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18 奶奶的火盆

奶奶的火盆

歲月像漫天飛舞的雪花兒漂白了許多過往,但有些感人的或感觸頗深的往事像陳年美酒永遠珍藏在記憶深處,珍藏的過往像酒的醇香讓人回味綿長,常常想起。

我出生在東北的農村,是火盆給我的童年帶來溫暖,是火盆讓我體味到人間親情和真愛。小時候,我家住的是三間泥草房,屋裡沒有二層棚,抬頭就能望見房梁,整個屋子的上部顯得特別空曠。

我家是三間房中間開門,中間一間是廚房,西面一間的南炕住著父母和我,北炕住著二叔和二嬸。東面一間的南炕住著爺爺和奶奶,北炕住著姑姑們。我從懂事時起,在我的記憶中,每到冬季,我在東屋南炕度過的時間最長,除非到晚上睡覺,我是不回西屋的。那時家家戶戶沒有暖氣和火爐等取暖設備,寒冷的冬季只靠火炕和火盆取暖。火盆是用馬糞做秧糾的黃泥,和得黏黏糊糊,把這樣的馬糞泥厚厚的抹在當做作模具的瓦盆或鐵盆的外壁上,用泥板子壓實,抹光,並在盆的中部兩邊的對稱部位各做一個凸出的耳朵,方便以後端火盆使用,把製成形的毛坯火盆放到陽光下暴曬 ,黃泥幹後取下模具,一個新的火盆就製作成功了。那時只有上了年紀的老人炕上有資格擺放火盆,年輕人是享受不著這份待遇的。因為每家燒炕做飯的殘火是有限的,只能夠裝滿一個火盆。

奶奶從四十歲開始就得了氣管炎,一到冬天就有點怕寒畏冷,每到入冬時節,我家的火盆就會早早的擺放在奶奶的炕上。每天早晨天剛放亮,爺爺就會早起,頂著星星到生產隊的豆腐房扒回一火盆紅火放在奶奶的炕上,驅走奶奶身邊的寒氣。一盆火像一顆熾熱的心,帶著溫度表達著爺爺對奶奶的愛。等我早上起來穿好衣服,媽媽就會把我抱到奶奶的炕上,奶奶就會抱著我坐到火盆旁邊,因為沐浴著火盆的熱度,我還坐在奶奶的懷裡,我才感覺不到冷。其實此時屋裡的溫度是很低的,房子的山牆上部已經結成一層潔白的霜花兒,窗戶上的單層玻璃上掛滿了一層厚厚的冰,雖然帶冰的玻璃能透過光亮,但絲毫看不到外面的景色,只能看到冰在玻璃上塗抹成的山水草木和鳥獸狀素描。

等到太陽漸漸升高,它的光熱切的親吻玻璃上的冰景時,凍得僵硬的冰景感動得落淚了,山水草木遁形,鳥獸散去。這時屋裡也有了一些溫度,我也就會不安分的離開奶奶的懷抱,在炕上隨意的玩耍。有時我哭鬧著要下炕時,奶奶就會從衣兜裡掏出一些黃豆粒或玉米粒,一隻手把火盆上面的一層浮灰剝去,露出下面的紅火,一隻手把玉米粒或黃豆粒放在紅火上,一會兒玉米粒或黃豆粒就熟了。奶奶用手指快速的一個粒一個粒的從火盆中撿出熟的玉米粒或黃豆粒,一粒粒放到炕上,讓我趁熱吃。有時奶奶的手指會被燙疼,她就急忙用嘴向手指吹幾下氣,感覺好一點了,又接著從火盆裡撿熟的玉米或黃豆粒。小孩屬豬羔的,就知道吃,有了吃的我就安分多了。我不哭鬧了,奶奶就停止向火盆放玉米或黃豆粒。中午的時候奶奶會提前在火盆裡埋上一兩個土豆,到我嚷著餓的時候拿出來,剝了皮給我吃。記憶中奶奶在火盆裡拿出的熟玉米或熟黃豆是那樣酥脆香甜,奶奶在火盆裡烤出的土豆是那樣的甜面馨香。可能這些食物裡都裝滿奶奶的愛吧!

我記憶中奶奶梳個帶嘎達鬏的頭髮,消瘦的臉頰上佈滿皺紋,一雙昏暗無神的眼睛,五十多歲的她,看上去倒像現在七十歲人的外貌,可見奶奶年輕時為撫養八個兒女是怎樣的勞心費力啊!奶奶常年抽一個一尺多長的銅杆菸袋。冬天的時候,她擰上一袋煙,菸袋鍋對著火盆,利用火盆裡的明火點燃菸絲,吧嗒吧嗒的一口一口的吸著,煙霧繚繞中她享受一份快樂。鄰里的奶奶們來串門時,奶奶會請她們脫鞋上炕圍坐到火盆前,她自己會親手擰上一袋煙交到客人的手裡,藉著火盆的火點燃,讓客人過一會煙癮。她們邊抽菸邊聊著,顯得那麼親熱。

冬天嬸嬸和姑姑們都會早早的拿著針線活計,圍坐在奶奶的火盆周圍,她們嘴裡聊著村裡的大事小情和家長裡短,手上各自忙著自己的針線活計,看這熱鬧的氣氛,就是沒有火盆的溫度也使人感到其樂融融的溫暖。

火盆承載著幾代人的使命被塵封在歲月裡,它衍生的厚重情意確深深紮根在它曾經溫暖過人的心裡,可能這也是鄉情的一部分吧!奶奶的火盆喚起我對過去的美好回憶。

奶奶的火盆


奶奶的火盆


奶奶的火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