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1 二版人民幣壹分紙幣大詳解,讓你從此不再凌亂

第二套人民幣壹分紙幣的相關品種,如《53年壹分紙幣》(有油)、《53年無油壹分》、 《18K壹分紙幣》、《53年壹分(刀)》、《53年壹分(捆)》等這麼多品種,那麼多名詞,肯定你們有很多人瞬間凌亂了。

也許有人至今還搞不清楚,壹分紙幣為什麼會有那麼多個品種?這些品種有什麼區別?甚至有些新手會搞不清楚刀、包、捆、麻等單位指的是什麼。在此,曉貌就根據收集來的資料,給你們做一個第二套人民幣壹分紙幣的大詳解!


二版人民幣壹分紙幣大詳解,讓你從此不再凌亂

曉貌詳細說: 壹分紙幣!

壹分紙幣,指的是第二套人民幣中的面值為1分的紙幣,其主色為米黃色,票額尺寸為90毫米×42.5毫米,正面圖案為汽車,背面圖案為“國徽和中國人民銀行壹分”的漢、蒙、維、藏四種文字圖案,這也是人民幣首次綜合採用三種民族文字設計,具有劃時代的意義。1953年版壹分紙幣的設計還打破了原有的固定的四邊框形式,採用左右花紋對稱的新規格,整個圖案、花邊、花紋線條鮮明、精密、美觀、活潑,表現了當時新中國社會主義建設的新風貌。

壹分紙幣共有兩大分類:

第一類是我國於1955年3月1日開始發行的第二套人民幣中的原版1953年壹分紙幣,票券正面有三個羅馬冠字和七位數字的編號,稱長號碼壹分,該鈔票目雖然發行量巨大,但因為消耗的原因,市場存量極少;目前現貨市場已經是百元甚至幾百元每枚的身價,因為存量少。

二版人民幣壹分紙幣大詳解,讓你從此不再凌亂

第二類是上世紀八十年代,為了緩解鋁分幣供應的不足,中國人民銀行使用1953年分幣的印版再次印製的紙分幣,票面沒有印數字編號,只有兩個或三個羅馬冠字,稱無號碼,市場亦稱無號紙分幣分二羅馬冠和三羅馬冠。發行量雖然不大,但因為之後的經濟發展,壹分券使用量少,所以市場出現了一定規模的存量。

二版人民幣壹分紙幣大詳解,讓你從此不再凌亂


壹分紙幣在市場上的分類主要為以下幾種:

一、從內包裝對紙幣的滲透程度

1:有油,一般認為是兩羅馬90冠號以下;

2:無油,一般認為是91-99號,123號紀念號。

二、從冠號上分

1、大全套(兩羅馬93個冠號);

2、53年壹分小全套(兩羅馬40連冠,60-99冠號);

3、53年壹分小全套(兩羅馬冠號拾連冠);

4、Ⅰ、Ⅱ、Ⅲ冠紀念號;

5、三羅馬;

6、小羅馬長號碼等。

三、從紙質上分祥雲、雙星、18K。

四、從包裝上分為捆裝、包裝、麻裝。

壹分紙幣相關品種的介紹以及區別

接下來曉貌重點詳細介紹一些壹分品種以及區別,由於篇幅所限,無法列舉所有品種:

1、有油壹分與無油壹分的由來

目前在市場上,1953年版壹分紙幣分為有油和無油兩種,其原因是分幣在銀行儲存時,一些分幣採用黑色的油紙包裝,經過一段時間後,油紙上的油滲到外圍的分幣上,這些分幣因為染上油跡,所以邊上往往是黑的,這就是有油包裝,有油分幣一般是一些兩羅馬冠號;還有一些分幣是用塑料紙包裝,票面靚麗光潔,紙質鋼挺,稱為無油包裝,一般約定俗稱將91-99、123紀念號的塑料包裝統稱無油。

這就是有油壹分與無油壹分的由來,一般情況下,無油壹分的價格會比有油壹分高,對於有油壹分而言,油量的多少對價格也有一定程度的影響。

2、18K、祥雲幣、雙星幣的由來

其實,在無油分幣中,沒有油汙的紙幣比比皆是。根據品相不同,價值也不同,在其它號碼裡,由於壹分紙幣使用的紙質不同,又被市場專業人士細分出了祥雲、雙星、18K等。祥雲、雙星是指用熒光燈照射看得到一些類似祥雲、雙星等花紋的紙質,18K是指特定一些冠號的紙質特別金黃的分幣,具體介紹如下:

18K壹分紙幣

1、《18k壹分紙幣》以其獨特的金黃色無油品相和僅有的18個冠號而得名,一方面它們用牛皮紙包裝的方式發行,有別於其它冠號的採用臘紙的包裝方式,保證了原包紙幣的品相,整體沒有油跡的汙染;另一方面紙質金黃,金黃為至高色,此色一般先為皇親國戚,後為權貴達人的尊貴象徵。寓意吉祥,貴氣,是眾色之王。可以說,《18k壹分紙幣》是中國開疆以來“面值最小”“紙張最小”“色澤最黃”的三“最”紙幣。

2、雙星幣指的是分幣的票面日光下會出現很多小顆粒黑砂(不閃光的黑色星星);紫光燈下出現耀眼的銀星(熒光纖維形成的白色星星);在鈔票正面與背面不同色的版面裡同時融進這黑白雙星,錢幣市場裡把這一特殊而又珍貴的品種命名為“雙星幣”。“雙星幣”是印鈔廠通過設計手段和製版工藝上的專項調整來表達鈔票的文化內涵和防偽目的;它發行在1993年,是無號紙分幣中唯一的與正常鈔有明顯不同的版別,是一眼能看清的直觀幣品種。

3、祥雲幣指的是熒光燈下分幣的票面會出現波浪式祥雲圖案,祥雲的提法是中國自古就有。中國也是祥雲之國。目前人民幣上的防偽首發,水印、暗記、纖維、金屬線等在外國錢幣上都有,唯獨鈔票上的祥雲圖案是隻有中國有。祥雲幣不僅具有中國特色,況且空前絕後。

3、冠號與包裝的差異在分幣上衍生出來的品種

什麼是冠號?人民幣紙幣上除了漢字、少數民族文字、漢語拼音及第四套人民幣主幣上增加的盲文外,還有用以控制各種票券印製數量和防偽作用的冠號和號碼,這就是冠號。冠,取首之意,冠字也稱“字頭”,即印在票券號碼前的符號,用以表示各種票券和印製數量的批號。中國歷史上各銀行印製紙幣時,所採用的冠字不盡相同。中國人民銀行發行的前三套均使用兩個或三個不同的羅馬數字(Ⅰ、Ⅱ、Ⅲ、Ⅳ等),這就是壹分紙幣中兩羅馬、三羅馬的由來,二其中,三羅馬又分小羅馬和大羅馬。

根據包裝上的不同,也衍生出了壹分紙幣的不同品種。南《53年壹分(刀)》、《53年壹分(捆)》等藏品,正是由此而來。在包裝上,一麻袋數量為100000張;一麻袋裡有10包,一包數量是10000張;一包裡10捆,一捆數量為1000張。至於一刀,代表100張連號紙幣的意思。由於壹分紙幣兩羅馬、三羅馬都是按麻袋包裝,每麻袋裡每張號碼一樣,所以就出現按冠號排列組合的各類收藏品種,比如兩羅馬大全套,兩羅馬40連號小全套、兩羅馬10連號小全套及18K 組合產品。

此外,冠號與紙質的不同,同樣也衍生出一些特有品種。比如大羅馬977冠,是否含有祥雲圖案,價值區別就很大。壹分三羅馬熒光幣在前期小羅馬中就有了,但小羅馬中沒有進行祥雲圖案的印製試驗。祥雲最早出現在大羅馬977冠號中。因為是首批試製,操作很認真,壓印出來的祥雲格外清晰,雲層很厚。大羅馬977冠印在南方,1988年初發行時還沒有太多的人去重視人民幣的收藏,幾乎消耗完,偶爾留下來的幾包,在1996年分幣高潮已均分到很多分幣集藏者手中。現在要找到977整包可能性太小,雖有整捆的出現,但大都不含祥雲。大羅馬808冠是祥雲內涵最豐富的冠號:有“正祥雲”和“背祥雲”;有“橫飄雲”和“豎狀雲”;有形象各異的“亂雲飛渡”,還有稀小難尋的“流線雲”(但808的雲沒有977漂亮)。808分印在北方,保存下來的比977要多幾倍,存世量應有10—12萬枚。壹分三羅馬中還有818、088也含有祥雲,只是含量太小,不到5%。

為何壹分紙幣如此受青睞?

1、壹分紙幣具有廣大的群眾基礎。

由於53年壹分券是流通時間最長的紙幣,年長一點的老百姓對其感情深厚,也有很多關於1分錢的諺語,歌曲等等,例如:“我在馬路邊撿到一分錢”、“一分難倒英雄漢”、“一分錢掰兩半花”等。有些用1分錢創造的摺紙藝術品,也成了很多人的回憶。而一般的錢幣收藏者,入門就是從壹分紙幣開始;

2、相對收集成本低廉。

壹分紙幣的很多品種上市價格並不高,像《53年壹分紙幣》(有油)、《53年無油壹分》的上市價格還不到1元,相對動輒幾百上千元甚至破萬的其他品種,在價格上更具有優勢。

3、數量有一定規模。

相對於其它上市品種,壹分紙幣的數量較大,可以讓更多的人參與交易,可以活躍交易所的人氣。

從以上幾點來看,我們可以瞭解到壹分紙幣如此受歡迎的主要是因為有很大的群眾基礎,價格低廉,數量眾多等因素,除此之外,壹分紙幣的種類也是眾多,從各個不同方面細分,壹分紙幣在市場的行情也有所不同,不過在郵幣卡市場不變的定律就是“物以稀為貴”,不同種類當中,數量越是稀少的價格越高。


在以前一分紙幣應該是很多家長給孩子的零花錢,在那時候一分紙幣買根冰棍是足夠了,可真所謂是“一分價錢一分貨”,但是拿到現在來說的話,恐怕只剩下它的收藏價值了,流通價值已經不存在,那麼一分紙幣值多少錢呢?

二版人民幣壹分紙幣大詳解,讓你從此不再凌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