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23 智能音箱進入巨頭時間,硝煙暗湧

如果說2019年,互聯網戰事不緊,都在厲兵秣馬,那麼2020年,互聯網巨頭們的戰勢或將烽煙四起,其中一塊主戰場就是

智能音箱

毫不誇張地說,智能音箱這塊物聯網的大蛋糕已經被亞馬遜、谷歌、阿里、百度這些互聯網巨頭分得一乾二淨了,根據數據統計機構Canalys在2019年第三季度全球智能音箱市場分佈情況來看,亞馬遜獨佔36.6%的市場份額穩坐第一,緊隨其後的分別是阿里13.6%、百度13.1%、谷歌12.3%、小米12.0%,這五家公司總共拿了87.6%的市場份額,其中還不包括蘋果HomePod的市場份額。

天時地利 順勢而為

行業看門道,要是對互聯網有所瞭解,那麼對於這幾家互聯網巨頭幾乎佔據了整個智能音箱的現象也不會感到十分奇怪。

正所謂天時地利、順勢而為,在傳統互聯網紅利見頂的這些年,新的數字產業形式不斷崛起。而在這些潮流當中,物聯網也被認為是繼互聯網之後世界信息產業的第三次浪潮。兩者從定義上就有著最相似的本質——聯網,我們也看到了在物聯網的實際應用場景中聚集了眾多互聯網企業的產品和方案。例如,平臺層作為核心端,需要的正是這些企業的雲計算、大數據等技術。

無一例外,亞馬遜、阿里、百度、小米這些傳統互聯網公司很大部分的營收來源於C端用戶。在流量為王,流量變貴的時代,這些傳統互聯網企業也需要尋找新的C端流量突破口,智能音箱是最合適也是最簡單的入局機會。

在物聯網大潮流下,智能家居是最接近C端用戶的終端場景,而智能音箱作為交互能力最為成熟的產品,使用起來也是最頻繁的。試想一下,一個正常人玩手機需要雙手和眼睛進行操控有時都會覺得麻煩,更何況是有諸多學習障礙的群體呢,這也區隔了不少用戶,在進一步的服務上也會有眾多困難,智能音箱在隱私性較高的家庭中,給傳統互聯網企業拓寬了服務對象的廣度以及自由度,增加了一個巨大的服務整合入口。

從入局的難易程度來看,傳統互聯網公司明顯佔有巨大的資源優勢。首先他們幾乎很少涉及硬件領域,其實智能音箱的硬件對於各家廠商是沒什麼先天性障礙的,筆者作為耳機玩家,深有體會的一點就是,“沒錢聽個響,有錢玩個花”,在設備音質不賴、價位相當的情況下,看的就是個人喜好,沒有“越貴越好”“性價比”之說。那這樣的話,買個好耳機不就完事兒了嗎。所以單從聽覺的角度去講毫無意義,智能音箱最關鍵的地方在於“智能”。

這個智能就體現在資源和技術層面,這也給大多數普通企業入局這個行業提高了門檻。僅從大數據和雲計算的能力來說,就已經達到“勸退”的效果了。嫁接已有的一些外賣、音樂軟件是很容易實現的,語音識別也不難,但是算法、數據、計算能力這些沒有積累的話,幾乎是不可能進一步整合服務。

也只有這些大型的傳統互聯網企業有資本、有能力承擔起資源的大量計算、各類大數據的原始積累以及各種開發成本。

就從雲計算來看,AWS、阿里雲、百度雲、雷軍的金山雲哪個不是自家研發的。僅僅是大數據這一塊,筆者此前與研究大數據領域的中國科學院外籍院士樊文飛關於中小企業如何使用大數據技術進行過交流,樊院士表示,中小企業在大數據運用這一塊能力是十分有限的,如何把大數據變小,用小部分數據集準確還原大數據內容是非常關鍵的。

厲兵秣馬 硝煙暗湧

根據Strategy Analytics在2019年第四季度對2642的美國受訪者進行調查後發現,智能音箱是所有智能家居產品中最受歡迎的,約4個家庭就有一臺智能音箱。

智能音箱进入巨头时间,硝烟暗涌

趨勢之下,沒有哪個企業想放棄這個大流量入口,也不敢。

補貼、砸錢,這個阿里、百度等廠商刺激消費者購買智能音箱最常用的手段,不到100元就能夠買到定價幾百的智能音箱。不過,伴隨著整個智能音箱逐漸成熟,它也進入了後補貼時代,補貼力度也逐漸下降,或者換了一種更為溫和的補貼手段。例如,599元的百度智能屏送了三個月愛奇藝會員。

補貼其實也是一個新行業跑起來之前最常用的營銷手段之一。但是,當行業將要加速的時候,補貼和單純的智能音箱並不能成為最關鍵的因素,智能音箱與自身業務融合的價值以及帶來的健康生態才是企業要看得更遠的東西。

在國內這些智能音箱巨頭當中,個人認為阿里在國內有著得天獨厚的平臺優勢和渠道資源。但是,阿里目前在生態上做的並不是讓人很滿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