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老一輩有哪些錯誤的育兒觀念?

程蕊愛情銀行


兩代人所處的社會環境不一樣,導致育兒觀念出現了很大差別,那麼老人都有哪些錯誤的育兒觀念呢?

1、不吃鹽沒有力氣。為此我還和父母爭論了好久,寶寶一週歲之內都不能給食物裡面放鹽,食物本身所含的就夠他們的了。如果攝入過量,寶寶腎臟功能還沒有發育完全,會嚴重損害腎臟功能。

2、早早就給孩子把屎把尿。說尿不溼不透氣,寶寶太小把的時間過長會使孩子脫肛,引發痔瘡。還會影響脊椎的發育。

3、搖晃哄孩子入睡。這樣對寶寶大腦發育不好,可以放些舒緩的音樂讓寶寶入睡。

4、百天的時候給孩子剃光頭。寶寶皮膚嬌嫩,處理不好會傷及皮膚,甚至發生嚴重的感染。

5、睡枕頭,頭型好看。寶寶三個月之前不需要枕枕頭,之後考慮高度也在1釐米左右就夠了,材質不能太硬。

6、自己把食物嚼碎再喂寶寶。這樣大人口中攜帶的細菌也會帶給寶寶,寶寶抵抗力差,就容易出現腸道問題或其它問題。我們可以藉助研磨工具,保證衛生。

7、自己冷孩子就冷,自己熱孩子就熱。不能以自己的感受來判斷寶寶的冷暖,寶寶新陳代謝旺盛不能捂的過嚴,出汗不能及時擦乾反而容易著涼。適當的衣物可以幫助寶寶增加抵禦寒冷的免疫力。

8、用母乳洗臉。寶寶皮膚敏感如果母乳變質的話反而會滋生細菌,損害寶寶皮膚。

9、擠乳頭。都是沒有科學依據的,如果擠破了可能會發炎,感染,甚至會發生更嚴重的事情。

10、大包大攬。什麼事情都自己來,不讓孩子動手。長此以往孩子飯來張口衣來伸手。

11、沒有原則和底線。只要孩子的要求都滿足,合不合理無所謂,一哭更是。孩子長大很難分辨是非。

12、孩子摔了,磕了,碰了就怪地板、桌子這些無辜的物體。這樣讓孩子變的不知道責任是什麼。

教育觀念的不合有時候也會讓兩代人的矛盾突顯出來,都是為了孩子把之間的和氣傷了。坐下來好好跟老人談一談,講道理,相信多少他們都會有所改變的,一步一步慢慢來,為了孩子共同努力吧。





欣媽育兒


很多老一輩的家長都覺得小孩要早吃鹽,才能有力氣。

所以在家中孩子開始吃輔食之後,就早早地在輔食中添加食鹽。有一點育兒經驗的人都知道,專家們是非常不建議過早地在寶寶的輔食中添加食鹽的。因為母乳(或配方奶)和日常輔食中的鈉含量已經可以滿足寶寶的生理需求,實在沒必要畫蛇添足的給寶寶額外添加食鹽。


過早或過多的攝入食鹽有什麼危害呢?兩歲前寶寶的腎臟、肝臟等各種器官還未發育成熟,過量攝入鈉很大程度上會增加寶寶的腎臟負擔,並且由於寶寶的腸道功能較弱,高鹽食物的攝入很有可能的會造成胃腸道損傷,影響寶寶正常腸道微生態環境的建立。

如果各位家長不小心走入了這個誤區,建議即刻停止食鹽的加入,並且適當給孩子補充適合嬰幼兒食用的益生菌(如lifespace的寶寶益生菌),以幫助寶寶建立腸道微生態,恢復腸道健康。


利w_yc


老一輩育兒,憑的是經驗,而新一輩育兒,憑的是科學!

舉幾個例子,希望寶媽們也引起重視。

1、新生兒月子裡眼屎多,老一輩人總覺得是熱氣,上火了,是寶媽吃熱了,導致奶水熱氣重,寶寶上火,其實不然,寶寶很有可能是鼻淚管堵塞,大部分只需注意清潔,堅持按摩疏通即可。

2、老一輩覺得寶寶用舊床單等做成的尿片好,不要用紙尿褲,憋汗,容易O型腿……其實不然,現在很多品牌紙尿褲非常科學,吸水性強並且很透氣,嚴格消毒,科學設計,又方便又幹淨。

3、老一輩認為寶寶應該和媽媽睡一張床,因為媽媽可以隨時照看到孩子。其實科學育兒應該讓寶寶單獨睡嬰兒床,不過嬰兒床離父母近一點,因為在一張床上,很容易呼吸不到新鮮空氣,寶媽不小心也容易壓倒孩子。

4、老一輩認為孩子越早吃輔食(例如米飯之類的),長得越壯越好,其實未必,過早添加輔食,寶寶的腸胃消化不了,久之脾胃容易虛弱。

5、老一輩認為,他們以前帶孩子是因為條件不好,所以讓孩子在地上爬,現在條件好了,在地上爬多髒啊,總不讓孩子爬之類的,但是,爬行是孩子很重要的活動之一,鍛鍊身體四肢協調能力。

6、老一輩認為,孩子越胖,說明身體越好,放開的讓孩子吃,其實胖孩子身體隱患特別多,體質也很差,活動能力弱,反而問題特別多。

其實,老一輩的經驗很重要,但是,還是要和科學結合起來,才能更好的養好寶寶。


lovey彤寶


有了孩子後,作為父母的我們需要去學識育兒知識,更要去辨別那些錯誤的育兒方法。那麼老一輩錯誤的育兒觀念有哪些?一起來看看吧。

年輕的父母在育兒方向沒有任何的經驗,這時就要我們的老一輩站出來獨挑大樑了。老一輩人有很多的育兒經驗,這些經驗很多聽起來稀奇古怪,可是卻被他們所堅信著。

那麼這些經驗是否對孩子真的有好處呢?又有哪些是錯誤的呢?下面我們就來了解一下。

1、吃鹽才能結實

如果我們的身體攝入食鹽的量不足,很容易使我們四肢乏力,而在我國古代,食鹽又是非常珍貴的東西,因此,對於老一輩人來說,要給孩子多吃一些食鹽,孩子才會長得結實,長大才能有力氣。

可是這種行為實際上是非常錯誤的,嬰幼兒在一週歲之前絕對不能過量攝入鹽分,嬰幼兒在一歲之前,腎臟的排毒功能還沒有得到完善,如果攝入了過量的鹽分,很容易會對嬰幼兒的腎臟排毒功能產生嚴重的破壞,甚至年紀輕輕就患上腎臟疾病。

2、母乳洗臉

用母乳來洗臉也是一種流傳很廣的偏方。很多老一輩人都認為用媽媽的乳汁來給寶寶洗臉,因為這樣做可以使寶寶長得白白嫩嫩,還可以幫助寶寶消除痱子和溼疹。

實際上這種方式不但對寶寶沒有好處,還會對寶寶產生傷害。母乳是會變質的,而寶寶的皮膚非常的細嫩敏感,如果使用了變質的母乳給寶寶洗臉,不但無法讓寶寶的皮膚白嫩,甚至還會破壞皮膚上的保護層,對皮膚造成傷害。

3、多穿衣服

嬰幼兒的身體是非常脆弱的,因此如果寶寶受涼感冒,不但有很大的危險,而且不能隨便用藥。

因此,很多老人家的眼裡,寶寶一定要多穿些衣服,絕對不能受一點的凍。即便是在夏天,也不能開空調,總之一定要讓寶寶的身體處於一種溫暖的狀態。

可是實際上,如果想要寶寶健康成長,要讓寶寶三分飢與寒,也就是說不能讓寶寶吃得太飽,也不能讓寶寶穿得太暖。

這是由於嬰幼兒處於成長髮育的高速時期,在這種時期,任何的外界刺激也會促使寶寶對外界產生抵抗性。少量的飢餓和寒冷會使寶寶的吸收功能與抗寒能力得到很大的提升,身體免疫能力也能得到提高,而保護得過好反而是對寶寶的一種傷害。

溫馨提示

寶寶的身體是非常脆弱的,我們不能拿自己的心肝寶貝來進行實驗。因此,父母在育兒的時候,一定要儘量的科學謹慎,不能夠道聽途說,隨便聽到一些育兒秘方,就在自己的孩子身上使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