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04 《黃帝內針》精華筆記


《黃帝內針》精華筆記


《黃帝內針:和平的使者》被譽為“思考中醫人生 針灸使用手冊”合一版。本書既有“形而上”的中醫文化思考、中醫人生情懷,又有“形而下”的針灸學用基礎、針灸操作手冊。

“黃帝內針”是不折不扣的六經辨證,每一針、甚至是每一個心念都不能離開六經,都不能離開三二一的基本綱領和技術路線:三就是“三才”,二就是“陰陽”,一就是“阿是”。

黃帝內針(簡稱內針)是源自《內經》的針法,其傳承綿密久遠,至真海楊師,始公之於眾。內針之法不離陰陽,其理則直系於中,故而其方針或上或下、或左或右,每每皆逢其原。其刺有若《靈樞·九針十二原》之易用難忘,其效則每能如撥刺、如雪汙、如決閉、如解結。時下,多以療效評品醫學,黃帝內針之問世,當能為中醫展現其鮮活的生命。


《黃帝內針》精華筆記


《黃帝內針》精華筆記


《黃帝內針》精華筆記


一、識證(症)


觀其脈證,知犯何逆,隨治之。——《傷寒論》

證——病證、病因、病治(三合一)

醫者意也,在人思慮。——唐·許胤宗


二、總則


(1)上病下取,下病上治


(2)左病右取,右病左治


(3)同氣相求

(三才同氣【天地人、上中下、三陰三陽】、三焦同氣)


(4)陰陽倒換求(例如:髖胯等下焦地部→上焦天部腕踝)


注:穴可失,經可離,同氣不能丟。


三、經絡同氣


1. 手足三陽經(同氣)


《黃帝內針》精華筆記

手足三陽經(同氣)



2. 手足三陰經(同氣)



《黃帝內針》精華筆記

手足三陰經(同氣)


說明:


手足少陰的第三個對應中,足少陰腎經在相應的循行部位沒有正穴。之所以取長強穴旁開0.5寸為對應,是因為足少陰腎經從長強穴旁開0.5寸處進入腹內,是我們能於體表找到的與極泉同氣的最佳點!




《黃帝內針》精華筆記

手足三陰經(同氣)


說明:


手足厥陰的第三個對應,與上述的少陰類似,手厥陰於肩的下焦地部與陰廉相應處,也沒有正穴,腋前大筋的選取亦是依據於同氣。


關於腋前大筋,我要多說兩句,這個地方對於急症,尤其是心血管的急症,比如急性心絞痛發作,是很管用的一個地方。


心絞痛一般都發在左胸(異位心的除外),此時用力以拇食中指提捏大筋,往往很快就能緩解。腋前大筋的運用雖有經驗的成分,但還是不出同氣,大家務要用心!


3. 手頭足經絡(同氣)


《黃帝內針》精華筆記

手頭足經絡(同氣)


4. 手(掌)頭同氣


中指指尖——頭頂部——厥陰

食指側面——面頰部——陽明

手背——頭側部——少陽

拇指(背側【大骨空】)——鼻部——太陰


5. 頸項經絡(同氣)


6. 肩部經絡(同氣)


《黃帝內針》精華筆記

頸項經絡(同氣)、肩部經絡(同氣)


說明:


這裡我們雖說是肩部經絡同氣,但實際上包括了整個背部的上焦區域,也就是從膈俞或至陽穴水平線至大椎水平線之間的區域。其中,肩貞穴、天宗穴周圍及整個肩胛,包括胸椎1至胸椎7的背部,都屬於太陽經分佈區域。


比如一位右肩疼痛的患者,如果右臂上舉障礙,右手不能摸到左耳,那麼問題多半在哪呢?在太陽!在太陽就要求太陽同氣,上肢可以選支正穴,下肢可選跗陽穴。肩周炎不算什麼大病,但引起的疼痛和肩臂功能障礙卻是不易承受,時間長的往往困擾數年。


肩周炎的病證除了問清疼痛的具體位置,如肩前疼痛的很多,這個部位屬太陰,在上肢可選

經渠穴,在下肢可選三陰交穴


另外,尚需根據肩臂功能的不同障礙來區分所病,如腋前大筋屬於厥陰,一般表現為上肢向後障礙,或者上抬外展受限,若屬此類肩臂功能障礙,那麼應考慮厥陰同氣,於上肢可選內關穴,下肢可選三陰交穴


肩部的疼痛在少陰經的區域比較少見,不過有的心臟病患者的不適可向腋窩牽扯,這時就需考慮少陰的同氣,於上肢可選通裡穴,下肢可選三陰交穴。


7. 腰部經絡(同氣)


《黃帝內針》精華筆記

腰部經絡(同氣)


說明:


一般來說,腰部並沒有特別嚴格的定義,大抵從胸7到腰5,或從膈俞穴(肩胛下角)以下都是腰的範圍。當然,細分起來,還有骶部。

腰部主要分佈的是足太陽經,當於太陽經中求同氣。但是胸12至腰1段的不適,往往求太陽不能獲得理想的效果,這個時候可以結合少陽同氣,前肋的不適可以求少陽,後肋不適照樣可以求少陽。


8. 三焦經絡(同氣)


《黃帝內針》精華筆記


《黃帝內針》精華筆記


《黃帝內針》精華筆記


上方表格標紅色字體的穴位精簡版36穴;標*的是未歸於十四經脈的穴位。


《黃帝內針》精華筆記


《黃帝內針》精華筆記

注:以上內容均整理自《黃帝內針》,由楊真海師父傳講 劉力紅老師整理。本號所分享文章僅供參考學習之用。若存在不當使用的情況,隨時聯繫刪除。轉載請保留版權信息。


《黃帝內針》精華筆記

《靈樞·九針十二原》說:“疾雖久,猶可畢也。言不可治者,未得其術也。”

請相信,如果緣分十足,你一定會被治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