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18 經濟寒冬、大廠裁員、春節臨近,我喜提了一個 offer

陸陸續續找工作一個多月,深深體會到了經濟寒冬、互聯網大廠裁員、實體經濟疲軟。不過好在最終的結果不錯,在 2020 年初,拿到了滿意的大廠 Offer,並且成功實現了從金融到互聯網的跨越。

這次換工作與以往不同,環境差,企業招聘需求大幅下滑,投出去幾十封簡歷回覆的寥寥無幾,懷疑自我到心態崩塌,著實讓我親身體驗了一把經濟週期。所以,總結了面試中的經驗教訓,分為 5-6 篇分別講述面試各個環節的經驗及注意事項,以供在寒冬中逆風求職的朋友們參考。

按照面試的一貫順序,今天先來聊聊第一個環節——如何接 HR 的約面試電話

-

點“接聽”啊,還能怎麼接。不過,根據我的經驗,接好 HR 的約面試電話,不僅能夠在面試準備和應對中有的放矢,而且能夠大概率屏蔽掉不合適的機會,節約時間成本

HR 的約面試電話是候選人與招聘企業的第一次接觸,也是雙方互相瞭解的第一步。作為候選人,首先需要樹立一個觀念——瞭解是拿到 offer 的最大優勢。瞭解包括對崗位工作內容、主要職責、核心技能、公司業務和團隊等等,而其中很大部分信息可以通過與 HR 的第一次電話溝通獲取。

和 HR 展開交流之前,記得禮貌地詢問是否方便,並表示感謝,一般情況下 HR 都會欣然接受。

至於問什麼、如何問,先回到這次和 HR 交流的兩個目的

1)為面試做準備,走出拿 offer 的第一步;

2)確認崗位匹配度,分辨完全不會考慮或不合適的機會。

-

先來看第一個目的。一個人的過往經歷有很多方面,在面試中著重表現與招聘崗位更匹配的特質,忽略關聯度不高的特質,結果自然事半功倍。那麼,如何瞭解招聘崗位的核心需求是什麼呢,一個是通過招聘 JD(後續會重點介紹怎麼研究 JD),一個就是通過與 HR 電話溝通。

舉個例子,新媒體運營這個崗位看似簡單,其實分為很多方向,比如有的偏向於深度寫作能力,有的偏向於內容運營能力,有的偏向圖文,有的偏向短視頻,有的偏向微信公眾號和內部 app 運營和激活,有的則偏向於對外的微博、小紅書、電商等社交玩法,甚至有的會要求有媒體資源、廣告投放經歷等。

和 HR 確認崗位的需求更偏向哪個方向,就可以在面試中重點展示自己的相關能力和技能。比如,注重寫作能力,就多說說寫過的十萬+的文章;注重短視頻,就多說自己的抖音、快手運營經驗;注重媒體資源,就提一提自己的投放經驗和轉化效果。

當然,這裡面有一個前提,就是崗位需求與你的過往經歷有著部分匹配度,也就是說你做過並且擅長這些工作。

在與 HR 的溝通中,可以通過詳細詢問崗位的工作內容來確定,也可以直接詢問崗位需求的核心能力。

-

這也關係到第二個目的:崗位匹配度

如果發現崗位要求的核心技能和自己的過往經歷匹配度較低,可以在電話中直接跟 HR 表達,並詢問簡歷是否被業務面試官看過。一般來講,業務面試官看過並感興趣的簡歷,還是有聊的可能和空間。或者 HR 會表達出他們比較看中你的哪些經歷和背景,希望面試來進一步溝通。這樣,可以

避免掉完全不匹配的崗位,以免浪費時間

如果公司規模不大或者是創業公司,可以再具體詢問下公司規模、融資情況、股東和團隊背景、具體業務、加班情況等,做到心裡有數。如果不能接受 996 或創業公司的風險,可以直接婉拒,免得雙方浪費時間。

如果有管理經驗的人,需要先想好,下一段工作不帶人是否可以接受,如果不能接受,也需要電話確認是否有帶人管理職能。

當然,還有一點需要注意,就是薪資範圍。工作三年以上的人基本都會碰到類似問題——面試過了、錢談不攏,到頭來白折騰。我的建議是,投遞簡歷時注意看一下薪資範圍,如果最大值還達不到期望,一般來說希望不大。當然也可以先投遞,在 HR 約面試時再詢問,薪資範圍是否open,如果達不到預期直接拒絕就好,談錢不傷感情,即便傷感情也比動了感情傷錢好一點吧。

-

總之一句話,在 HR 的約面電話中把完全不能接受的部分都確認好

。還有,建議詢問是否方便加 HR 微信,後續面試跟進還需要很多聯繫,有什麼電話沒問清楚的也可以微信補充。

這麼麻煩人家,禮貌還是要有的。不要吝惜禮貌用語,有請求之前先詢問對方是否方便,並表示感謝是最基本的尊重和禮儀。

今天就說到這裡,後續將講述更多面試經驗。祝大家在寒冬中逆市起飛。


延伸閱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