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在外一個人你們孤獨嗎?

SBYWQJSLJ


孤獨是一種處境,寂寞是一種心境。一人在外,舉目無親,客觀上肯定是孤獨的,但是不代表我們一種要用悲傷去渲染這種處境。出門在外,一定是為了心中理想奮鬥,這何嘗不是最為快樂和值得驕傲的事情呢。所以,心境很重要,要樂觀向上。


活在法律系


對於我來說,一個人並不覺得孤獨,並不是我朋友多或者怎麼樣,只是因為我喜歡一個人,喜歡這種孤獨。

相比較與孤獨,我更害怕和人社交,畢竟我不是心理學家或者會讀心術,和其他人社交會讓我產生一種不安全感,我不知道別人怎麼看我,不知道他們心裡想的什麼,不知道他們笑臉之下隱藏了什麼。可以說是多疑或者是敏感吧。我是很少說話的,如果不是必要的,我基本不說。但這並不代表我沒有朋友,我和我的高中同學關係還是不錯的。

一個人的時候,我感覺我才是真正的我,我可以笑,可以哭,可以是個談笑風生的君子,也可以是一個髒話連篇的狂人,不用去在意別人的看法,別人的眼光。這對於我來說才是最愜意的。

在人群中,我也很感覺孤獨,我沒有能說真心話的人,沒有可以信任的人格。相比較於一個人的孤獨,這個才是真正可怕的。身在人群,卻依舊孤獨。所以我總是沉默寡言,可能這也是個惡性循環吧,我越害怕社交,就越沉默,一沉默便很難讓人瞭解我,社交的機會便越少,社交機會越少便越沉默。所以只能儘量去找點自己喜歡的事去做來逃避這種孤獨了。

在,節假日的時候,總是免不了思念家裡的親人朋友,我就會跟他們視頻聊天,說說話。多少就會消減一下這種思念的感覺吧。


作死的威爾遜


我在外漂了十多年,除了想父母,再就是想女兒。當年是離婚了出去的,工作還比較順利,而且較輕鬆。

深圳是個新城,剛去不久就遇到兩武漢老鄉,後又聯繫到仨同學,每週休息就約一起聚聚,什麼炒田螺、炒河粉、打邊爐,啤酒白酒都來,並不覺得孤獨。我常出差外地,深圳公司補助蠻高,回深帶點土特產給老鄉和同學,大家又聚會,蠻充實的。

漂泊在外主要是和同事搞好關係,大家都是出外打工的,心中的酸甜苦辣自己知道,每個打工仔都願意相互交流,交友,時間長了根本就不會孤單了。


真的我37092824


孤獨是肯定的,尤其逢年過節家人團聚最為難過。最深刻的一次就是有一年中秋節,每個同事都著急忙慌早早下班回爸媽家裡團聚,只有自己不慌不急,不好意思讓朋友陪伴,更怕一個人出去尷尬,最後點了外賣,坐在辦公室直到深夜才回家。那種辛酸,只有經歷過的人才感受得到!


戒酒的刺客


不孤獨但又孤獨。

不孤獨,一直以來都是一個人,一個人上學,一個人工作,一個人吃飯、購物、看電影、去醫院。早已適應了一個人,早已適應了孤獨。不在乎了,這麼多年了,都是一個人走的,所以不孤獨。

孤獨,肯定孤獨,多麼希望有人能陪著啊。希望有幾個能掏心掏肺的朋友,也希望有個理解自己支持自己的戀人,更希望父母能陪在身邊給自己鼓勵給自己幫助,但很可惜,這些都沒有。

但那有如何呢?無論孤獨不孤獨日子還不是照樣過,路還得自己走,朋友再掏心掏肺也不可能為你付出太多,戀人再鼓勵再支持,路還得自己走,父母年事已高,就算在身邊也不可能給予太多幫助。能靠的只有自己,一切麻煩得自己擺平。

在外拼搏的人千萬不要把孤獨掛在嘴邊,多看書提升知識層面,多工作,提升實踐能力,能力加身,才是在外拼搏的我們該去做的,該成為的。

送給在外拼搏的每一個人。


woLIErd


即使不同的人對於孤獨的定義是不同的,但對於每一個孤身在外的人,如果與家人的溝通僅靠閒暇時間的電話與微信,當掛掉電話的一瞬間那種孤獨感會鋪天蓋地地襲來。不管是在外求學的學子,長期出差的上班族,還是背井離鄉打工的打工仔,心底都會有一份最深的執念,一天繁忙工作結束,走在異鄉的大街上,滿街燈火通明,路過的小區穿出小孩的嬉笑,廣場上和自己媽媽年齡相仿的阿姨們在歡快地跳舞,而這一切闔家歡樂與你無關,萬家燈火沒有一盞為你等候,漂泊的人只能孤獨地回到自己的角落和家人通過手機聯絡,也基本上都報喜不報憂。為了生活,每個人都有不同的選擇,選擇在外漂泊或許也有不得已的理由,但還是希望每一個奮鬥在外的人都能好好對自己,有三五好友填補家的溫暖,讓自己內心充盈。


笨波爾八


一個人漂泊,世界那麼大卻沒我立足之地,豈止孤獨二字…


紅色咖啡豆


一個人在外孤獨,有一個說心裡話的沒有,熙熙攘攘的都市,在外漂流的人心



愛的呼喚SG戲精


不孤獨,還有同事和朋友。同事,不但上班聯繫,而且下班可以交流工作上處理問題的不同觀點,還可以交流各自的生活。朋友,工作外,結交的朋友,下班後,可以逛逛街,蹦蹦迪吧。不過,大家約出來吃個飯,是個不錯的選擇,不但可以曾加同事之間的感情,還可以更深一步豎立自己在同事,朋友心目中的位置。





華龍寶寶


孤獨,孤獨常在閒靜深襲,在淡極無趣時逛街買點雜書看,久了也是浪費,於是就從家帶本書。是書填補寂寞中的孤獨,又是書伴隨進入勞累的夢鄉,又是書揭開無味的好奇,又是書領略每一個作者的世界,映襯現實與過去的對比。孤獨之時非孤獨,寂寞之處另洞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