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6 古玉玩味(83):觀摩古工拉絲痕 特佳教材賞水晶

古玉劍飾中,由於玉劍璏和玉劍格這兩個部件比較特殊:①都需要取料掏洞——挖孔;②這兩個部件的孔洞都是功用性通透且較大;③都是內置孔洞不需要打磨或者精細打磨,從而留下古代工藝的原始痕跡。從而在古玉劍璏和古玉劍格上所留下的原始古樸的拉絲工藝痕跡,就成為辨識古玉劍飾最為的典型特徵(參見《古玉學步(192):劍飾辨賞有絕招拉絲挖孔留原貌》)。

古玉劍飾上所遺留的拉絲工藝痕跡,需要藉助放大鏡放大到合適的倍數才能窺測一斑。是否有不需藉助工具就觀察到的古工痕跡呢?還真的有,

河北邢臺北陳村西漢後期劉迂墓出土的水晶劍首、劍璏(圖1),僅憑目測就可一目瞭然,是觀摩古工拉絲痕跡的絕佳教材。

古玉玩味(83):觀摩古工拉絲痕 特佳教材賞水晶

圖1


如此透明的教材,拉絲痕跡一覽無遺,本無需過多解讀。但作為欣賞,仍需從細節上揣摩一番。

該組劍飾分為劍首、劍璏兩個部件,其中劍璏就是拉絲工藝的透明教材。

劍璏為長簷式劍璏,就是兩端出簷,且皆作弧收,其中一簷較長、一簷略短。劍璏正面、兩端出簷的背面以及劍璏掏洞挖孔(內置孔洞)的內側,都應該是拉絲工藝的傑作。由於劍璏光素,其正面的拉絲痕跡已經打磨殆盡,只留下兩端出簷的背面以及劍璏內置孔洞內側的拉絲工痕。由於完全透明,觀察全然到位(圖2)。

古玉玩味(83):觀摩古工拉絲痕 特佳教材賞水晶

圖2


其中,兩端出簷的拉絲痕只有簷背一面的遺留,沒有重複交叉,顯得間潔而又清楚(圖3);

古玉玩味(83):觀摩古工拉絲痕 特佳教材賞水晶

圖3-1


而劍璏穿孔部位由於有孔內兩側和劍璏背面共三面痕跡疊加,重複交叉,難免顯得透明覆蓋和不易區別,只有慢慢體會了(圖4)。

古玉玩味(83):觀摩古工拉絲痕 特佳教材賞水晶

圖4


劍首則是管鑽工藝的極佳教材了(圖5)。

古玉玩味(83):觀摩古工拉絲痕 特佳教材賞水晶

圖5


管鑽帶有略微的、不易覺察的喇叭口和幾乎可忽略不計的逐步內收,可以清晰觀察到極細的旋磨痕,未見常有的換鑽的苔痕,說明因材料透明也較容易掌握鑽進的方向(不發生偏移)、因材料特殊的硬性所添加的解玉砂也特別細膩(防止顆粒粗而鑽裂報廢)。劍首透明投影也清晰地顯示了管鑽底部的乳凸狀態,也是少有難得的古工管鑽觀摩教材(圖6)。

古玉玩味(83):觀摩古工拉絲痕 特佳教材賞水晶

圖6-1


古玉玩味(83):觀摩古工拉絲痕 特佳教材賞水晶

圖6-2


最大的亮點還是劍首上的斑斕古沁,難以言語述說,水晶沁色之美只有欣賞體會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