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10 智慧城市有那些特徵

關於什麼是智慧城市,還未形成統一的說法。

IBM認為,智慧城市是能夠充分運用信息和通信技術手段感測、分析、整合城市運行核心系統的各項關鍵信息,從而對於包括民生、環保、公共安全、城市服務、工商業活動在內的各種需求做出智能的響應,為人類創造更美好的城市生活。

中國科學院、中國工程院院士李德仁認為,智慧城市是在城市全面數字化基礎之上建立的可視化和可測量的智能化城市管理和運營模式,即數字城市+物聯網=智慧城市。

北京大學的宋剛和鄔倫認為,智慧城市是新一代信息技術支撐、知識社會創新2.0環境下的城市形態。

【基本理念】

智慧城市的基本理念是在應用物聯網、雲計算、移動互聯網等新一代信息技術的基礎上,充分整合城市資源,為公眾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社會服務和更為科學、智能的城市管理。

【四大特徵】

智慧城市是一種發展城市的新思維,是城市治理和社會發展的新模式、新形態。其具備四大特徵:

【建設重點】

目前在全球範圍內智慧城市建設開展的如火如荼,但是,各國的建設目的、建設重點及方式方法各不相同,其行動理念創新與城市政策創新都具有樣本意義。

智慧城市有那些特徵


美國:培育新興產業

美國的目的,是培育新興產業。美國政府計劃免費向每個家庭配發智能電錶,通過信息通信技術,解決日益老化的電力系統問題。

這一舉措並非僅為發展智能電網及智能電錶,基於智能電錶這一基礎設施,培育更多新興服務才是最終目的。就像美國互聯網平臺架構完善後,很快誕生了Google等巨頭互聯網服務公司一樣,美國同樣希望充分挖掘智能電錶的作用,創造能源領域的無數新商業機會。

歐洲:節能減排

歐盟制定以強化氣候問題的應對對策,並提出2020年實現所謂的“20/20/20 by 2020”長期戰略目標。旨在2020年相對於1990年,實現溫室氣體減排20%、將可再生能源的使用比率提高20%、節能20%。

為了實現這三個20%目標,歐盟在各大城市推廣了競爭模式。各大城市紛紛啟動智慧城市建設示範項目,最具效果的示範項目將獲得在歐洲各國間推廣的大力扶持。

韓國:基礎設施出口

韓國的目的是“基礎設施出口”。人口較少的韓國向來謀求產業出口的各種機會。備受關注的“濟州島項目”就是以韓國企業為主,計劃將整個島嶼建設成智慧城市,目的是向海外推廣建設模式,承攬建設工程。建成後的濟州島智慧城市,主要作用亦將成為一個面向海外市場的展示窗口。

我國:技術融合

2012年,工信部啟動了智慧城市試點,2013年,住建部公佈了智慧城市試點名單,同年,科技部開始開展智慧城市試點示範工作,自此,掀起了中國智慧城市建設高潮。

雖然都稱為智慧城市,但工信部、住建部與科技部側重點有所不同,工信部是從信息技術角度來抓,更強調工業化和信息化的兩化深度融合以及七大國家戰略新興產業在智慧城市載體上的落地。住建部則是從城鎮化角度來抓,突出城市建設和管理運營,定位於新型城鎮化的落地,主要目的在於解決湧入城市人口的就業與住房問題。科技部著重從技術方面來抓,重點是加強我國智慧城市技術研究和產業化應用,推動我國自主創新成果在智慧城市中的推廣應用。

美國的培育新興產業、歐洲的節能減排、日本的多元化發展等等都為我國的智慧城市建設提供了新的思路、新的啟發。智慧城市的建設可以從解決住房問題出發,延伸到其他領域,從而帶動產業發展、經濟增長、社會進步。同時,也應參考韓國的“出口”做法,在國際上加強對已建成或在建中智慧城市的宣傳工作,爭取將中國的建設模式向其他發展中國家推廣,開拓更多的國際市場,進一步提升國際影響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