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為什麼小小的沛縣居然擁有蕭何曹參樊噲這麼多優質人才?

傳承-誓言


其實有個常見的誤解。

我們經常認為劉邦蕭何曹參樊噲等人都是老鄉,同出現在的徐州下轄的沛縣。

但實際上劉邦蕭何兩人卻是生於豐縣的。可以說劉邦蕭何兩人是出生於豐縣,發跡於沛縣。

好在沛縣與豐縣都屬於江蘇省徐州市,沛公劉邦,蕭何等人是哪裡人,是內部問題,也就沒有大的必要去爭論了。

對於徐州,小編是比較熟悉的,當年小編年輕時候曾經在徐州上學,在那裡待過五年之久。無論是燕子樓上的月,雲龍山上的風,還是小南湖上的晚霞,亦或是龜山漢墓裡的雕刻都給小編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徐州位於多省交匯之地,向來是兵家必爭之地,重要的交通樞紐,南北文化在這裡碰撞交融。歷史上確實也出了很多名人,早到先秦時期的彭祖,再到漢代的劉邦,蕭何等人,還有清朝的李可染,近代的張伯英等人,確實是大家輩出。

但是,至於為什麼沛縣,豐縣兩地秦末漢初出了那麼多人才,其實原因很簡單,歷史已經不止一次的證明無論任何時代,任何地方,並不是缺少人才,而是缺少產生人才的大環境與發現人才的人。

一個地方出同時出很多人才是正常的,在很適合的環境下甚至一家一門都能出很多人才,比如曹操曹丕曹植父子,比如蘇洵蘇軾蘇轍父子等。

歷朝歷代每一個朝代的開國功臣大抵都是出身於某一個地方,無論是漢朝,或者是唐朝,後來的明朝,或者清朝,皇帝和開國的文臣武將都是來源於一個小區域或大區域。漢朝的劉邦手下有徐州來的文臣武將,唐朝李淵李世民手下有隴右貴族,明朝開國的淮西集團。

所以,歷朝歷代,開疆擴土,開朝立代的時候,作為首領多偏信早年跟自己創業的那一批同鄉人,即使是後世,帝王們在政策上也會多照顧祖籍之地。所以這也是某個地方多出人才的很大原因。

一個人能否成為人才,需要自身的能力,條件,更需要外在機遇,沒有了外在的機遇,大多數人註定要平庸的,因為大多數人永遠不會清楚在機遇面前自己有多優秀。

文末,小編想說,徐州確實是一個不錯的地方,希望徐州以後能有好的發展吧!


撫劍兮聽風


說明人人都有潛能,只要是管理方面的和軍事方面的技能大部份人都能幹,前提是得有人給你這個平臺發揮!自古至今大部份的梟雄都有自己從小玩到大的朋友在他身邊做大官。這就充份說明了大部份人都有這個才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