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人到了中年,突然失去了方向。每天習慣性的焦慮,和迷茫,我們活著到底是為了什麼?

下河壩的女娃兒


活著就好,不好問為了什麼,如果每天追問這個問題,那隻會讓自己更加的辛苦,有些人糊里糊塗的反而過的會很開心。

今天看到一篇文章,說大部分人過了三十歲基本上人生就差不多定格了,也就是說很多人後半部分只是為了活著而活著,當然就算外人看著成功的人也會有焦慮的,人活著就是要走過一個又一個高度,身體要成長,精神也要成長,不經歷到最後一刻你真的無法體會生命的意義,畢竟它不是復讀機,不能重來,也不是連續劇,讓你堅持看到劇終是喜是悲。有的只是在迷茫中掙扎,折騰,爬過一座又一座山,唯一能夠給你的短暫停留就是當你累了歇歇可以看得見的景色,縱然你無暇顧及或者灰色已經佈滿了你的眼睛,但那些美好確實真真切切存在的。只是已經不知道怎麼尋找和去哪裡尋找了。

大多數人在現實社會中更多的只是求生存,滿足了生存才會有更高層次的需求,如果你覺得焦慮和迷茫可能是你能量運動的方向偏離了自己的目標,或者你覺得自己碌碌無為並沒有帶來什麼改變,日復一日的枯燥,夜深人靜的空洞發現這一切看似毫無意義,有的只是無盡的不知所措侵蝕著大腦和內心。

說到底,其實不是生活失去了方向,方向是可以掌控的,更多的是失去了自我,人到中年還是儘量為自己而活吧,雖然很多人差不多已經失去了那個權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