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1 62萬太平軍不敵1萬湘軍,戰鬥力一落千丈,不只因為湘軍強悍

公元1826年10月,忠王李秀成率領60萬精銳大軍集結雨花臺,欲解除湘軍對天京的包圍危機;當時南京只有一萬湘軍守城,可是60萬太平軍攻打了46天,也沒能打破湘軍對南京的包圍;太平軍低下的戰鬥力讓人驚訝,為何兵力佔據絕對優勢的太平軍,拿區區一萬的敵軍都毫無辦法呢?請跟隨編者,一同探秘太平軍戰鬥力低下的深層原因。

62萬太平軍不敵1萬湘軍,戰鬥力一落千丈,不只因為湘軍強悍

​湘軍號稱團練為天下之最,強悍的戰鬥力是毋需諱言的,而且向來以善守著稱;如果說南京之戰,只是太平軍狀態不佳不敵訓練有素的湘軍,那在“包村之戰”中,太平軍同樣無計可施,則暴露了他們的真實戰鬥力;太平軍曾五次進攻小小的包村,但五戰皆敗,共傷亡數千人;而敵軍則是由村民包立身率領的農民,連雜牌軍都算不上;太平軍對小小的村落久攻不下,侍王李世賢聽聞後大怒,旋即集結了10萬大軍圍困包村,並立下立誓“不破包村不還”的誓言;

62萬太平軍不敵1萬湘軍,戰鬥力一落千丈,不只因為湘軍強悍

​此戰最後共有一萬四千零七十七名包村鄉紳、村民戰死,太平軍如願佔領了包村;但太平軍調動了數十萬大軍,六次進攻包村,損失數萬軍士耗時半年才勉強獲勝,這一事實充分彰顯了太平軍令人震驚的低下戰鬥力;一年後,太平軍更是兵敗如山倒,都城天京也被湘軍攻破,從此太平天國正式宣告覆亡。

而前期的太平軍可謂是所向無敵,他們紀律嚴明悍不畏死,2萬孤軍就能一路從南京打到天津,讓清軍聞風喪膽;為何到了後期戰鬥力卻呈斷崖式下滑呢?這是有原因的。

62萬太平軍不敵1萬湘軍,戰鬥力一落千丈,不只因為湘軍強悍

第一,內訌重組

自從太平軍在1856年發生內訌後,戰鬥力強悍的兩廣士兵開始大批減少,因此太平軍開始在江南領地內補充兵員;其中李秀成一部,在短時間號稱擴充到了百萬之眾,但其中三分之四的士兵都是些打雜之人,為負責生活問題的雜役,而且剩餘的正規士兵體質也是差強人意,受當地農作物災害的影響,當時的江浙士兵百分之八十都感染了吸血蟲病,從而造成士兵們營養不良身體無力的身體狀態;顯然江浙地區無法給太平軍供給合格的兵源;此時的太平軍雖然繼承了金田起義時威武之師的番號,但戰鬥力已經不可同平日而語了。

62萬太平軍不敵1萬湘軍,戰鬥力一落千丈,不只因為湘軍強悍

​第二,軍紀敗壞

雖然前期的太平軍軍紀極好,不濫殺、不剽竊,每到一處都受到當地村民的熱情迎接,這一點讓曾國藩都時常感慨;但是重新組軍的太平軍,收編了眾多清軍與土匪,他們除了偷雞摸狗,劫財欺女外,就沒有什麼擅長的事了;從此這幫無紀律、兵心散的太平軍,在江南地區的口碑急轉直下,完全失去了當地的群眾基礎。

62萬太平軍不敵1萬湘軍,戰鬥力一落千丈,不只因為湘軍強悍

​第三,統治者墮落

在士兵毫無鬥志之時,太平天國的統治者也開始過起了奢華腐朽的生活,太平軍攻破南京後,不僅洪秀全迫不及待地享受起天王的奢靡生活,每一位被封成王的人,也開始在天京修建規模龐大的豪宅,而且還用黃金裝修牆面,絲綢糊窗大理石鋪地,連床上都有眾多名貴寶石做裝飾,一幅“暴發戶炫富”的嘴臉;現實的利益,代替了太平天國統治者原有的精神追求,他們不再專于軍事,開始瘋狂攫取財富;上樑不正下樑歪,太平軍也因此變成了一幫驕奢淫逸的“強盜”。

62萬太平軍不敵1萬湘軍,戰鬥力一落千丈,不只因為湘軍強悍

​綜上所述,太平軍由原來的的無敵之師,淪落為不堪一擊的飯桶軍隊,主要就是因為由於內訌,流失了大批強兵悍將,而補充的新兵都是一些素質低下之徒,導致他們失去了民心,加上太平天國統治者也開始自甘墮落,所以太平軍的戰鬥力也隨之一落千丈,不復當年之勇。

【參考資料:《天國的隕落》,《太平天國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