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2 晚清最後的“迴光返照”,若是成功了,清朝歷史還將多延續20年

經過兩次鴉片戰爭的失敗,以及太平天國運動的打擊,不僅讓清朝內外交困,也使得清朝的一部分官僚開始認識到西方堅船利炮的威力。為了解除這個內憂外患的局面,實現富國強兵,以維護清朝統治,清朝內部的一部分人則開始學習西方文化及先進的技術,這樣的一部分人被稱為“洋務派”。

晚清最後的“迴光返照”,若是成功了,清朝歷史還將多延續20年

1861年1月11日,愛新覺羅·奕訢會同桂良、文祥上奏《通籌夷務全局酌擬章程六條》,推行了一項以富國強兵為主要目標的“洋務運動”。在1861年辛酉政變之後,慈禧太后重用了洋務派,使得洋務派大規模引進了西方先進的科學技術,興辦了近代化軍事工業和民用企業。

“洋務運動”算是晚清最後的“迴光返照”,若是成功了,清朝歷史還將多延續20年。但是,在甲午中日戰爭中北洋海軍的全軍覆沒,則標誌著歷時30餘年的洋務運動徹底破產。

洋務運動是清政府為謀求封建王朝的富國強兵而掀起的運動,當時,全國各地都在推行“改良運動”,而國人在本質上是希望可以通過學習西方列強的優勢,從而達到制約列強的目的。雖然,洋務運動最終以失敗告終了,但是,它的成就和影響依然不可小覷。

那麼,我們應該如何正確看待洋務運動呢?

晚清最後的“迴光返照”,若是成功了,清朝歷史還將多延續20年

首先,洋務運動具有其積極的意義;

第一,洋務運動改變了當時中國人閉關鎖國的狀態,讓國人認識到了科技的力量。

大清政府長時間沉浸在自己的“小世界”裡,還一直對自己的國力抱有幻想,認為自己是天朝上國,對身邊發生的悄然變化渾然不知。雖然,世界格局在變化,但是,卻依然有不少頑固派,堅持“中國文化獨尊”的理論。而洋務派從中國被動挨打之中得到了反思:想從屢受屈辱的狀態裡剝離出來,就要做出改變,“中國因為科技落後,才會被動挨打”。

其實,洋務運動最重要的貢獻在於:打破了中國傳統文化觀念,使得國人不再一味追求“先賢之道”是唯一的理想,奠定了“科學救國”的基礎。隨著洋務運動的展開,清廷設立了新式學堂,將國外先進的自然科學和工業技術帶到了中國,從而,培養出第一批造船、行業、機器製造方面的人才。同時,也引入了現代醫學人才,讓國人重新認識到了科技的重要性。

此時,一大批愛國分子在國難當頭之際,積極投身科研事業,為祖國的富強做足了準備。

晚清最後的“迴光返照”,若是成功了,清朝歷史還將多延續20年

第二,洋務運動開啟了新式軍事類型。

中國近代海軍出現在洋務運動的過程之中,當時,清廷每年給海防撥款四百萬兩白銀,成為了我國近代海軍的里程碑。到了1885年,清廷設立海軍衙門、統領海軍、海防事宜,推進了海軍建設和國防的現代化建設。清軍戰鬥力有所提升,對列強侵略也有了一定防禦能力,從而,延緩了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進程。

第三,洋務運動促使人才的廣進和培養。

此時,清廷開始重視外交,致力培養大批人才。之後,培養了中國第一批外語、外交人才,培養了大批懂得西方科技的工人和技術人員。而且,為當時中國經濟的發展,提供了充足的人才條件,比如:詹天佑成為了著名的鐵路工程師,在他的主持下,修建了京張鐵路等。除此之外,洋務運動還翻譯了大量西方的科技著作,此時,在社會上出現了一些科學專欄報道,從而,讓科學知識得以傳播。

這對一個古老的傳統社會而言,算是翻天覆地的變化了。

晚清最後的“迴光返照”,若是成功了,清朝歷史還將多延續20年

第四,洋務運動給國人帶來思想上的巨大轉變。

洋務運動大興軍事,主要困難集中在資金、原料、運輸等問題。於是,清廷允許民間開辦企業用於解決資金來源。在官辦企業的倡導下,隨著洋務運動的深入進行,很多達官顯貴以辦洋務為榮,不再以經商為恥,撼動了國人幾千年形成的“重農輕商”觀念。

可以說,洋務運動掀起的富國富民運動,為清廷帶來了新活力,給當時的中國種下了商業的種子。歷史告訴我們,只有農工商齊全,國家才會富強。

其次,洋務運動也有它的侷限性,這也導致它的最終失敗。

第一,洋務運動是由清廷主持,本質上是希望維護封建專制統治,所以,不會在根本上改變中國近代的歷史方向。

第二,洋務運動的企業皆由洋務官僚所把持,而這些企業在嚴重的封建思想下被束縛,使得民族資本主義受到了阻礙。

第三,洋務運動的改革措施是與我國的傳統義利觀相悖逆。

晚清最後的“迴光返照”,若是成功了,清朝歷史還將多延續20年

中國是農業大國,但是,洋務運動卻在高舉“重商”思想。

歷史上,重農抑商是國家的基本國策,儘管西方思想打亂了我國獨立發展的軌跡,但是,對於民族發展的慣性而言,國人還是認為“種地是最重要的”。而這,也妨礙了資本主義在我國的發展。

雖然,洋務運動最終以失敗告終,但是,它卻帶給了人們很多的啟示。只引進西方的科技,不改變中國根本的封建制度,一味追求富強、發達,那必將是緣木求魚,白日做夢罷了。洋務運動的失敗,雖然,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了國人思想的覺醒,但是,也激起了洋務派的內部矛盾,使得不少人脫離了洋務派的陣營,走上了資產階級的改良主義大營。比如代表人物:薛福成、鄭觀應、馬建忠等人。

縱觀我國近代歷史的進程,隨著洋務運動的發展,它把當時的中國帶向了一個新的階段。

【《“洋務運動”》、《洋務運動與中國早期現代化問題研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