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11 一物被譽為火參,《本經》說“滌盪腸胃,推陳致新”,除腸胃火毒

健康的身體是人們自古以來的追求,所以古往今來養生的人不計其數,但是養生不僅注重“補益”也同樣注重“疏洩”,而很多人養生進入了一個誤區,認為只有“補”才是養生,比如益氣養血、養五臟等傳統養生方法,還有補充營養、微量元素等現代養生方式。


一物被譽為火參,《本經》說“滌盪腸胃,推陳致新”,除腸胃火毒

其實這種養生方式過於偏激,“疏洩”在養生中同樣重要,比如有一物與人參其名,它被譽為火參,而人參是守城之官,它是攻伐之將,《神農本草經》說它“滌盪腸胃,推陳致新”,祛陳生新而安五臟,除腸胃火毒。

它就是著名的藥材大黃,是蓼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大黃的根莖,因為顏色發黃所以得名。此外還有火參、將軍等別名,在《湯液本草》中記載“大黃,洩滿,推陳致新,祛陳舊垢而安五臟,謂如戡定禍亂以致太平無異,所以有將軍之名”。


一物被譽為火參,《本經》說“滌盪腸胃,推陳致新”,除腸胃火毒

養生過程中大黃與人參齊名,因為大黃“推陳致新”是清除陳舊堆積的“攻伐之將”,而人參主要是補益臟腑氣血,可以說是增強自身的抵禦能力,因此可以說是守城之官。

大黃的藥用價值很高,比如《本草綱目》說它“乃足太陰、手足陽明、手足厥陰五經血分之要藥”;《本草經疏》說“有拔亂反正之殊功”;《中參西錄》說“其力沉而不浮,以攻決為用”。入藥與養生雖用同一物但取其不同功效,大黃用於養生有兩大益處。


一物被譽為火參,《本經》說“滌盪腸胃,推陳致新”,除腸胃火毒

1.大黃用於養生可潤下通便。

很多人認為多吃青菜有利於大便的通暢,其實這只是其中的一方面,大便不通暢與很多因素有關,正如一把鑰匙開一把鎖,養生中也得了解是哪一把“鎖”的問題才能選對鑰匙。

大黃在《本草經疏》中記載“氣味大苦大寒,長於下通”,所以大黃養生尤其適用於“火熱鬱結”於腸道的便秘,而且單用既可,原因是大黃潤下的同時有清熱瀉火之功,如果是其他的“鎖”,則大黃不一定適宜。


一物被譽為火參,《本經》說“滌盪腸胃,推陳致新”,除腸胃火毒

2.大黃用於養生可清除腸胃積滯。

人與其他生物最大的區別是不僅吃自然界安排好的“食譜”,還有一本自己安排的“食譜”,這一類就是人工合成或者自然界很少的東西,比如酒在自然界中其他生物就很少有機會接觸,而我們所有吃的東西都要走一遍我們的腸胃。

長久以來腸胃的垃圾堆積是不可小噓的,大黃用於養生在《神農本草經》記載“滌盪腸胃,推陳致新”,大黃善於瀉下清理腸胃積滯,主要是清理腸胃積滯的溼熱、食積氣滯,前者一般可與黃連、木香同用;後一種則常與青皮、木香同用。


一物被譽為火參,《本經》說“滌盪腸胃,推陳致新”,除腸胃火毒

大黃的藥用價值是遠高於養生價值的,因為它的範圍更廣,其用途離不開一個“攻”字,但是大黃用於養生也是有禁忌的,因為它大苦大寒易傷胃氣,所以脾胃虛弱的人不適宜使用,此外孕期、經期的人也不適宜用。

大黃是傳統的藥材,但普通老百姓不好掌握與使用,因此養生的過程中很少有用到它,但是根據傳統的養生理論,僅是補益屬於偏激的養生,適當的“疏洩”也有益於健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