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為什麼慈安、慈禧不和咸豐葬在一起而另起陵墓?

你喜歡的那些事


和很多皇帝在生前就為自己建造陵墓不同的是,咸豐皇帝的定陵在其生前並沒有建造,咸豐一朝受內憂外患影響,焦頭爛額的咸豐皇帝始終沒有精力和心思來給自己建造陵墓,後來埋葬咸豐皇帝的定陵也是在咸豐帝駕崩後同治帝即位,兩宮皇太后主政時期營建。

同治四年,定陵竣工,咸豐皇帝與原配嫡妻孝德顯皇后薩克達氏合葬於定陵,定陵地宮中葬入咸豐皇帝和孝德顯皇后之後就已經封閉了,並且地宮之內也沒有預留下慈安太后和慈禧太后百年之後停放棺槨的位置,之所以出現這樣的現象實際上也是兩宮皇太后的的意思,兩宮皇太后實際上表示在百年之後不與咸豐皇帝合葬的意願。此時的兩位皇太后才滿三十歲,身體狀況良好,所以也並沒有急於為自己修建陵墓。

咸豐皇帝定陵的佈局和構成:

咸豐帝去世後被葬於清東陵的定陵,和很多皇陵不一樣的是,咸豐的定陵分為三部分,第一部分是定陵,這裡葬著咸豐皇帝和他的原配妻子孝德顯皇后薩克達氏,定陵在同治元年開始營建,同治四年是竣工,隨後咸豐皇帝和孝德顯皇后薩克達氏被葬入定陵,第二部分是兩宮皇太后的陵寢,因為兩宮太后的陵寢位於咸豐帝定陵之東,所以被統稱為定東陵,定東陵由分為葬著慈安太后的普祥峪定東陵和葬著慈禧太后的普陀峪定東陵。

兩宮皇太后的陵寢始建於同治十二年,前後歷時六年時間,於光緒五年落成,孝貞顯皇后(慈安太后)於光緒七年去世後被葬入了普祥峪定東陵。此後光緒二十一年時,慈禧太后又將自己的萬年吉地普陀峪定東陵重修了一次,此次大修歷時十三年多,直到光緒三十四年慈禧太后去世時才停止;定陵的第三部分就是定陵妃園寢,這裡葬著麗妃、祺妃、四春娘娘等咸豐帝的十五位嬪妃。所以東太后慈安並沒有與咸豐帝同穴合葬,而是和慈禧太后一樣,修建了屬於自己的單獨的陵寢。


與咸豐帝合葬的結髮妻子孝德顯皇后:

人們普遍認為咸豐皇帝的原配妻子是慈安皇太后,實則並非如此,慈安太后是咸豐二年通過選秀入宮的,初入宮時,她只是咸豐皇帝的貞嬪,後來由於深受咸豐皇帝寵愛,她在八個月內就由嬪位升至皇后。

而在此之前,咸豐皇帝的原配結髮妻子已經去世,所以皇后慈安和懿貴妃慈禧,實際上是沒有見過咸豐帝的這位原配妻子的,她姓薩克達氏,是道光皇帝在咸豐帝做皇子時為其挑選的妻子,薩克達氏出身官宦人家,是滿洲名門望族,所以為人非常有修養,咸豐帝對其非常寵愛,夫婦二人感情非常融洽,但是天不作美,薩克達氏在婚後三年既去世了,年僅十九歲,薩克達氏去世後幾個月,道光帝便駕崩了,二十歲的咸豐皇帝即位登基,薩克達氏被追封為孝德皇后,後來咸豐帝的定陵完工後,薩克達氏被咸豐帝葬在了自己的地宮內,成為了唯一一位和他合葬的人。慈安去世時咸豐皇帝已經入葬二十餘年,並且在咸豐皇帝地宮內,也並未留下任何位置,所以慈安只能單獨下葬,並未與咸豐帝合葬。


埋葬兩宮皇太后的定東陵:

咸豐帝去世後,兩宮太后共同垂簾聽政,此時慈安太后作為咸豐皇帝曾經的中宮皇后,她提出了兩宮太后百年之後的歸宿,即不與咸豐帝合葬,而是單獨修建陵寢,這在清朝也並非首創的先例,之前的康熙帝祖母孝莊文皇后和乾隆生母孝聖憲皇后都是單獨修建陵寢。慈安太后既然單獨修建了陵寢,作為妾室出身的慈禧太后自然沒有理由與咸豐帝合葬,於是兩宮太后在咸豐帝的定陵東邊分別修建了自己單獨的陵寢,慈安太后的陵寢為普祥峪定東陵,慈禧太后的陵寢為普陀峪定東陵。

光緒七年,四十五歲的東太后慈安暴崩於鍾粹宮,慈安太后去世後,葬於自己生前選好的普祥峪定東陵。值得一提的是,1928年,孫殿英在洗劫東陵諸帝陵寢時,慈安太后的陵寢也未能倖免,慈安太后墓室內的珍寶雖然不及慈禧太后陵中那樣豐富,但是同樣也陪葬了大量珍寶,這些珍寶都被孫殿英及其部下洗劫一空,因為慈安太后不及慈禧太后那樣出名,名聲也比慈禧太后好,所以關於她的陵墓被盜的事情,知道的人並不多,歷史上記載的也相對較少。

相比慈安太后的普祥峪定東陵而言,慈禧太后的普陀峪定東陵就要奢華很多了,慈禧太后的普陀峪定東陵在光緒五年時與慈安太后的普祥峪定東陵同時竣工,但是十六年後的光緒二十一年,慈禧太后對自己的陵寢不滿意,因此開始了又一次大修,這次所謂的大修實際上根重建幾乎沒什麼區別,重建後的普陀峪定東陵於1908年10月18日完工,非常巧合的是,4天之後慈禧太后便去世了。重建的慈禧陵不僅在規制上超過了慈安陵,其在奢華程度上也全面碾壓了作為中宮皇后出身的慈安陵。

兩宮皇太后不與咸豐皇帝合葬的原因說白了就是不夠格,自古以來后妃陪葬就有一種不成文的規定,即:卑不動尊。慈安太后和慈禧太后雖然貴為同光年間的最高執政者,但是其身份一個是由嬪妃升至皇后的繼後,一位之前只是咸豐皇帝的貴妃,尤其是在慈安太后表態不與咸豐帝合葬之後,慈禧太后也無法再提出與咸豐皇帝合葬了,雖然這是一種很尊貴的禮制,但是實際上慈禧太后更希望為自己獨自修建一座陵寢。


歷史課課代表


我們要想回答這個問題,就得先從清東陵開始,咸豐帝定陵是清東陵內的第四座皇帝陵。咸豐帝去世於1861年,葬於定陵與其妻孝德顯皇后合葬。

孝欽顯皇后(慈禧太后)掌權48年之久,且窮奢極欲,自認為功比堯舜!自然不想依附於帝陵之內。

且其想效法武則天,皇太后的尊號已經不能滿足她膨脹的野心了,尤其是孝貞顯皇后(慈安太后)死後,其更加肆無忌憚了!

我們來看一下,孝莊文皇后有屬於自己的昭西陵,清東陵陵區內有皇后陵孝東陵,清西陵內有乾隆母親孝聖憲皇后的泰東陵,昌西陵,慕東陵等後陵可以借鑑,那麼慈禧必然也要單獨建陵才能彰顯她的身份地位!

慈安太后葬於菩祥峪定東陵,慈禧太后葬於普陀峪定東陵,且兩陵耗資之大,精美之程度,堪稱清後陵中第一!

尤其是慈禧太后的菩祥峪定東陵,精緻奢華,令人歎為觀止。其隆恩殿前的丹陛石更是刻上了鳳在上龍在下的圖案,這實在是僭越,其諡號更是多達22個字(清朝皇后一般為16字諡號),與清朝皇帝相同,這更是大不敬!

可見定東陵的修建純粹是慈禧太后為了彰顯自己的“豐功偉績”的談資。





鴻壽瑾一


這是清朝帝后安葬制度決定的。

按清朝規定,因為是自當上皇帝就開始尋找吉地,也就由懂風水的人尋找未來安葬的地點。比如溥儀登基為皇帝,他自己雖還不懂事,但下邊的人已經開始為其尋找吉地。具體溥儀的吉地在今天西陵的旺隆水庫附近。旺隆水庫也叫龍湖,位於清西陵崇陵後側。龍湖水域面面積不到約有1000畝,這是今天的樣子,但龍湖三面環山,整個地形為一條修長的峽谷,北面峨磨山的八卦連環洞曾存有三彩羅漢像,“峨嵋晚鐘”為“西陵八景”之一。據徐廣源《清朝皇陵探奇》記載,當時清室沒有自己的經濟來源,所以陵址雖已選定,但一直未能興工。還有一種說法,出自陳寶蓉著《清西陵縱橫》:溥儀入承大統後,便於崇陵旁的旺隆村北選定了“萬年吉地”。並於宣統二年破土修建,採取了先地下,後地上,由後向前逐步施工的辦法。施工一年有餘,完成了地宮開槽奠基和明樓寶城等基礎工程。清帝遜位,進入民國。至此宣統陵寢工程被迫停止,再沒有恢復興建。

皇帝去世後先停靈在景山。而皇后或皇太后去世,停靈在北京朝陽區的靜安莊。

如果皇后先於皇帝去世,就把皇后屍體放入皇帝陵中,待皇帝去世後,再將皇帝屍體放入陵中。這樣皇帝與皇后就完成合葬。但如果皇帝先去世,皇后在以後去世怎麼辦?第一個遇到此難題的就是太宗皇帝去世後,入關多年後,孝莊太后才去世。

當時就孝莊安葬何地有很大爭論,據說孝莊生前有遺願,認為要把孝莊屍體運回盛京跟太宗皇太極合葬,路途遙遠,勞民傷財,而且還要把地宮打開,卑不擾尊,就地位低的不能打擾地位高的,太宗皇帝地位高,所以為安葬孝莊不能再打開太宗皇帝的地宮。而且孝莊從心情上與兒子順治和孫子康熙更親近,從孝莊心理也願意留葬在清東陵,跟兒子以及今後的孫子們在一起。

但這真難壞了康熙,康熙一時無法定下如何辦理,因為康熙自己對孝莊的感情非常深厚,他不聽孝莊的不成,但不跟先皇帝合葬,又怎麼處理呢?最後在清東陵紅牆外,先作為孝莊臨時安息地方,今後再作決定。

康熙直到去世也沒有想好最終解決方案,所以他的繼任者雍正不得不繼續面對這個問題。雍正三年(1725年),經過慎重考慮,雍正決定在臨時陵寢原來的位置建造一座陵墓。由於她和她丈夫皇太極的陵墓屬於同一體系,與清東陵不屬於一個體系,而且她的陵寢又位於昭陵的西面,因此被稱為“昭西陵”。

孝莊自此開創後去世的皇后單建一陵,這樣咸豐先去世後,慈安、慈禧作為皇后,按孝莊先例,卑不擾尊,就單建陵。而慈安先去世,就先為慈安建陵安葬,因為從地位上說,慈安的地位比慈禧地位高,慈安本來就是皇后,慈禧是因為生下繼任的皇帝,才被封的皇后,所以慈禧地位比慈安地位低。這樣慈安先去世,按卑不擾尊的理論,慈禧也需要單建一個陵。


滿族文化網


這是清朝制度問題,中國自古就是尊卑之分,也就是卑不擾尊,尊可擾卑,也就是說,帝陵地宮只要皇帝葬入之後便正式封閉。在皇帝入葬地宮之前去世的皇后或皇貴妃可以入葬帝陵地宮。一旦地宮封閉,之後去世的皇后或皇貴妃便不能再葬入地宮擾動帝陵

咸豐皇帝去世的早,咸豐去世的時候只有皇后薩克達氏已經去世,可以葬入咸豐皇帝的定陵與咸豐合葬,這個時候慈禧和慈安還在世,等她們去世的時候咸豐皇帝的定陵地宮已經封閉,按照卑不擾尊的祖制不能在打開地宮把她們葬入帝陵,所以慈禧和慈安只能在定陵附近另建後陵,後陵也屬於定陵的一個體系,屬於不同穴的合葬,不違背祖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