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4 愛情、性和婚姻,如何平衡?看完這個故事你就明白了

如果要說起愛情、性和婚姻,那麼有一個故事必定是首選,那就是美籍華裔作家哈金的《等待》。

這是一個有關婚外情的故事,哈金用樸實的語言、平靜的語氣,為我們認真剖析了婚姻、愛情和性之間的關係,看完這個故事,很多在三者中徘徊的人,也許會獲得大大的啟發。

下面我們就來說說這個故事。

愛情、性和婚姻,如何平衡?看完這個故事你就明白了

01 沒有愛情的婚姻雖無趣,但卻是人內心最平靜的歸宿。

故事的發生在上世紀六七十年代。

1962年的夏天,孔林還是瀋陽軍醫學院的學生,可是母親突然病重,房子失修,哥哥入贅外地,父親又在公社幹活,沒法照料家裡。

父親希望孔林早點娶一個媳婦,幫忙照料母親。孔林很孝順,於是便請媒人相中了峨莊的劉淑玉,26歲,比他小一歲。

當他看到未婚妻的那一刻,孔林心一下涼了半截。淑女是典型的農家女,略帶皺紋的臉,粗糙的手,最讓孔林厭惡的是有一雙封建社會的小腳。

孔林想退婚,可父母死活不肯。為了母親,為了家,孔林不情願地和淑玉結婚了。

婚後,孔林徹底將家交給了淑玉,除了每月給她40塊錢,他給不了她任何東西。

愛情、性和婚姻,如何平衡?看完這個故事你就明白了

男人來自火星,他只知道思考什麼事讓他煩惱,而女人來自金星,一旦愛上某人,就會為他付出一切。

在淳樸的淑玉心裡,既然嫁給了孔林,生是他的人,死是他的鬼,於是,便任勞任怨地幫孔林照顧著父母,操持著家裡的一切。

孔林除了每年有20幾天的假期,回家一次以外,他對家沒有任何嚮往,尤其是父母去世之後。如果非要說還有一點點牽掛,那就是他和淑玉生的女兒孔華。

孔華乖巧可愛,可對孔林這個父親卻天生有一種距離感,小時候是因為父女不常見面;長大了是因為父親老想著和母親離婚。

在孔林心裡,這是一場沒有愛情的婚姻,生活過起來味同嚼蠟,毫無滋味。自從女兒出生後,孔林每年回家都和淑玉分床睡,一分就是17年。

但是,17年來,淑玉從未做過任何對孔林不利的事情,對他是言聽計從,即便孔林有了婚外情人,提出“離婚”的請求,淑玉也是回答“好”“行”。但是,孔林因為於心不忍、自私、功利心,18年來也沒有成功和淑玉離婚。

愛情、性和婚姻,如何平衡?看完這個故事你就明白了

等分居時間達到18年,符合國家法定離婚年限,孔林終於成功離了婚,和婚外情人結了婚,可是孔林卻沒有想象中的高興,反而感到一種深深的失落。

等他再回到有淑玉和女兒的家,他感到的是平靜和溫馨,這是他在和情人吳曼娜的婚姻中所沒有感受到的。

婚姻是一本書,第一章寫下詩篇,其餘則是平淡的散文。

等愛情的激情退去,孔林和吳曼娜的婚姻,只剩下養兒育女、柴米油鹽、相互猜疑的瑣事之後,他只感覺到煩躁和壓抑,甚至開始懷疑自己的選擇。

從這個角度來說,無論是有愛情的婚姻,還是沒有愛情的婚姻,最終都要回歸到平淡的生活。這是婚姻的本質,也是愛情的通性。

愛情、性和婚姻,如何平衡?看完這個故事你就明白了

但問題是,在馬斯洛的需求層次理論中,情感和歸屬感是人的一大需求。當繁華落盡,春光褪去,家才是人內心最平靜的歸宿。

在婚姻和愛情面前,孔林選擇了愛情,拋棄了婚姻,終究也逃離不了婚姻的桎梏,他的生活軌跡只不過從一個陷阱,掉入了另一個更深的陷阱。

所以,無論有無愛情其實與婚姻的幸福無多大關係。有愛情的婚姻,最後也只是迴歸到平淡的生活;沒有愛情的婚姻,不過是提前進入了平淡的狀態而已,本質都是一樣的。

在婚姻之外,遭遇婚外情的時候,如果能認真想清楚婚姻的本質,或許就不會糾結,甚至弄得幾方不安寧。

愛情、性和婚姻,如何平衡?看完這個故事你就明白了


02 愛情只是一味作料,能為生活增光添彩,但不能當做主食長期享用。

很多婚外情的人總是打著“愛情”的旗號,拋棄婚姻,在外面和情人廝混。但實際上,愛情不過是一味作料,當不了飯吃。

在《等待》的故事中,孔林覺得鄉下妻子土裡土氣,還沒文化,上不了檯面,對她也是如親人般對待,毫無愛情可言。

但是醫院的護士吳曼娜就不同,年輕漂亮,有文化,還時髦,是適合做談情說愛的情人。在一來二去的交往中,孔林和吳曼娜互生情愫,發展成了情人關係。

孔林覺得,吳曼娜就是他想要找的愛情。為了愛情,他甘願拋棄對他死心塌地的結髮妻子,儘管心懷內疚,可最終還是成功離婚。

愛情、性和婚姻,如何平衡?看完這個故事你就明白了

愛情是女人的全世界,一旦愛上某個人,就甘願為他付出一切。

為了愛情,吳曼娜也甘願等待,一等就是18年,從20幾歲的青春女孩,等成了芳華已逝的四十幾歲中年婦女。其間雖有怨言,但是,為了愛情,她甘願為孔林守盡芳華

18年後,吳曼娜等到孔林離婚,恢復單身,可以和她名正言順在一起的時候,吳曼娜以為守到了雲開霧散,苦盡甘來,殊不知,愛情只是生活的一味作料,能為生活增光添彩,但卻不能當做主食長期享用。

當他和孔林結了婚,經過了一段激情的歲月之後,婚姻陷入了平淡。吳曼娜開始懷疑孔林移情別戀,於是開始跟蹤、爭吵。

尤其當一對雙胞胎兒子降生以後,這段婚姻的苦惱比幸福快樂多得多。不是所有的愛情都能迎來美滿的結局。

此時的孔林無路可退,因為他負了兩個女人。他負了任勞任怨的前妻,也負了情人吳娜曼18年的韶華。

愛情、性和婚姻,如何平衡?看完這個故事你就明白了

為了償還吳曼娜18年的情誼,孔林只能默默忍受著婚姻的苦惱,滿足吳曼娜的所有要求,接受她所有的指責,真正做到了有苦說不出。

他不能向同事朋友傾訴,那樣只會落得“自討苦吃”的揶揄,更不能向前妻和女兒訴苦,那樣只能落得“忘恩負義”的諷刺。正所謂啞巴吃黃連——有口說不出。

關於愛情,有很多的頌揚,然而婚外情很少人讚譽,這是為什麼?這其實是對慾望的壓制。

人都是慾望的動物,擁有婚姻,還想再擁有愛情。

孔林就是這樣的人。在多年離婚無果的情況下,孔林甚至開始幻想一種理想的狀態:鄉下有妻子淑玉,城裡有情人吳曼娜。

只是孔林不知道,男人有慾望,女人照樣也有慾望。吳曼娜作為他的情人,等了他18年,為的就是一個合法的名分,一個穩定的婚姻。

只是吳曼娜也不知道,18年等待換來的婚姻,終究還是敗給了平淡。

當處在婚姻狀態,卻又想擁有婚外情的時候,不妨想象一下與婚外情人結婚後的狀態,是不是真的是自己想要的,那麼情況也許會變得簡單得多。

愛情、性和婚姻,如何平衡?看完這個故事你就明白了


03 性是甜味劑,但不是必需品。

女人一旦願意為一個男人心甘情願付出身體,那麼這一定與愛情有關。

吳曼娜愛上了孔林,心已經屬於他,一段熱戀之後,為了讓感情更穩固,吳曼娜決定讓自己的身體也屬於他。

相反,如果一個男人與一個女人發生性關係,那麼,這不一定與愛情有關。

當吳曼娜主動獻身的時候,孔林卻退卻了。他覺得和吳曼娜沒有婚姻關係,不能發生性關係,這與愛情無關。

男人是下半身的動物,男人會把性和愛情分得很清楚,女人卻認為二者是連帶關係,有愛才有性。儘管孔林幾番解釋,吳曼娜還是覺得孔林不跟他發生關係,就是不愛他的表現。

在推推辭辭中,吳曼娜反倒被一個人渣楊庚佔足了便宜。楊庚是孔林的一個病友,從孔林口中得知吳曼娜還是處女的時候,楊庚心懷鬼胎,找了個可趁之機,強姦了吳曼娜。

愛情、性和婚姻,如何平衡?看完這個故事你就明白了

吳曼娜傷心欲絕,自己想獻身的人不接受,反而讓一個人渣佔了便宜。孔林雖然心有芥蒂,但是他也不能發出厭棄之嫌,因為要不是他告訴楊庚吳曼娜還是個處女,也不會生出這個事端,他只能把責任歸咎在自己身上。

除了接受無法改變的事實,孔林和吳曼娜無能為力,他們倆就這樣有愛無性地愛了整整18年。

18年過去,當他們可以名正言順的躺在一張床上的時候,吳曼娜熱情似火,彌補著18年的性缺席。孔林儘管以及不再年輕強壯,但是為了彌補虧欠,他只能儘量滿足她,結果弄得精疲力盡,心力交瘁,甚至瘦了一圈。孔林還因此給吳曼娜設立了床上規矩:不能太頻繁。

有人說,性是婚姻的食物,無它不可。孔林和前妻淑玉之間幾乎沒有性,也照樣維持了十八九年的婚姻;他和吳曼娜之間也沒有性,可愛情也維持了十八年的愛情。

性是一種情感的表達,是情感的甜味劑,只能讓情感更加甜蜜,但卻不是情感的最終目的和全部的意義。

愛情、性和婚姻,如何平衡?看完這個故事你就明白了


總結 婚姻、愛情和性,只要符合規則,都是合情合理的。

孔林為了愛情,放棄了婚姻。然而,兜兜轉轉,愛情最終還是迴歸到了婚姻的狀態——平平淡淡、柴米油鹽,在他看來,還遠不如沒有愛情基礎的婚姻穩定和舒適。

事實上,無論是有愛情基礎的婚姻,還是沒有愛情基礎的婚姻,都是一樣的本質,最終都要回歸到最平時的生活。換句話說,無論你與誰結婚,結果都是一樣的。

唯一可以改變的是我們的心態。如果我們以一種積極的心態去看待婚姻,那麼便是幸福的婚姻;如果以一種消極的心態去看待,則為不幸的婚姻。

愛情、性和婚姻,如何平衡?看完這個故事你就明白了

但問題是,很多人沒有認識到這一點,都覺得婚姻就是個圍城,裡面的人想出來,外面的人想進去。

有的人可能會說,我所做出的選擇,並不是因為愛情,也無關婚姻,我只想滿足最基本的生理性需求,為性出軌。

如果一個人連最基本的慾望都控制不了,而去犯規,那麼還能控制什麼事情呢?人之所以有別人其他動物,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因為人能控制自己的慾望,而動物不能。

生理性需求,是人的基本需求,這沒錯,可如果僅以此就破壞規則,那麼。和動物有什麼分別。

愛情、婚姻和性,都是人的基本需求,追求它們沒有錯,關鍵是做出的任何選擇都要要符合既定的人類法則,那樣才算合理的、合情的。

愛情、性和婚姻,如何平衡?看完這個故事你就明白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