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27 《囧妈》影评:看的是囧妈,谈的是囧途人生

(1)

徐峥仿佛还未从《我不是药神》中程勇的人生落魄中走出来:

正处于人生的瓶颈期的程勇:年迈的父亲身患重病,急需一笔钱来做手术;前妻嫌弃他没前途,想把儿子带到国外;房东因为他长时间拖欠租金将房子收回……

又陷入到《囧妈》的徐伊万的中年危机中:

《囧妈》影评:看的是囧妈,谈的是囧途人生

徐伊万人到中年,心地还算善良,却理不清自己的婚姻危机和商业纠纷;

与最亲近的人:妻子和母亲,三人都不懂表达自己的真实内心,在各自的生活方式和思想观念方面产生激烈冲突;

每个人都活在各自赋予意义的主观世界里,当主观上升到最强烈时,恨不得有掐死对方的心;

每个人其实都有内心的柔软,却偏偏表现出最固执,最无情的一面;

虽然近在咫尺,内心却相隔万丈海洋;

《囧妈》影评:看的是囧妈,谈的是囧途人生

所有的一切,在这趟开往莫斯科的火车上,被刻画的入目三分……

(2)

为什么囧态,总是发生在人到中年?

其实年轻时的囧态不会比中年更少,但是年轻时,人是处于一种动态成长,不断强大成熟的过程,有些囧态也是人生常态,不足为奇;

而人到中年的囧态,更多了些无奈和力不从心。

前面是父母,后面是孩子,中间的妻子,丈夫;每个人所处的位置不同,看问题的角度不同,人人都觉得不公平,自己最委屈;

都说有家有口的中年人真幸福,可谁知有家有口的中年人有多辛苦?

《囧妈》影评:看的是囧妈,谈的是囧途人生

每天睁眼都是依赖自己的人,可自己该依赖谁?

做人难,做中年人最难,做个善良有责任感的中年人,难上加难。

所以,人到中年的落魄和不走运,大概就是寻常百姓的人生常态吧。

(3)

为什么囧途,总是和火车联系在一起?

可能火车中的旅途感受,更能引发对人生旅途的深思。

飞机,高铁,动车速度太快,旅途时间太短,不足以触动人生几十年风雨的共鸣;

只有火车,急匆匆赶时间上车,翘首盼望准点下车;

错过了车要重新买票,坐过了站要补票返回;

拖家带口,拉着行李物品;

一不小心,丢了物品,找不到孩子;

这悲喜交加的囧途,不就是人生写照吗?

《囧妈》影评:看的是囧妈,谈的是囧途人生

我大概十岁时,父母也才正当壮年;

那年冬天,妈妈是一家鞋厂的销售员,要出差到北京要账;可巧,爸爸当时的单位也需要因公出差到北京;

两人可以结伴同行,公差私行混搭,不是上天美意吗?

从北京坐火车回来的途中,当时是晚上;

妈妈是一张硬座票,而爸爸的单位福利好,买的是卧铺,为了互相陪伴,爸爸就没去卧铺车厢,也坐在硬座座位上;

中途车到石家庄,有几分钟停车时间。

两人想去卧铺那里瞧瞧什么状况;可停车时,卧铺车厢是封闭的,两人只能下车,从站台上走过去;

也许是没经验,也许是看错了时间,也许,也许,无数个说不清的原因;

反正结果就是:两人刚下车,还没等回头看一眼;

火车铃声一响,车门一关,火车开走了;

两人的大衣,随身行李都在座位上,就这样跟着火车一起走了。

北方的大冬天,还是在那个资源并不充足,物品仍稀缺的八十年代,两人连大衣也没穿,就被撂在黑夜孤独的火车站;

《囧妈》影评:看的是囧妈,谈的是囧途人生

最后,还是通过站长签字,通知列车上的列车员,找到座位号,把行李物品收集好;等着第二天,坐下一次列车回来的爸妈过去认领,这个相伴同行的旅途插曲才算结束。

人生会出差错,旅途会有囧态;

表面上的完美行程,并不能免除中途的不知所措;

明明一件最珍贵的,舍不得用的好东西,想要认认真真的保存好,等找到最好的时间,用最好的方式再去享用;

但是一不留神,你已经失去了它。

人永远也不知道那个最好的时间,最好的方式,究竟在哪里;可生活里,就这样与最美好的东西擦身而过。

《囧妈》影评:看的是囧妈,谈的是囧途人生

你能受到上天眷顾,不期而遇一场说走就走的结伴同行;

你也能遇到一瞬间的,不由分说的天灾人祸,瞬间把你打懵;

不过也不用怕,最后,你还能得到更多人的帮助,帮你从泥坑中爬出来。

(4)

当一切回到原点,你发现,只有在逆境中,困难中始终陪伴你的那个人,才是最值得珍惜的。

可那个人,你曾经是多么憎恨他,埋怨他不理解你,万字小说都诉不尽你的委屈;

其实,只是你并没有真正了解他或她在想什么?他或她为什么这么想问题?他或她的想法中有多少客观的,有道理的部分?

而你,也没有学会正确表达自己的内心想要;

明明你内心柔软,热情似火;却以冷酷,沉默的方式来表现;

而对于对方,也是如此;

所有的走在囧途的人,几乎有着共同的误区:不了解身边人想要什么,不懂如何诉说自己的情感表达。

《囧妈》影评:看的是囧妈,谈的是囧途人生

囧妈有囧态,其实有囧态的不只是妈妈,而是囧途中的每一个人;

从今天开始,学习放弃自己的固执,走进对方的内心,耐心的,不带轻视指责的,听一听他的想法,有多少合理成分;

如果合理,学着接纳这些想法,允许它存在,给对方一点生存空间;

每个人,妈妈,儿子,女儿,妻子和丈夫,谁都不是坏人,但却把人生过成了囧途。

(作者:韩枫,华东师范大学/法国里昂商学院工商管理硕士,欧美企业人力资源总监,如果你看了这篇文章想要告诉我你的想法,欢迎留言给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