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27 《囧妈》中这个细节引父母反思:用这四招让寒假中的孩子放下手机


在疫情严峻的当下,其它春节档电影纷纷下映,由徐峥导演,由徐铮、黄梅莹、袁泉、郭京飞等人主演的电影《囧妈》,开了春节档首登流媒体的先河,让大家在关注湖北,担心亲人和自己健康的同时,终于不用出门集中在电影院观影,避免了感染的危险,人民日报对导演徐峥这一撤搭行为也点了赞,《冏妈》官微还特别强烈:“作为一部献给每个家庭的电影,我们最大的心愿就是希望家人快乐、健康。”


《囧妈》中这个细节引父母反思:用这四招让寒假中的孩子放下手机

《囧妈》一个细节一句话引现今父母发省

我也是在初一与家人第一时间观看了《囧妈》,这是一部笑点中有泪点的贺岁片,《囧妈》与《人在冏途》同属冏系列,有相似之处,比如都是发生在路上的冏事;不同的是《囧妈》主要讲述了成年人的焦头烂额,是通过与母亲六天六夜的相处与陪伴,最终达成和解的故事。这里面除了有对原生家庭的探讨,也有对爱的表达方式的反思,片中有些细节也发人深思,有现实隐喻。尤其在寒假中,加上疫情影响了开学,控制孩子玩手机成了令父母头痛的问题。

《囧妈》中这个细节引父母反思:用这四招让寒假中的孩子放下手机

影片中有一个片段,就是在母子去住莫斯科的火车上,儿子徐伊万不停用手机, 母亲卢小花从“投喂式”宠爱,过渡到一不小心将徐伊万手机投入面汤中,然后母亲把在网上学到“妙招”用上了:她把手机插入大米中,说要煮36个小时,据说这样手机就会没事。当两部手机都插入电饭堡白花花的大米上时,母亲突然笑了,徐伊万问:“你笑什么?”母亲说了一句话,“你看它像不像个墓碑啊?”


《囧妈》中这个细节引父母反思:用这四招让寒假中的孩子放下手机


仔细一想,大米是什么?是我们必须要吃的粮食。手机是什么呢?对现代人来说,手机成了生活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成了现代社会中每个人的“精神”粮食。不可否认,手机的确是21世纪伟大的发明,但随着智能手机普及,很多孩子对手机开始上瘾,过度使用,并有了依赖。因此,过度使用手机、依赖手机,会带来许多负面的影响。


《囧妈》中这个细节引父母反思:用这四招让寒假中的孩子放下手机

孩子过度使用和依赖手机有什么危害?

由于孩子的思想和身体都处于发育当中,本身还没有自控能力,过度使用和依赖手机,不仅会伤害TA的视力、牵制TA的情绪,还严重影响亲子关系。

伤眼睛。

在我国,儿童青少年近视现象越来越普遍,高居全球首位。在去年世界卫生组织发布的《世界市里报告》中,清楚地显示全球近视人数约有26亿,其中19岁以下近视者就占3.02亿。而韩、中两国的青少年近视率被单列,分别高达67%和97%。前一阵子,有新闻报道:在安徽合肥,一小男孩假期疯狂玩手机,变成了“斗鸡眼”。相关科学数据也表明,孩子如果每天持续用平板电脑1-2小时以上,三个月以后,视力会从1.0直线下降到0.5。


《囧妈》中这个细节引父母反思:用这四招让寒假中的孩子放下手机

影响孩子骨骼发育。

由于小孩子的骨骼还没有完全发育好,正在长身体。加上长期坐着玩手机,经常低头刷手机,容易疲惫,坐姿也不正确,无形中伤害了颈椎和骨骼的正常发育,会造成孩子出现弯腰驼背的现象。


使孩子智力受损。

众所周知,手机对人体有伤害,就是它会不断向外发射电辐射。这些电辐射破坏血液中的正负电荷,打破本来平衡的机身。长期被电辐射影响,会导致孩子免疫力下降,容易疲劳。事实上,科学家表明,正负电荷的平衡与其实神经传导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所以当神经传导受到阻碍、或损害时,就会对孩子的正常智力发展水平有着不利影响,损害孩子的智力。

《囧妈》中这个细节引父母反思:用这四招让寒假中的孩子放下手机

导致孩子作息不规律。

经常玩手机的人,一定有过这样一种体验:白天困,精神萎靡,可到了晚上睡觉,情绪上却很亢奋,根本就没有睡意。只好拿起手机来看,这一看就是整个晚上。这是什么原因呢?主要是由于玩手机时,击退了人体的黑色素,轻则影响睡眠质量,重则会失眠,对小孩更是如此。


容易引发孩子心理疾病。

长期依赖手机的孩子,由于沉迷于虚拟世界,不仅整天迷迷糊糊、个性内向,还对家人特别不友善,攻击力强,由此引发抑郁、焦虑、没耐心等心理问题。比如自闭症、孤独症等心理疾病,容易走极端。

比如,2017年12月,江西宜丰中学一名高二女生,因上课刷手机被老师发现后叫家长,于校宿舍楼前坠亡。

类似的例子太多了!2018年8月,鲁西北一9岁男孩深夜割腕自杀,原因竟然是沉迷一款网络游戏,他在遗书中表示:我会满血复活。同年同月,一名南京初中生因玩手机不想写作业,父亲为了给他教训把手机摔坏,结果导致孩子离家出走。


《囧妈》中这个细节引父母反思:用这四招让寒假中的孩子放下手机


测一测,你的孩子有手机依赖症吗?

1. 只要父母把拿走孩子手机,他们就情绪急躁且焦虑、有哭泣、骂人和摔东西的行为。

2.只要有手机,你的孩子就埋头对着手机傻笑,对谁都和颜悦色,变得十分善良可亲。

3.孩子玩手机的时间很长,已经影响到吃饭、学习、出门玩、睡眠等等。

4. 孩子总是为了玩手机,不惜打破约定,对父母口出恶语。

5.面对管束自己玩手机的父母,想尽各种办法和借口躲开。比如借口为了查考试习题集,为了安静学习,关上房门等等。

这五个问题,哪怕孩子只中一条,都要引起重视!说明你的孩子已经对过度使用手机,有了手机依赖症,需要采取相应措施,向“电子产品”宣战。

《囧妈》中这个细节引父母反思:用这四招让寒假中的孩子放下手机

父母如何向“电子产品”宣战?

手机带来的危害这么多,可是又不可能完全禁止孩子接触手机,父母到底应该如何正确管控孩子用手机呢?

根据年龄大小,有针对性的引导,而不是完全杜绝。

美国儿科学会建议:18个月及以下的婴儿,完全不使用电子产品。2-5岁的幼儿每天使用电子设备的时间不要超过一小时;6岁以上的儿童,父母可以依据具体情况,对孩子接触电子屏幕的种类和时长进行管控。

因此,如果你的孩子还小,在幼儿时期,最好不要给孩子使用手机。如果孩子到了2-5岁,父母白天尽量不要把手机当成“玩具”给孩子玩,但在晚上睡觉前,可以看看让孩子看40分钟左右的儿童动画片和益智小游戏。

对6岁的孩子,父母可以和孩子约定周一到周五严禁玩手机。休息时根据具体情况,让孩子选择时段玩2-3小时手机,但有必要规定一天玩几次,以及在写作业时不可以带手机在身边。这是由于孩子玩手机会让学习分心、影响写作业、伤害眼睛。长时间玩手机,不仅让精力无法集中,还会影响智力。

《囧妈》中这个细节引父母反思:用这四招让寒假中的孩子放下手机

父母要以身作则。

许多父母严格要求孩子,自己却埋头不停刷手机,大大降低了自己教育孩子的威慑力,还在潜移默化的榜样中,起到了不好的作用,孩子心想父母都抵挡不住手机的诱惑,凭什么管我?导致孩子无法抗拒诱惑,自律性差,因此正确的做法是,父母要自己减少在孩子面前玩手机的时间,做到以身作则。


多陪伴孩子。

在现实生活中,父母对孩子需要多花时间,多一些耐心,多陪给他们玩益智类、创造性的游戏,让孩子享受成就感,把孩子从手机的电子产品中拉出来。


《囧妈》中这个细节引父母反思:用这四招让寒假中的孩子放下手机


统一战线,坚持原则。

父母要意见一致,既然制订了规则,就要坚定执行。想要孩子不沉迷手机,父母一定要坚持原则,统一战线,不能定好约定,在执行的过程中却轻易妥协。这样只会让手机在孩子的学习、时间、亲子关系的争夺战中永远占据上风。


《囧妈》中这个细节引父母反思:用这四招让寒假中的孩子放下手机


结语:

电影《冏妈》中一个细节、一句话,给现今父母敲响了警钟:正值寒假,别让手机毁了娃!一旦让孩子养成过度依赖和作用手机的不良习惯,带给孩子的伤害将是不可逆转,比如形成近视,影响孩子心智发育,甚至造成孩子心理上的危害。



寒假父母如何向“电子产品”宣战?以身作则和陪伴一个都不能少!

我是 ,育儿问题达人,健康领域创作者,多平台育儿领域原创作者, 欢迎关注、转发、留言》。

(此处已添加小程序,请到今日头条客户端查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