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26 《囧媽》:說最烈的話,傷最親的人,別把真性情當做宣洩的藉口

今天在頭條上看了《囧媽》,從我個人角度來說,確實沒有前幾部好笑。這部影片,可能未婚的會沒有那麼感同身受,裡面包含的一些情感是結婚後,為人父母后才會理解得更透徹的。

《囧媽》:說最烈的話,傷最親的人,別把真性情當做宣洩的藉口

頭條免費看《囧媽》


影片中,伊萬遇到遭遇情傷的娜塔莎,娜塔莎對他說:“你敢不敢把心裡的話對你的媽媽說出來。”或許是在酒精的作用下,也或許是壓抑了太久的情感爆發了。伊萬口不擇言,對媽媽脫口而出:“你知不知道爸爸跟你在一起很痛苦,爸爸就是被你氣死的。”

說出這句話的伊萬,得到的是媽媽的一巴掌和下一站的獨自下車。

《囧媽》:說最烈的話,傷最親的人,別把真性情當做宣洩的藉口

伊萬揹著媽媽在冰上行走


在他焦急的找到媽媽後,媽媽平靜的講述了以前的事情,並接受了他的道歉。看似伊萬的口不擇言已經得到了媽媽的原諒,但我想,媽媽心中還是會留下一點痕跡的,自己的兒子是這樣看自己的。作為母親,每每想起,還是會覺得難過吧。

01 親人的名字叫在乎,因為在乎,所以傷的重

大約是覺得自己的親人永遠不會離開自己,所以我們肆無忌憚,我們總是在用最傷人的話對待我們最親的人。

有一個詞叫“窩裡橫”,意為在自己家特別橫,出門就慫。不得不承認,我自己也是這樣的一個人。對待朋友,對待同事,甚至對待陌生人,我總是以最大的熱情和最大的善意相處。別人給我的評價是“非常和善,容易相處”。但對於我自己的父母,我總是會耐心減半。

《囧媽》:說最烈的話,傷最親的人,別把真性情當做宣洩的藉口

媽媽最愛我們


或許是心裡篤定,我的爸媽不會因為我對他們不耐煩或者說一些傷人的話而離開我。以前未婚的我,是不會在意這些的。等到我也為人媳,為人父母之後。我突然明白,不是他們對這些傷人的話不在意,而是他們愛我,所以他們願意一次又一次的包容我的傷害。

有句話說:“被敵人傷害不稀奇,被親人傷害才最痛心。”親人的名字叫在乎,因為在乎,所以傷的重。

02 把在別處受的氣撒在父母身上,是最愚蠢的行為

我從小一起長大的同學,今年元旦從廣州回來,約我出去買衣服。在超市裡買香菇的時候,他的媽媽站在那裡精挑細選,把兒長的不要,上面長黑點的不要,傘開的過大的不要。我同學非常不耐煩,對他媽媽說:“挑個香菇挑這麼長時間,能吃,新鮮的不就行了。”他媽媽說:“這麼貴的香菇我當然得挑仔細點啊,把兒吃起來很老,買回去也要丟掉。長黑點的已經不新鮮了,還有傘開得過大的話,味兒就散了。”

《囧媽》:說最烈的話,傷最親的人,別把真性情當做宣洩的藉口

勤儉節約的媽媽


在和他媽媽爭執的時候,還在一邊點著手機。或許是手機那頭的人說了什麼,讓他生氣了。他轉過頭來,對著媽媽吼:“整天就知道摳摳搜搜的,你省這點錢能買套房嗎?你看那邊售貨員都一直看著你。”

他媽媽被這突如其來的一吼,懵了。接著突然意識到我們在旁邊,轉過頭來尷尬的對著我們笑了笑。我同學看他媽媽沒什麼氣焰,說得更起勁了。

整個過程我一直在安慰阿姨,他則一邊走路一邊還在數落。然後我就在心裡默默下了決定,以後離他遠一點。

這其實本是一件小事,如果這件事發生在同事或者朋友身上,大多數情況下,我們都會礙於面子,說:“不要緊,你慢慢挑。”甚至會說話的還是表揚說:“真是個會過日子的人。”

《囧媽》:說最烈的話,傷最親的人,別把真性情當做宣洩的藉口

陪伴媽媽


為什麼我們在對待外人的時候能夠有包容心和耐心呢?而對自己的親人卻像對待仇人一樣,耐心全無呢?

是因為我們知道就算親人心裡有了疙瘩,但他們還是會一如既往的愛我們。但同事,朋友不會,態度不好,大家就不會和你做朋友。你亂髮脾氣,在這個社會上生存就會增加很多困難。

對待親人,我們常常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緒,多爭吵幾句就會口不擇言,說出傷人的話。但往往說完之後,又覺得後悔,會自責,會覺得剛才的自己特別可惡。

03 傷人的話就像一把利劍,說得多了,那些傷口是補不好的

新加坡有一則公益宣傳圖片,顯示了語言暴力對親人的傷害。

《囧媽》:說最烈的話,傷最親的人,別把真性情當做宣洩的藉口

語言暴力對親人的傷害

你在無意之中或者是在憤怒的情況下,脫口而出的那些話,無疑是最傷人的。而說出口的話,潑出去的水,即使最後會原諒,也會留下痕跡。我們最大的錯誤就是把壞脾氣都留給了自己的親人,而把耐心和包容留給了陌生人。

《小歡喜》中宋倩因為英子逃課,和她吵架。英子在情緒失控時對宋倩喊出那句:“對,我就是喜歡小夢阿姨,我討厭你!”

《囧媽》:說最烈的話,傷最親的人,別把真性情當做宣洩的藉口

英子對媽媽說:“我討厭你”


英子高三了壓力大,這個時候英子想出去放鬆放鬆也很正常。在面對媽媽的指責下,英子脫口而出。在憤怒的時候,大腦失去了思考的能力。因為平時在媽媽的高壓政策下,這時全部都發洩了出來,雖是心中所想,但對宋倩的打擊可想而知。

《囧媽》中伊萬在憤怒的情況下,對媽媽喊出:“爸爸根本不是喝酒喝死的,是被你氣死的。”看得出來,吼出這一句話的伊萬,臉上有了不知所措的表情。在之後,媽媽頭也不回的獨自下車,伊萬徹底為自己說出的話感到後悔和自責。

《囧媽》:說最烈的話,傷最親的人,別把真性情當做宣洩的藉口

他是被你氣死的


我們很容易對親人發脾氣,其中原因或許有父母平時管得太嚴或者規矩太多,在某一瞬間情緒爆發之後,口不擇言。而且總是這樣,重複著一遍又一遍的錯誤。有的時候,甚至在親人話還沒說完的時候,就粗魯的打斷,或者是反擊,甚至是宣洩。我們通常在發洩過後,在看到親人臉上崩潰的表情而感到後悔,卻在下一次又重蹈覆轍。

寫在最後:

《非暴力溝通》一書中指出:我們經常會在吵架情緒失控的時候說出一些傷害親人朋友的話,也經常會在一些場合口不擇言導致氣氛尷尬,衝突升級。

我們一直都陷入了一個誤區:你是我最親近的人,我理所應當把我所有的情緒都展示給你。但其實對待親人才更應該注意語言的效果。因為親人更在乎你的感受,你的口不擇言會更傷人。

《囧媽》:說最烈的話,傷最親的人,別把真性情當做宣洩的藉口


在你說出最烈的話的時,像一把雙刃劍,刺像親人的同時,自己手上何嘗不是鮮血淋漓!親情雖牢固,但你如果一遍又一遍的去傷害,再好的愛也彌補不了這些傷口。

路要慢慢走,話要慢慢的說,別把最糟糕的脾氣帶給自己最親近的人。


(此處已添加小程序,請到今日頭條客戶端查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