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秦獻公在魏國是如何繼位秦國國君的?

小亦樂樂


在秦國三十多個國君當中,秦刺龔公的功績是可以排進前十位的。第一大功績是南下漢中,佔據漢中十年。雖然後來漢中得而復失,但這給後來的秦軍提供了寶貴的經驗。第二大功績是兵鋒北指,與義渠一場大戰,俘虜義渠王。

秦刺龔公死後,秦躁公即位。蜀國北伐收復漢中,秦國無法組織有效的反攻。接著義渠下山報復,一路攻擊到渭水河畔,關中震動。

青年秦躁公承受不了巨大的壓力,在義渠入侵一年後,鬱鬱而終。接著就是秦國曆史上著名的“四代亂政,諸侯卑秦”年代,長達三十多年的時間,秦國宗室內鬥,公子爭位,國力衰弱。

恰恰在這個特殊的歷史階段,晉國完成三家分晉的蛻變,魏文侯勵精圖治,魏國兵強馬壯,對秦國河西地區虎視眈眈。

晉國名存實亡,趙魏韓雖然還沒有封侯,卻已有諸侯之實。為了控制臥榻之側的秦國虎狼,晉國最後一任中軍將魏斯,將秦躁公之弟公子封送回秦國,助其即位,是為秦懷公。

秦懷公在位僅四年,就被庶長鼂率眾攻擊,秦懷公自殺。秦懷公的太子昭子早死,秦人就立昭子之子(秦懷公之孫)公子肅為國君,是為秦靈公。

秦靈公在位十年去世,魏斯送在晉國當質子的秦悼子回國奪位,是為秦簡公。秦簡公是秦靈公的叔父。為報答魏國,秦簡公將秦靈公年幼的太子公子連送到魏國做人質。

秦簡公渡過黃河和洛水,信誓旦旦,滿懷憧憬。

秦簡公是公子連的叔爺爺,實力不俗,而且又有魏國出兵護送,秦簡公將少年太子師隰,也就是公子連,送到魏國與自己交換位置。

秦簡公運氣不好,正趕上魏國最為強大的時期,他在位期間,秦國被迫撤出河西的爭奪。

而九歲的公子連,從此過上了當質子的日子。

秦簡公在位十五年後去世,其子秦仁即位,是為秦惠公。

秦惠公時期,從蜀國手中重奪漢中。但此時秦國還是被魏國壓制,魏國河西太守吳起,屢屢渡過洛水,甚至渡過涇水來騷擾秦國。

公元前387年,公子連三十七歲,秦惠公也去世,公子昌即位,是為秦出公。

魏國自佔據整個河西之後,並沒有越過整個關中去攻擊秦國雍都的計劃。但是魏國佔領楚國的大梁大片區域之後,對中原的領土興致不減,魏國的戰略調整為西部以守為上,東部以攻為主。

魏國就是在這種形勢下,送公子連歸國,奪取秦出公的政權。

公元前385年,秦出公即位剛兩年的時候,魏國動用三千兵力,護送公子連回國即位,是為秦獻公。

秦獻公為四代亂政畫上了句號,一個強大的秦國開始崛起。


地圖帝


秦獻公贏師隰(xi第二聲),未繼承君位前又叫公子連,秦國第二十四位君主,在位23年,父親秦靈公,兒子秦孝公,孫子贏駟,也就是有名的秦惠文王,惠文王有一位妾,名叫羋月,對,就是電視劇《羋月傳》中的孫儷飾演的那位秦宣太后羋月。

回到我們的問答,秦獻公早年流亡魏國,回國繼位後進行改革,為後續秦孝公的商鞅變法奠定了基礎。最初的時候,公子連父親秦靈公去世,秦靈公的叔父,也就是公子連的叔祖父悼子篡奪了國君之位是為秦簡公,公子連才十歲,就流亡到了魏國。

魏國當時是戰國時代前期的超級大國,在各國都還沒稱王的時候就以霸主的姿態稱雄六十餘年,任用了李悝、吳起、西門豹三位法家人物,此時的秦國,被魏國猶如泰山壓頂一般被壓迫的幾近滅國。公子連在魏國流亡二十九年,魏國的強盛極大地刺激了公子連。公子連流亡後,秦國並沒有迎來強盛之路,簡公去世子惠公繼位,惠公去世,子出公繼位,出公年幼,國政被其母把持,主幼國危,出公母親任用外戚,造成了與國內公室貴族的矛盾。這時魏國的君主是魏武候魏擊,也就是魏國第二位國君,一位雄圖大略的君主,決定利用流亡魏國多年的公子連,武裝護送公子連回國奪權,準備幫助公子連回國,建立一個親近魏國的秦國。

當然這個流亡二十九年在外的公子連,想回國繼承國君之位也是非常困難的,畢竟秦國河西被奪之仇近在咫尺,秦人是不會輕易接受這個“秦奸”的。公子連非常清楚這個狀況,但是如果拒絕魏武候,肯定也沒有好下場。於是公子連拒絕了魏武候的武裝護送,但是接受了魏國的大量金銀,公子連籌劃了一年的時間,利用秦國的國內矛盾,加上秦人對惠公一系的不滿(周威烈王十七年即公元前389年,秦惠公在位期間著名的陰晉之戰,魏國吳起以五萬魏軍大敗十倍於己的秦軍,盡佔秦之河西地),秦人熱切希望有雄主重現,帶領秦國走向強盛。於是秦出公二年,公子連和魏武候盟誓後回國,然後在河西被希望迎回公子連的秦國公室貴族立為新君,是為秦獻公。

秦出公政權立即組織軍隊反撲,但是此時軍隊將領已經被秦獻公收買,對秦出公反戈一擊,出公及母被殺,獻公入都城雍城復奪君位。

獻公在位二十三年,活了六十二歲,在位期間遷都靠近河西地區的櫟陽,大力發展改革,很快就使得秦國再次強盛起來。

獻公死後,子孝公繼位,孝公重用商鞅實行變法,獎勵耕戰,遷都咸陽,國力大增。一百多年後,秦滅六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