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23 元朝改變世界

元朝是中國古代王朝中第一個由少數民族入主中原統一華夏的王朝,也是第一個由草原入主中原統一華夏的王朝,也是中國古代王朝史上疆域面積最為廣大的王朝。同時元朝也是古代王朝中唯一一個改變世界的王朝。

元朝改變世界

元朝疆域圖


元朝改變世界的最大影響在於改變世界的政治經濟格局。這種改變世界經濟政治格局的事情第二次發生還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美國主導的雅爾塔體系。

元朝在東西兩個區域內,對歐洲,亞洲的政治經濟格局進行了巨大的改變。首先元朝改變的是西方,對此元朝的前身蒙古帝國開始了西征。

蒙古西征共有3次,第一次是1217年至1223年成吉思汗西征,第二次是1234年至1241年拔都西征,第三次是1253年至1258年旭烈兀西征。

第一次西征是由成吉思汗領導的,當時制訂了由近及遠、相繼佔領的戰略,以蒙古大漠為中心,向外一步步擴張。而在戰術上注重學習各民族的軍事技術,用回回工匠製造大炮,提高了戰術優勢。

因此將火藥帶到了歐洲,改變了世界的作戰模式。蒙古鐵騎的猛烈攻擊取得了大勝利,蒙古軍團滅西遼、花剌子模,越過太和嶺(今高加索山)擊破欽察各部。

元朝改變世界

成吉思汗

第二次西征在窩闊臺汗在位時期發動、以長子拔都為主帥,窩闊臺認為“長子出征,則人馬眾多,威勢盛大”。驃悍的蒙古騎兵適合遠距離作戰,戰鬥力相當強大。

蒙古鐵騎先後征服裡海布噶爾王國、斯拉夫各族,進而滅亡位於東歐大平原境內的基輔羅斯,而後擊潰波蘭和神聖羅馬帝國聯軍、大敗匈牙利、征服保加利亞,遠征勢力遠達意大利半島的威尼斯東北。

第三次西征在蒙哥汗在位時期、主帥為旭烈兀,蒙古鐵騎洗劫了波斯、美索不達米亞、小亞細亞和敘利亞,並於1258年摧毀巴格達,1260年拿下大馬士革。

阿拉伯帝國國家元首哈里發裹在地毯裡被戰馬踩死,阿拉伯帝國滅亡。滅亡木剌夷(伊斯蘭國家)、阿拉伯帝國(阿拔斯王朝)以及敘利亞,三次西征共滅了40多個國家。

元朝改變世界

蒙古帝國

蒙古帝國從公元1217年至1258年的近半個世紀中,以蒙古大漠為中心,通過三次西征,先後征服了今鹹海以西里海以北的欽察、花剌子模和東起阿爾泰山西至阿姆河的西遼、畏兀兒,建立察合臺汗國;鄂畢河上游以西至巴爾喀什湖的乃蠻舊地,建立窩闊臺汗國;伏爾加河流域的梁贊、弗拉基米爾、莫斯科、基輔等公國,建立欽察汗國(金帳汗國);兩河流域的伊朗、阿富汗、敘利亞,建立伊利汗國;形成世界歷史上前所未有的大帝國。

雖然歐洲對蒙古鐵騎的殺戮和征服十分恐慌,蒙古帝國三次西征至今依舊是歐洲人心中揮之不去的夢魘。而蒙古帝國對歐洲的正真影響不在於征服而在於黑死病。

1346年,金帳汗國軍隊進攻黑海港口城市卡法(現烏克蘭城市費奧多西亞)時,用拋石機將患鼠疫而死的人的屍體拋進城內。

在卡法的一個熱那亞商人將帶病的跳蚤無意間帶到意大利的熱那亞共和國,稍後蔓延到西歐,而後北歐、波羅的海地區再到俄羅斯……

因為鼠疫患者皮下淤血、全身發黑而死,所以這種病被稱為“黑死病”。對於歐洲來說,這是一個非常巨大的災難。從1347至1353年,席捲整個歐洲的“黑死病”的鼠疫大瘟疫,奪走了2500萬歐洲人的性命,佔當時歐洲總人口的1/3!

元朝改變世界

土撥鼠


原來鼠疫原產中亞,其攜帶者是土撥鼠。在大蒙古國之前鼠疫曾多次傳入中國,所以雖然中國也曾發生過地區性鼠疫傳染,但中國人也逐漸有了對鼠疫的免疫力,而歐洲人則在此之前從未接觸過鼠疫,對鼠疫並沒有什麼抵抗力。

當時“黑死病”肆虐歐洲大地,意大利和法國受災最為嚴重;而少數國家如波蘭、比利時,整體上較僥倖地成了漏網之魚。不少地方在突然之間成為了人間地獄。

受災最為慘重的地方是薄伽丘的故鄉佛羅倫薩:80%的人得黑死病死掉。在親歷者薄伽丘所寫的《十日談》行人在街上走著走著突然倒地而亡;待在家裡的人孤獨地死去,在屍臭被人聞到前,無人知曉;每天、每小時大批屍體被運到城外;奶牛在城裡的大街上亂逛,卻見不到人的蹤影……天主對人類殘酷到了極點!

歐洲因為“黑死病”大傷元氣,也由此引起了社會、經濟和政治的大變動。“黑死病”引起了大饑荒,餓殍遍地,盜賊四起;天主教的威信受到極度沉重的打擊。

而天主教為了轉移視線,掀起了一波又一波迫害猶太人的浪潮,理由是猶太人到處流動傳播瘟病並四處投毒。在美因茨,1.2萬猶太人被作為瘟疫的傳播者而活活燒死,在斯特拉斯堡城內殺掉了1.6萬猶太人。

爆發於14世紀中後期的黑死病,對歐洲文明發展方向也產生了重大影響,對統治歐洲近千年的神權統治帶來了巨大的衝擊。歐洲“黑死病”大爆發已成為中世紀中期與晚期的分水嶺,標誌了中世紀的結束。

黑死病對中世紀歐洲社會的經濟、政治、文化、宗教、科技等方面造成了劇烈的衝擊,產生了巨大的影響。“黑死病”成為歐洲社會轉型和發展的一個契機。

元朝改變世界

文藝復興


經歷了黑死病後,歐洲文明走上了另外一條不同的發展道路,更加光明的道路,原來看起來非常艱難的社會轉型因為黑死病而突然變得順暢了。因而它不僅推進了科學技術的發展,也促使天主教會的專制地位被打破,為文藝復興、宗教改革乃至啟蒙運動產生重要影響,從而改變了歐洲文明發展的方向。

西方對蒙古帝國的評價:

馬克思:“成吉思汗戎馬倥傯,征戰終生,統一了蒙古,為中國統一而戰,祖孫三代鏖戰六七十年,其後征服民族多至720部。”

俄國將軍以葛那吉夫說:“成吉思汗及其子孫才以六七十年之短日月次第削平者也。此最大蓋世之雄,果如何而崛起者耶?”

法國學者格魯塞在《蒙古帝國史》中說:“蒙古人幾乎將亞洲全部聯合起來,開闢了洲際的通道,便利了中國和波斯的接觸,以及基督教和遠東的接觸。中國繪畫和波斯繪畫彼此相識並交流。馬可波羅得知了釋迦牟尼,北京有了天主教總主教。”“從蒙古人的傳播文化這點說,差不多和羅馬人傳播文化一樣有利。對於世界的貢獻,只有好望角的發現和美洲的發現,才能夠在這一點與之相似”。

元朝改變世界

元大都


加拿大史學家斯塔夫裡·阿塔斯說:“由於蒙古帝國的興起,陸上貿易發生了一場大變革。歷史上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一個政權橫跨歐亞大陸,從波羅的海到太平洋,從西伯利亞到波斯灣。”“往來於這條大道的商人們說,無論白天還是黑夜,在塔那到中國的路上行走,是絕對安全的”。

英國史學家韋爾斯在他的《世界史綱》中說:“蒙古人的征服故事確實是全部歷史中最出色的故事之一。亞歷山大大帝的征服,在範圍上不能和它相比。在散播和擴大人們的思想以及刺激他們的想象力上,他所起的影響是巨大的……作為一個有創造力的民族,作為知識和方法的傳播者,他們對歷史的影響是很大的”。

前蘇聯著名藏學家尼古拉·列裡赫說:亙古開天闢地以來沒有一個民族如此強大

《全球通史》強調元朝的影響時說:

“由這種相互影響提供的機會,又被正在歐洲形成的新文明所充分利用。這一點具有深遠的意義,直到現在,仍對世界歷史的進程產生影響”。

而在東方,蒙古帝國崛起於蒙古草原。1218年至1276年間先後征服了西遼、西夏、金國、吐蕃、大理、南宋等等割據政權。統一了唐末五代以來宋遼金夏長達三百年的分裂割據對峙局面。

元朝首次將蒙古地區、青藏地區、雲貴地區、臺灣澎湖列島納入了版圖。元朝的幅員遼闊,是中國曆代王朝中疆域最大的王朝。

《元史‧卷五十八》:自封建變為郡縣,有天下者,漢、隋、唐、宋為盛,然幅員之廣,鹹不逮元。漢梗於北狄,隋不能服東夷,唐患在西戎,宋患常在西北。若元,則起朔漠,並西域,平西夏,滅女真,臣高麗,定南詔,遂下江南,而天下為一,故其地北逾陰山,西極流沙,東盡遼左,南越海表。蓋漢東西九千三百二里,南北一萬三千三百六十八里,唐東西九千五百一十一里,南北一萬六千九百一十八里,元東南所至不下漢、唐,而西北則過之,有難以裡數限者矣。

而且元朝沒有邊患,也沒有修建長城。創建了行省制度,修建了今天的京杭大運河(隋煬帝修建的是隋唐大運河)。

元朝改變世界

京杭大運河


而且元朝是中國曆代王朝中唯一一個重視商業的王朝,也是刑法寬仁的王朝,沒有思想禁錮,沒有文字獄,也是唯一一個完全發行紙幣的王朝。

詳細記載請看《 》《 》《 》《 》

中國人對元朝的評價:

元朝人:至元時代元世祖詔修全國輿地圖志,主持其事的秘書監臣奏稱:

“如今日頭出來處、日頭沒處都是咱每的!”後來中書左丞許有壬在《大元一統志》序言中自豪宣稱:“我元四極之遠,載籍之所未聞,振古之所未屬者,莫不渙其群而混於一。”不僅朝廷官員自豪滿滿,就連民間普通元曲作者們也是如此,如吳弘道在元曲《越調·鬥鵪鶉》唱道: “先收了大理,後取了高麗。都收了偏邦小國,一統了江山社稷。”

明朝人:明初人葉子奇在《草木子》裡記載:“元朝自世祖(忽必烈)混一之後,天下治平者六、七十年,輕刑薄賦,兵革罕用,生者有養,死者有葬,行旅萬里,宿泊如家,誠所謂盛也矣! ”

元朝改變世界

朱元璋

朱元璋:如予者父母,生於元初定天下之時,彼時法度嚴明,使愚頑畏威懷德,強不凌弱,眾不暴寡,在民則父父、子子、夫夫、婦婦,各安其生,惠莫大焉。

魏源:以漢法治中夏,變夷為華,立綱陳紀,遂乃併吞東南,中外一統。加以享國長久,垂統創業,軼遼、金而媲漢、唐,赫矣哉!且其天性寬宏,包帡無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