釵偏激。寶釵有才,而不傲才恃才,她反而認為:“咱們女孩兒家不認得字的倒好”“你我只該做些針黹紡織的事才是,偏又認得了字, 既認得了字,不過揀那正經的看也罷了,最怕見了些雜書,移了性情,就不可救了。”似乎認字是一件非常危險的事情。

鳳姐出身“四大家族”之一的王家,是大家閨秀,為何竟不識字?

李守中、賈母、寶釵,他們可以代表當時的主流觀點。而這種觀點,到了“四大家族”之一的王家,才發揮到極致。

王熙鳳在結婚之初,根本不識字。到抄檢大觀園的時候,她已經通過看賬本讀帖子,自學到能夠讀懂一般書信的地步。另外,在蘆雪庵聯詩,她還念過一句“一夜北風緊”,被眾人盛讚。可見雖然不識字,她還是嚮往文化的,不管是從實用的角度,還是被“文采風流”的氛圍所吸引。

鳳姐出身“四大家族”之一的王家,是大家閨秀,為何竟不識字?

書中沒有明確提到薛姨媽是否識字,不過“兩宴大觀園”時,她可以行酒令,也博得了眾人的讚賞,算是不過不失。最奇葩的是王夫人。

王夫人嫁到書香門第、文采風流的賈家已經二三十年了,丈夫賈政“天性也是個詩酒放誕之人”,長子賈珠十四歲進學,女兒元春因“賢孝才德”被選入宮,寶玉就更不用說了。

鳳姐出身“四大家族”之一的王家,是大家閨秀,為何竟不識字?

可是王夫人,在賈家生活這麼多年,居然沒受到一點感染。同樣是在“兩宴大觀園”的場合,輪到她說酒令了,“至王夫人,鴛鴦代說了個”!她連個基本的酒令也行不了!她的文學水平,居然連村婦劉姥姥和丫鬟鴛鴦也不如!

由王夫人可以想象王家的文學教育、尤其是對女孩子的文化教育重視程度了。同樣出身在王家的鳳姐,目不識丁又有什麼奇怪?

鳳姐出身“四大家族”之一的王家,是大家閨秀,為何竟不識字?

反而是比較隨和、善於聽取合理建議的薛姨媽,大概受到丈夫與女兒的影響,才會得到文化的薰陶,至少在行酒令這樣的場合,不至於掃興丟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