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28 “恐慌性”就診、醫療資源“擠兌”困局下,遠程醫療步入疫區,這次它能發揮作用嗎?

“恐慌性”就診、醫療資源“擠兌”困局下,遠程醫療步入疫區,這次它能發揮作用嗎?

經濟觀察網 記者 沈怡然還在建設的武漢火神山醫院已成目前中國5G基站最密集的區域之一。

36小時內,在中國鐵塔公司的配合下,中國移動、中國電信、中國聯通如競賽般先後完成了火神山5G基站的建設。移動拔得頭籌,從1月23日晚啟動應急預案至25日12點整,火神山首個5G基站的開通僅僅用了兩天時間——在5G基站落成之時,上百臺挖掘機還在寬闊的土地上工作。火神山一位參與建設的人士對經濟觀察網表示,移動的硬命令是三天內建成。

火速建成的通訊網絡是為了設想中的遠程診療。工信部官方微信在1月27日發佈的一篇名為《湖北管局迅速組織電信運營企業全面建設火神山醫院通信設施》的文章中提出“5G網路的開通將保障臨時醫院實現遠程會診”。此前,四川電信披露了一則信息,基於四川電信的5G網絡,四川省衛生健康委組織四川大學華西醫院與成都市公共衛生臨床醫療中心成功完成了兩例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急重症患者的遠程會診。

在醫療體系外徘徊已久的遠程醫療正在進入疫區,正在面臨時代給新技術帶來的一次大考,按照以往的經驗,通過大考的技術有可能被賦予帶來廣泛改變的資質。

那麼,在此次的疫情中,遠程醫療能夠證明自己嗎?

步入疫區

1月27日,超過1萬人湧入了武漢發熱門診,平均每個醫院一天接診的發熱病人174人,而真正需要留觀的只有377人,一天後,武漢市決定當地發熱門診要24小時開診。

一位要求匿名的北京資深醫生表示,當前公眾普遍存在恐慌情緒,缺乏基本醫療常識,由於知識落差和信息混雜,公眾無所適從,只要出現感冒症狀,就很可能去醫院就診。由此造成醫療機構超負荷運轉,醫護人員應接不暇,疲憊不堪,防護用品短缺,醫療秩序被打亂,同時增加了交叉感染的機會,十分不利於疫情的控制。

此時,如果遠程醫療能夠有序開展,進行醫學知識普及和專業疏導,對於出現發熱、咳嗽、腹瀉等症狀等患者給予指導,將會有效緩解公眾緊張情緒,有助於恢復醫療秩序,促進社會穩定。

恐慌性的就診、醫療資源的“擠兌”,這是所有疫情控制中不得不面對的困境,如今,技術公司希望能夠提供幫助。

多家遠程醫療科技公司對經濟觀察網記者表示,正在積極向武漢疫區提供遠程醫療服務。其中部分企業已進入疫區,有的企業還在積極尋找供應體系。

1月27日,小魚易連公司CEO袁文輝對經濟觀察網記者表示,公司正積極向疫區提供雲視頻技術,該技術讓需要聯絡的雙方或多方,使用手機或電腦或硬件終端和公網,便可實現視頻的實時交流。

小魚易連是一家“雲+端”音視頻解決方案提供商,公司曾經向湖北衛計委,山東衛計委,河北衛計委等提供遠程應急指揮系統,也給北京協和,華西醫院,安徽省立醫院、四川省人民醫院、等提供過遠程會診系統。

袁文輝表示,對於武漢醫療機構,以及在建中的火神山和雷神山醫院,公司正積極參與。而公司目前公開的遠程醫療案例中,尚未有武漢市內醫院。

在遠程醫療中,小魚易連的雲視頻,相比遠程圖文、影像傳播,技術門檻更高。技術可應用在醫護人員溝通、遠程監護、病患家屬遠程探望方面,場景廣泛,但一直以來,該類技術的市場拓展多限於對新技術比較敏感的區域。

袁文輝表示,目前,公司已經能和武漢疫情應急管理體系的相關部門取得聯繫,並對接服務。

1月24日,聯影醫療的UIHCloud遠程診斷設備在武漢市某醫院部署並開通。

1月28日,一位來自聯影醫療人士對經濟觀察網表示,疫情期間,醫院就診壓力巨大,在這裡,醫生將部分患者影像,通過遠程醫療系統,上傳給武漢當地一家三甲醫院的放射科,對方可直接通過這個系統閱片並回傳診斷報告,只要雙方機構連接公網,實際用到的僅僅是一臺工作站、一個遠程系統App。

這是遠程醫療一個典型應用。聯影醫療是一家提供醫學影像、放療產品及醫療信息化、智能化解決方案的民營企業。公司自2014年起在武漢佈局醫療系統,在疫情之前,已經向部分武漢醫院提供服務。

醫療行業的特殊性決定了遠程醫療並不僅僅限於技術,相比之下,目前更大發揮作用的企業,是先前就已經打通體系、交付使用的。而利用遠程醫療技術實現疫區醫院導診,對緩解機構壓力是有幫助的。

目前,聯影醫療生產團隊已經向武漢等地緊急發出近100臺設備支援各地醫院。其中近20 臺具備全智能工作流的低劑量CT(計算機斷層掃描儀)、近10 臺具備“可視化曝光功能”的 DR(直接數字平板X線成像系統)已經快馬加鞭運抵武漢地區多家醫院,並調配近百名工程師與相關銷售團隊。

接受大考

根據衛健委在官方文件中給出的定義,遠程醫療服務是一方醫療機構邀請其他醫療機構,運用通訊、計算機及網絡技術,為本醫療機構診療患者提供技術支持的醫療活動。

遠程醫療在技術上,以遠程影像、圖文、視頻等診斷系統為主,在內容上,以遠程診斷、遠程手術指導、遠程監護等為主。如果從“互聯網+”的概念算起,它並不是新鮮事物,近年,市場出現一批研發、銷售遠程醫療產品的商業公司,但是整體的發展並沒有如預想般的順利,錯綜複雜的醫療體制和技術本身不足都是限制因素。

上述醫生對經濟觀察網記者表示,目前遠程醫療技術以體制外的商業公司為主,需要深入到體系內醫院進行連接,時間和協調成本較高。

該醫生稱,相比技術和產品,遠程醫療要想發揮作用,更需要一個有組織的、專業性較強的、業內公認的體系。目前疫情特殊時期,衛生主管部門應盡組織具備專業技術能力的醫療機構和互聯網醫療企業,共同打通體系,實現服務。

本文經「原本」原創認證,作者經濟觀察報,訪問yuanben.io查詢【5U61AOGI】獲取授權信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