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再見,“一元簽證”!再見,百程旅行

再見,“一元簽證”!再見,百程旅行

受疫情影響,“中國出境旅遊O2O第一股”也扛不住了,疫情成壓死百程旅行網的最後一根稻草。

一場疫情,讓很多企業都飽受煎熬,旅遊業在這其中更是首當其衝。而隨著疫情的逐漸好轉,一些從業者看到了希望,但突如其來的“壞”消息卻讓大家心裡五味雜陳。

2月的最後一天,“中國出境旅遊O2O第一股”百程旅行網發佈公告正式宣佈:百程旅行網關閉。

雖然背靠著阿里這座大山,但依然沒有熬著這場疫情的寒冬。

沒熬過寒冬

近日,出境旅遊O2O服務平臺、有著 " 簽證龍頭 " 之稱的 " 百程旅行網 " 已經發出了啟動破產清算的內部通知。

通知中稱,疫情影響下資金不能維繫公司繼續運轉,決定關閉公司並啟動清算準備。

根據此前其官網掛出的放假通知,公司原本暫定3月2日正常上班。如今,班不用繼續上了,員工們卻面臨著之後沒有五險一金和工資的窘境。

內部通知文件稱,將於3月10日先行支付員工1月薪資,3月起將不再為員工繳納五險一金及發放工資。

再见,“一元签证”!再见,百程旅行

百程旅行網創始人兼CEO曾松表示,目前公司債務過高,在疫情影響下,旅遊消費需求幾乎為零,公司已經無法支撐,下一步將優先處理好員工的薪酬問題以及客戶的退票問題,積極處理銀行債務。

曾松還表示,暫時沒有進一步的創業打算,始料未及的疫情對旅遊行業產生了嚴重影響,不能確定下一步是否會有更多中小型旅遊業公司支撐不住。

多位業內人士介紹,百程旅行網雖然是簽證方面的龍頭企業,但由於簽證辦理業務門檻較低,競爭對手眾多,利潤也較低,因此百程始終處在一個較尷尬的位置。

“疫情”只是導火索

“百程怎麼倒閉了啊?我好多簽證都是在他家辦的”;“百程的價格確實低,服務還挺好”;“再也沒有1元美籤、8元日本新加坡簽證、599元歐美簽證了!”……

再见,“一元签证”!再见,百程旅行

百程旅行網的關閉引來了不少消費者的感慨,這家以“簽證”為主營業的旅遊企業為太多人打開了出境遊的大門。

但也必須要明確的一點是,斷送其未來的主要原因絕不是疫情打擊,當下的疫情只是催化劑而已。

眾所周知,百程主營的簽證業務是一項利潤極其微薄的業務。另一方面,百程一直在致力發展簽證業務線上化、透明化,因此也進一步壓榨了利潤空間。

除此之外,就行業而言,簽證業務也是一項門檻極低的業務。

那麼,對於百程來說,在市場份額爭奪戰中,上有中青旅、國旅這樣的大型社打壓;下還要面對一系列不規範小社以價格戰擾亂市場,迫於無奈之下,百程一度以“倒貼”的方式以換取市場。

“簽證行業門檻很低,在旅遊零售平臺上,簽證商戶為了賺快錢,利用低價獲客,進行流量圈存,導致行業惡性競爭,譬如惡性刷單的現象在平臺上也屢見不鮮,這對百程這樣的正規企業造成衝擊。”有業內人士在接受媒體採訪中如此說道。

通過財報發現,百程旅行網也一直在嘗試擴張自己的業務線條,試圖改變業務單一、利潤微薄的現狀。

但遺憾的是,這一進程並不理想,百程方面並未能將高價獲取的客源有效利用。

財報數據顯示,2016年上半年,百程簽證業務在營收中佔比為60.9%,目的地業務佔比17.99%;2017年上半年,百程目的地業務在收入結構中佔比提升至40.18%;2018年上半年,百程簽證業務佔比45.94%,目的地業務佔比45.25%。

再见,“一元签证”!再见,百程旅行

百程旅行網的發跡主要得益於出境遊市場的火熱以及當時互聯網紅利,而在2016年互聯網紅利退潮之後,百程也開始惡化。

高價引流、不懂用戶留存、主營業務利潤微薄、缺乏高附加值服務和產品……再加之行業一系列不規範現象則爆發加速了這一進程。

數據顯示,自2013年至2018年上半年,百程旅行淨利潤均為虧損狀態,虧損額分別為1761萬元、3663萬元、3935萬元、4511萬元、2795萬元以及1286萬元。

或許,沒有此次新冠疫情百程旅行網也難以在行業立足,而疫情的爆發則直接導致資金出現問題。

昔日的龍頭企業

據悉,百程旅行網是一家主營業務為出境旅遊O2O服務企業,主要從事在線簽證辦理業務、旅遊度假服務、目的地服務,以及企業國際商務旅遊業務,是國內最大的線上簽證服務機構之一。

2014年百程旅行網曾以“0元簽證服務費,拒簽退全款”與攜程在簽證領域搏殺,並在資本的扶持下奠定了簽證市場的龍頭地位,年服務出境旅行人次突破100萬。

百程旅行網曾於2008年3月獲得富達亞洲、銀瑞達千萬美元A輪投資;2014年3月曾完成由阿里牽頭的近2000萬美元B輪融資。2015年7月,百程旅行網號稱將完成千和資本領投,點睛資本、飛豬資本、博雅資本等新興投資機構跟投的2億元融資。

再见,“一元签证”!再见,百程旅行

根據此前百程的公開轉讓說明書,百程的主要股東包括天津睿恆順(持股27.31%)、杭州阿里(持股16.47%)、瑞元資本(持股9.93%)、百程科技(持股6.49%,)等。其中阿里持股16.47%,是百程網的第二大股東。

2015年7月,已經斬獲多輪融資的百程嘗試IPO。跟很多互聯網公司一樣,百程旅行網選擇拆除VIE回國上市。

同年12月29日,百程旅行網完成拆VIE架構,並選擇在新三板掛牌,迴歸國內資本市場。

據當時的公開轉讓說明書披露的信息,拆分前的百程網仍未擺脫虧損。

2013年、2014年、2015年1月-8月,百程的營收分別為1.85億元、1.80億元、1.92億元,同期淨利潤分別為-1760萬元、-3662萬元、-2479萬元。

彼時,百程旅行網認為虧損主要是因為公司處於互聯網行業公司生命週期的前期,線上簽證辦理平臺的運營維護、百程旅行網網品牌的培育以及IT系統開發都需要大量的資金投入。

不過,這一切並沒有影響百程登陸新三板的進程。2016年4月,百程成功掛牌新三板,成為O2O出境旅遊第一股。

“復甦”的旅遊業

隨著疫情一步步得到控制,旅遊行業已經有復甦的跡象,旅企也已經陸陸續續開始復工復產,即便原本的業務陷入“暫停“,行業的積極自救從未停過,不論是線上培訓還是發展微商副業,都是為了能“熬過”這個冬天。

文化和旅遊部25日下發《旅遊景區恢復開放疫情防控措施指南》,要求各地旅遊景區繼續實施疫情防控,實行實名制購票,記錄入園遊客聯絡方式、來往交通等信息,利用大數據等手段,做好遊客信息動態監測。

根據指南,景區恢復開放應堅持分區分級原則,不搞“一刀切”,疫情高風險地區旅遊景區暫緩開放,疫情中、低風險地區的旅遊景區開放由當地黨委政府決定。

文化和旅遊部要求,各地文旅部門應指導景區做好公共衛生和場館防控工作,加強清潔消毒,對垃圾實施分類處理。各景區應根據實際,分區域分項目逐步恢復開放,對不符合開放條件的場所及容易形成人員聚集的項目,可先不開放或延後開放。

再见,“一元签证”!再见,百程旅行

指南鼓勵各景區採取互聯網售票、二維碼驗票等方式減少人員接觸,遊客在測量體溫、佩戴口罩後方可入園。對發現疑似病例的景區,要立即採取隔離措施,加強密切接觸者追蹤、疫點消毒工作,並暫時關閉景區,待情況得到控制後,再按程序報批恢復開放。

與此同時,2月27日,國家移民管理局出臺了十項措施,有序恢復出入境秩序。截至2月24日, 40餘個國家恢復簽證申請。受相關政策影響,市場開始呈現復甦趨向。

據統計,攜程簽證平臺最近一週訂單量環比增長22%。

不過隨著疫情的全球化發展,而日本、韓國、意大利等國確診人數增長明顯,日韓向來是出境遊主要市場之一,因此出境遊市場恢復仍需時間。

有人認為,2019年開始百程旅遊的經營已經出現了問題,減員、拖欠工資的情況已有所發生,推測疫情使情況更為惡化,轉換跑道成為必然。

也有人表示,這次疫情加快了行業整合的速度,“大清洗”即將來臨。

綜合自:鈦媒體、前瞻網、企業資本論、AI財經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