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21 亞里士多德:人應培養覺醒和思考的能力,而不是隻求生存

人生最重的價值在於覺醒和思考的能力,而不只在生存。——[古希臘]亞里士多德

學然後知不足,教然後知困。知不足,然後能自反也;知困,然後能自強也。——孔子

亞里士多德:人應培養覺醒和思考的能力,而不是隻求生存

釋迦牟尼佛在還沒有佛法的時代,曾有一世為婆羅門。這位婆羅門不僅品格清高,而且與眾不同。於是,釋迦牟尼便產生了訪求佛法的願望。那時,正好忉利天王在天宮看到了這一幕,想要試試他是否是真心地想求得佛法,於是忉利天王化為長相極其兇惡的羅剎鬼,找婆羅門說法,但是僅說半偈(印度古代的習慣以四句為一偈)。

婆羅門聽了羅剎鬼所說的半偈很喜歡,要求羅剎再說後半偈,羅剎不肯。婆羅門極力懇求,羅剎便向婆羅門說道:“你要我說後半偈,也可以,你應把身上的血給我喝,身上的肉給我吃,我才答應你。”婆羅門為了求得佛法,立刻就答應說:“我甚願將我身上的血肉給你。”羅剎見婆羅門誠懇地允許,便把後半偈說給他聽。婆羅門聽到了後半偈,真心地覺得十分心滿意足,不但自己歡喜,並且把這偈書寫在各處,遍傳到人間。

婆羅門在各處樹木山岩上書寫此四句偈後,為堅守信用,便想應如何把自己的肉血給羅剎吃。於是他爬上一棵很高很高的樹上,跳躍下來,自以為可以喪了身命,便將血肉給羅剎吃。羅剎看婆羅門不惜捨命求法,心中十分感動,當婆羅門在高處捨身躍下,未墜地時,羅剎便現了天王的原形把他接住,這婆羅門因此而沒有死掉。羅剎原本就是忉利天王所變的,只是想試試婆羅門,現在看到婆羅門求法如此誠懇,自然是十分歡喜讚歎。

亞里士多德:人應培養覺醒和思考的能力,而不是隻求生存

釋迦牟尼佛之所以願意為了求得佛法而放棄自己的生命,是因為他深深地明白要想求得真正的智慧非常不易,因此一定要懂得去珍惜。也正是因為真理的可貴,才使得很多人在真理的面前都曾發出了“朝聞道,夕死可矣”的人生感嘆。

尋求真理之路充滿艱難險阻並佈滿荊棘,有時甚至要為此而付出生命代價。正因如此,真理更顯得難能可貴,也才會有無數的人不畏艱難而孜孜不倦地追求真理,哪怕是付出生命的代價。偉大的意大利天文學家布魯諾就是因為發現並堅持“日心說”而與當時宗教承認的“地心說”發生嚴重衝突,於1600年被燒死在羅馬的鮮花廣場,布魯諾因堅持真理而付出了生命的代價。

人類在三百萬年左右的歷史長河中,許多歲月是在謬誤或錯誤的思想指導下頑強地掙扎著和跌打式的生活著。中國古代《列子》中“歧路亡羊”的故事可以說明追尋真理之艱辛:

亞里士多德:人應培養覺醒和思考的能力,而不是隻求生存

春秋戰國時有個哲人叫楊子。一天,楊子的鄰居走失了一隻羊,於是請求大家幫忙去找。楊子說:“就丟了一隻羊,為什麼要這麼多人去找啊?”鄰居說:“岔路太多了,所以需要很多人。”

過了一陣,出去追羊的人陸續回來了,楊子問大家“羊找到了沒有?”

“找不到啊。”大家搖搖頭。

“為什麼這麼多人都沒有找到?”

“岔路中又有岔路,岔路太多,不知道到底跑到哪條路上去了,沒辦法,我們只好回來了”。

連續好幾天,楊子都為羊的事情悶悶不樂,沉默不語。學生們覺得很不理解,便問他:“老師,一隻羊值不了幾個錢,而且也不是您的羊,老師為什麼還悶悶不樂啊?”

楊子沒有回答他的疑問。倒是有一個學生了解老師的心思,替他回答說:“老師心情不好,不是因為羊,而是因為老師想起了另外一件事情:在追求真理的道路上也有許多岔路,很多人誤入歧途,浪費了終生。所以,老師很難過啊!”

亞里士多德:人應培養覺醒和思考的能力,而不是隻求生存

雖然楊子未免有些多愁善感,但認識真理的確是一件非常艱難的事情。按照馬克思主義哲學觀點,人的認識活動必須以感官經驗為基礎,首先獲得感性認識,然後從感性認識中提煉出理性認識,最後還要將理性認識放到實踐中檢驗並獲得新的經驗,再獲得新的感性認識……如此不斷往復前進,就逐漸逼近真理。在這條實踐——認識——實踐的道路上,到處都是岔路,一不小心,就可能掉近謬誤的陷阱之中。

人類誕生之初,社會發展十分緩慢,懵懂的人類無法理解自然的奧意。那時,謬誤或錯誤影響、制約著人們。人們就像“盲人騎瞎馬”那樣到處亂撞亂碰,不知幹了多少蠢事,也不知吃了多少苦頭,輕則頭破血流,重則粉身碎骨。

在探索真理的過程中,對眾多個體而言,如果稍有不慎,就可能誤入歧途,無法獲得真理。楊子正是從歧路亡羊一事,聯想到人在探索真理過程中這個無奈的事實,故而才黯然神傷了很久。

求知過程本身就是一個艱辛探索的漫長過程。只有那些在佈滿歧路與荊棘的小道上以科學精神永遠不懈追求的人,才有可能獲得真理。所以,有志於探索真理的人,必須樹立科學精神,不怕失敗,不懈追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