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5 同班同學,一個機械一個算機,5年後收入比差距太大了

分享職場故事,交流職場經驗,歡迎關注“閆湘”。

小李上高中時有兩個鐵哥們兒,其中一個學習成績很好,輕輕鬆鬆就考取了一所985名校,當時選擇了機械專業。

同班同學,一個機械一個算機,5年後收入比差距太大了

而另外一個就沒那麼理想,通過不懈努力勉強考上一所普通的二本大學,申請了計算機專業。當兩個好友都讀完大學時,學計算機的同學應聘上了一家互聯網公司,從事軟件開發的工作。而學機械的同學考慮到專業對口的問題,便在一家工廠裡上班。5年過去了,三個好夥伴重聚首,當聊起彼此景況時,小李驚訝地都呆住了。原來進入互聯網的同學目前年薪50萬,而在工廠上班的同學年薪只有20萬。

兩者收入差距挺大的,小李不禁發出感嘆:看來這個世界還是不太公平,不是常說越聰明的人創造出的社會價值越高,得到的回報比方說收入也應該越高嗎?其實小李的顧慮有一定道理,但想法終究還是片面的。

同班同學,一個機械一個算機,5年後收入比差距太大了

我們即將迎來的第四次工業革命,是以互聯網產業化、人工智能化為代表,所以會造就目前互聯網利潤豐厚,程序員就業形勢良好的狀態。比較優秀的程序員或相對緊俏的崗位,年薪能拿到50萬甚至更多也不足為奇。如果只是比較工作5年來的薪資待遇和價值體現,那麼傳統的第二產業機械行業確實遜色不少。因為機械行業發展歷史悠久,漲工資速度呈現平穩態勢。雖然工資沒有程序員高,但是貴在穩定。這恰恰就是程序員這個職業,在某個時間段上缺乏的東西。

同班同學,一個機械一個算機,5年後收入比差距太大了

等工作到了35歲的時候,這兩類就業者的分歧就此出現。因為編寫代碼這項工作,會遭遇知識更新速度飛快,編寫模式不斷變化的挑戰。在大學裡只能學到基礎,如果有工作需要,還要買書或報培訓班進行學習,才能編譯出按新標準寫的代碼。該工作門檻高,要求頭腦靈活,富有創造力和想象力,通常適合年輕人,而中年人就會因為趕不上節奏而被裁員。由此看來,程序員還不如機械工程師穩定,會面臨中年危機。然而,如今機械專業的就業者,可以稱作是“新藍領”。區別於過去標籤化的“低學歷”、“低收入”、“低素質”的藍領,他們不僅擁有理論知識支撐,還有專業技術、實際操作能力加持。在改革潮流驅動的當下,“新藍領”這樣的技術型人才已成為招聘市場爭相籠絡的對象,所以學機械是個越幹越吃香的行業,能工作到退休。雖然短期內薪資、職位上升空間不大,但是隨著技術經驗、資歷的增長,薪資待遇也會逐漸提升。

如果我們想避免職業生涯出現不好的變數,該怎麼做呢?

同班同學,一個機械一個算機,5年後收入比差距太大了

1.正確選擇一門專業,代表確定了今後的就業方向,這比努力更重要

因為先有正確的目標或方向,我們才能著手實施,努力前進。在不合適的方向上前行,過去的努力白費,而且往後也追求不到我們所想要的結果。在高考後填志願時選報專業,會有盲目性,所以大一和大二有轉專業的機會要慎重考慮。家長或學生會對技術型或者職業導向型的專業有偏見,對金融類、財管類、信息技術類等白領型行業很追捧,這樣做很不理智。應該選擇適合自己的專業,能長期發展下去的,這點尤為關鍵。

同班同學,一個機械一個算機,5年後收入比差距太大了

2.我們找工作時眼光要放長遠,一時的收入高並不能保證一直高。

找工作時不能著眼於公司目前能給出的工資,而應去了解公司的格局、發展前景以及用人制度。如果公司未來可期,然後才去考慮自己是否符合公司的調型要求,能否有機會獲得晉升或長久工作下去。公司的穩定發展以及自身能力得到發揮和提高,才是保證長期高收入的不二法門。所以眼界開闊一點,考慮的角度多一點,會對我們就業有好處。

我們的職業生涯想要走得通暢,就需要我們明白選擇重於努力,打開眼界格局,不能被表面現象所迷惑。

你覺得擁有一份好職業,需要我們注重專業選擇而後進行努力,並且眼光長遠嗎?你怎麼看待這個問題,歡迎分享說出你的觀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