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23 用物質來激勵孩子,會令他形成“講條件”的不良行為,父母避免

今天早上陪兒子去小區公園玩時,聽見一位年輕媽媽對她的孩子說:“你只能再玩十分鐘啊,要趕緊回去做作業了!”孩子說他想多玩一會兒,媽媽說:“明天就要過年了,你的作業還沒完成呢!要不這樣,如果你能夠在這兩天完成作業,那麼過年我就包個大紅包給你。”

我兒子也聽到了那位媽媽的話,於是問我:“媽媽,如果我過年前能把所有作業做完,你是不是也給我包一個大紅包?

我告訴兒子:“過年無論你做不做完做業,媽媽都會給你一個大紅包。只是,你如果能夠在過年前做好所有作業,那麼春節期間,你可以玩得更開心,因為不用惦記著做作業。你說對不對?”兒子點頭表示贊同。


用物質來激勵孩子,會令他形成“講條件”的不良行為,父母避免

媽媽希望孩子儘快做完作業

我認識的很多媽媽,都像上文的媽媽那樣,喜歡用物質獎勵的方式來激勵孩子,例如對孩子說:“如果你把這碗飯吃掉,我就帶你到公園玩”、“你把玩具收拾好,就可以看動畫片”、“如果你考試有九十五分,我就給你買芭比娃娃”,諸如此類。

其實,我認為這種做法並不可取,因為如果父母經常這樣做,那麼孩子會習慣這類型的獎勵,如果下一次,父母沒有給孩子同樣的獎勵,孩子很可能會拒絕合作。

而且,父母用金錢或者禮物來激勵孩子,雖然剛開始的時候可能很管用,但是,經常這樣做,只會令孩子養成與父母講條件、提要求等不良行為。


用物質來激勵孩子,會令他形成“講條件”的不良行為,父母避免

有的父母喜歡用物質來激勵孩子

三種方法正確激勵孩子

父母希望孩子進步,想讓孩子好好學習,最重要的,是想辦法讓孩子發自內心地去學習,主動去做自己該做的事情。如果父母經常對孩子說“如果你怎樣,我就給你什麼”,那麼,很容易會令孩子認為,他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父母;他做這些事情的目的,是為了得到實實在在的好處。

那麼,父母應該怎樣做,才能正確地激勵孩子呢?


用物質來激勵孩子,會令他形成“講條件”的不良行為,父母避免

父母要想辦法讓孩子發自內心地去學習

一、父母不要用物質來獎勵孩子

我們知道,孩子的成長過程中,父母的肯定、鼓勵、認同是很重要的。但是,父母也要注意,對孩子的肯定和鼓勵,最好是著力於精神、並且有益身心的。

如果父母經常使用物質來獎勵孩子,會令孩子錯誤地認為“金錢是萬能的”,對金錢產生盲目的崇拜。父母用金錢或者物質來誘惑孩子和要求孩子,那麼,孩子的上進心和責任心很容易會消失,變得特別“現實”。

我們知道,好孩子不是用物質獎勵出來的,而是表揚出來的。所以,父母平時多些留意孩子,經常表揚孩子的正確行為,這樣更容易激發孩子的學習動力,端正學習態度,形成良好的品格。


用物質來激勵孩子,會令他形成“講條件”的不良行為,父母避免

父母的肯定和鼓勵,最好是有益身心的

二、給孩子準備一些意外驚喜

其實給孩子一些物質獎勵,只要方式正確,也可以起到激勵孩子的效果。不過,像孩子的日常行為,例如認真吃飯、收拾玩具、認真學習等等,這些本來就是孩子應該做,並且也能夠做好的事情,沒必要特別給他獎勵,更不要用獎勵來要求他合作。

但是,如果孩子在父母沒有要求的情況下,自己完成了原本沒有做過的事情,那麼,父母可以給孩子準備一個小禮物,給孩子一個意外驚喜。

例如,四歲的孩子第一次把自己的小襪子洗得乾乾淨淨的,媽媽可以乘機送一件小禮物給孩子。同時,媽媽要告訴孩子,她獎勵孩子,是因為孩子有進步,自己學會了洗襪子。

媽媽的這種做法,既不和孩子談條件,也不承諾以後,同時又表達了自己對孩子的愛,所以可以很好地促進孩子的上進心。


用物質來激勵孩子,會令他形成“講條件”的不良行為,父母避免

父母可以給孩子準備一些小驚喜

三、給孩子準備一個“紅星榜”

如果孩子比較小,還沒有上小學,那麼,父母可以仿照幼兒園的方法,給孩子準備一個“紅星榜”,讓這張“榜”來鼓勵孩子進步。

父母可以製作一個“紅星榜”,在上面寫上孩子的名字,貼上孩子的照片,如果孩子學會了一樣東西,或者做對了一件事,父母在表揚孩子的同時,還可以當著孩子的面,往“紅星榜”上貼一顆紅星。

每過一段時間,父母都可以和孩子一起數一數紅星,看看孩子獲得紅星數量的同時,和孩子一起回憶一下,孩子是怎樣獲得這些紅星。這樣,孩子會感到非常高興和自豪的。這種做法,也能起到鼓勵孩子的作用。


用物質來激勵孩子,會令他形成“講條件”的不良行為,父母避免

結語:作為父母,我們平時不但要想辦法給孩子營造良好的生活環境,還要教孩子學會正確地對待金錢,在鼓勵孩子的時候,應該在精神方面給予肯定和鼓勵,避免少用物質獎勵。

各位朋友,你們覺得卡卡媽的看法有道理嗎?歡迎在評論區交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