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20 資本推動,吹響“雙創”新號角

資本推動,吹響“雙創”新號角

寧波創投引導基金雙創推進會。

资本推动,吹响“双创”新号角

寧波海上鮮信息技術有限公司科研人員正為漁民安裝通信終端設備。

资本推动,吹响“双创”新号角

寧波長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成功登陸A股市場。

资本推动,吹响“双创”新号角

寧波酶賽生物工程有限公司實驗室一角。

8年、10億元財政資金、撬動逾30億元社會資本、投資企業超290家、助力16家企業上市……這幾個數字,是寧波市創業投資引導基金以資本推動寧波經濟高質量發展的生動體現。

2011年底,創業創新大潮興起,市委、市政府及時決策,設立首期總規模10億元的寧波市創業投資引導基金,吸引國內外優質資本、項目、技術、人才匯聚寧波。作為政府類基金,市創業投資引導基金以發揮財政資金的槓桿效應和引領作用為宗旨,引導投資處於初創期和早中期的創新型企業,促進寧波產業結構調整和高新技術企業成長。

八年砥礪,破難奮進。市創投引導基金圍繞寧波產業轉型升級、創新發展主題,重點支持高端裝備、電子信息、新材料、軟件與新興服務等重點領域的創新型、初創型企業。截至目前,市創投引導基金累計設立23支子基金,總規模逾40億元,投資總額近27億元。

“8年來,我們一直堅持引導社會投資、扶持初創企業、服務科技人才的初心,充分發揮財政資金的槓桿效應和引領作用,為中小企業‘輸血’,為新興產業加油。未來,我們將拉高標杆、築夢前行,讓更多創新資源在甬集聚,助推寧波經濟實現高質量發展。”寧波市創業投資引導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說。

長線資金培育“246”重點企業

去年11月6日,伴隨著上交所鐘聲敲響,寧波長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成功登陸A股市場。這標誌著公司創始人、北大才子金亞東闖關科創板的夢想成真,也標誌著市創投引導基金扶持的又一家企業登陸資本市場。

高科技,意味著高投入。“長陽科技能發展到今天,離不開寧波創投機構的雪中送炭。”金亞東說,由於前期固定資產和研發投資比重較大,公司很長一段時間處於虧錢的狀態。

2015年,在得知長陽科技的需求後,市創投引導基金參股的3家子基金對長陽科技進行了投資,深度參與了長陽科技早、中、晚期發展的全過程,為企業承擔增加稅收、解決就業、招商引資等社會責任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充分發揮了引導基金以資本助力創業企業蓬勃發展的作用。

正是得益於創投引導基金對參股子基金“投資區域性引導”和“投資方向性引導”,長陽科技在一路發展壯大走向上市的路上的融資難題順利解決。目前,長陽科技已是全球反射膜領域的“一哥”,多個產品處於國際領先水平。

這是市創投引導基金以長線資金扶植科創企業發展壯大的縮影。“政府設立創投引導基金的主要目的就是發展實體經濟、重點產業,它沒有立竿見影的投資回報,需要長期資金的不斷支持。”寧波市創業投資引導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說。

同長陽科技一樣,創投引導基金投資的不少企業已經壯大成為新興產業的龍頭企業,代表著先進產業的發展方向。在基金幫助下,江豐電子、海興電力、信威科技、華培動力成功在主板上市,長陽科技、航天宏圖登陸科創板,澤璟生物科創板過會,金田銅業、中泰證券主板過會,億航智能在美國納斯達克上市,神通模塑、德業科技、春暉科技等多家企業已申報主板,還有22家企業正在或曾經在“新三板”掛牌交易。

其中,寧波江豐電子是創投引導基金成立以來參股子基金所投寧波項目中第一家上市企業,現已成為超大規模集成電路製造用濺射靶材研發和生產領域最具競爭力的新興高科技企業之一。目前,引導基金已培育上市公司共16家,在上市排隊企業4家;孵化高新技術企業106家,投資金額13.4億元;7家寧波企業被國家工信部和寧波市經信局列為單項冠軍示範企業或單項冠軍培育企業;59家企業被列為我市高新技術苗子企業、科技型中小企業或創新型初創企業。

近年來,寧波創投引導基金的運作始終圍繞著寧波市正在重點實施的“246”萬千億級產業集群、“兩化融合”和科技成果轉移轉化示範區建設等重大項目,緊扣促進產業轉型升級、創新發展等主題,重點支持高端裝備製造、新材料、新一代電子信息、新能源、互聯網、物聯網、軟件和信息服務、生物技術、現代生產性服務業等領域的企業。

截至去年底,創投引導基金及其參股基金已投資寧波市企業290家,覆蓋了上述所有寧波市重點發展領域,被投資企業遍佈各區縣(市),總投資金額超27億元,其中投資“246”產業項目140個,投資金額15億餘元。在這290家企業中,不少是首次接受外部專業機構的投資,對於拓展企業經營思路,改善治理結構、增加信息渠道等起到了明顯的成效。

助推“雙創”讓更多人才紮根

民營經濟活躍、製造業等產業基礎雄厚是寧波的優勢,科技薄弱、人才不足則是寧波的短板,鼓勵和引導更多的民間資本,吸引海內外高端人才和高科技項目在甬“生根開花”,是寧波揚長補短、加快高質量發展的一條捷徑。

幾年前,海歸博士李霖一直在為“錢”發愁。他在寧波創辦的高科技企業——寧波訊強電子科技有限公司研發出一種新型聲磁防盜標籤,打破了美國先訊公司在全球範圍內20多年的壟斷,從而遭到後者的起訴。

“作為創新者,我們並不懼怕官司,訊強電子與世界500強的美國先訊公司產品之間的技術差別十分明顯,在材料的選擇上就不相同,根本不存在侵權。”李霖說。然而,一場官司動輒耗費成百上千萬美金,對於初創期的企業來說是一筆巨大的負擔。

寧波創投引導基金的戰略投資可謂是注入了一池“活水”,讓原先觀望的風投公司吃下了“定心丸”,下決心投入重金支持訊強。在資本支持下,訊強先後在中國、德國、美國等地迎擊了三場“專利戰”,不僅在國際上名聲大振,也贏得了出口到歐美專利區的合法地位。

隨後,訊強不斷招兵買馬,不斷提升自動化程度和擴大生產規模,國外客戶的訂單紛至沓來。目前,訊強電子在聲磁防盜標籤細分領域的市場佔有率已達到了全球第二、中國第一。公司還成立了原料子公司及銷售子公司,不斷向上遊和橫向延伸。“近期,我們連續斬獲世界各地大客戶的長期訂單,迎來了業績的爆發式增長。”李霖告訴記者。

創投引導基金扶植下,越來越多的創投人才和創業人才匯聚到寧波,奏響資本與創業創新互動發展新樂章。國內指靜脈生物識別領域的高精尖團隊落戶餘姚,資本引才項目高端創業團隊和餘姚市海外高層次人才創業團隊選擇寧波;江豐生物信息技術、浙江立芯信息科技核心管理團隊成員,達新半導體創始人、能之光新材料科技創始人紮根寧波……

“通過階段參股和跟進投資,我們召開各類推介會,走訪接待國內知名創投機構,從外地引進高端專業技術人員等近百名,發揮對國內外優質技術、項目、人才落戶寧波的帶動作用。”市創投引導基金相關負責人表示。

創投引導基金還承擔了我市“3315計劃”資本引才及創新項目的盡調及後續輔導跟蹤工作,為中小企業和初創型企業“扶上馬、送一程”,扶持企業拓展經營思路、改善治理結構、提高研發能力、增加信息渠道、促進創新產業產業化。

目前,公司累計完成101個資本引才申報項目與61個創新項目的合規性盡職調查、現場核實、報告撰寫等工作,並對已入選2018年度“3315計劃”的31個資本引才項目進行日常走訪管理與補貼前審核。

搭建全方位投後管理體系

“在創業過程中,我切身感受到了引導基金對企業發展的幫助。”寧波酶賽生物工程有限公司董事長黃勇開是馬來西亞人,選擇來寧波創業,除了看中寧波雄厚的下游應用產業實力,更與那一筆500萬元的“天使投資”息息相關。

黃勇開的研發團隊由5名博士組成,他們曾在一家企業共事多年,志同道合。企業主要通過研究酶催化技術,進行高附加值的個性化研究和產業化開發,採用的生物酶法成本低、汙染低、效率高,且反應溫和。

獲得投資後,公司引進了多名擁有豐富經驗的專家加入研發團隊,並與歐洲多家公司達成研發合作,推動研究成果的產業化進程。兩年前,酶賽生物搭建全國首個高水準定向進化平臺,實現自我造血功能,獲得達晨創投、東方富海等國內知名創投機構投資。創投引導基金也在此時完成階段性扶持退出。如今,這家當初銷售額僅2.5萬元的初創型企業現在的銷售額已達數千萬,估值已破億,為歐美多家醫藥公司承擔了研發工作。

“基金公司不僅幫助解決了‘錢’方面的難題,更幫助對接客戶,進一步拓寬了公司的經營渠道。”寧波海上鮮信息技術有限公司董事長葉寧說。近年來,創投引導基金旗下子基金——寧波海禾創業投資基金團隊與公司一道深入一線,拜訪公司下游客戶,優化調整商業模式,用互聯網的思維來改進原有的海洋漁業貿易的業態,聯合產業鏈上下游。

與此同時,基金團隊組建海上鮮公司的董事會、股東會,梳理財務並實現規範經營,併為公司與技術合作方、融資機構、貿易平臺資源等“牽線搭橋”。目前,海上鮮已在中國30多個地區3萬餘艘船上陸續覆蓋了通信終端設備,平臺累計交易額已超150億元。

“通過加強投後管理,我們變以往財政科技資金的無償資助模式為股權投資支持,讓財政資金‘投得出、收得回’,實現了‘自循環’。”該基金相關負責人表示。記者瞭解到,目前市創投引導基金已成功退出9支基金和8個跟投項目,部分退出7支基金和2個跟投項目,規模僅僅10億元的創投引導基金已累計收回超3.3億元,創投引導基金已實現滾動再投資。

八年來,創投引導基金先後多次被中國有限合夥人聯盟評為“政府引導基金管理團隊二十強”;被投中集團、清科集團分別授予“中國最佳政府引導基金TOP10”“中國政府引導基金10強”,此外還獲得“中國優秀創投基金成就獎”等榮譽稱號。

順應新一輪科技革命、產業變革與消費升級趨勢,下一步,引導基金將繼續按照我市產業發展規則,圍繞打造全市“246”萬千億產業集群推動製造業高質量發展的決策部署,全面佈局高新技術和戰略性新興產業領域,充分發揮創投引導基金的引導和槓桿作用,推動我市經濟創新發展、新舊動能轉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