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看到幾篇HIV的報道,感染人數破百萬了,我們要怎樣遠離這樣的群體,保護自己呢?

什麼叫中英文


看得出來,題主有點點恐艾傾向哦。恐懼疾病是正常的,但是也應該理性地看待任何一種疾病。此外,多數人類在內心天然會對看起來患病或有缺陷的人、甚至外貌詭異的人、無法理解的人報以厭惡和嫌棄的心態,這似乎是一種源自動物的本能,但人性的強悍和成熟就在於能夠看穿這些直覺的表象,展現和踐行理性的一面。

首先,艾滋病本身並不會通過除體液輸入或粘膜接觸傳播之外的其它方式傳播

諸如:艾滋病不會通過空氣、飛沫或一般的皮膚接觸傳播,而是通過口腔、陰道或肛門粘膜體液接觸傳染,尤其是有微傷口時。就傳播途徑這一點,艾滋病跟帶狀皰疹病毒(VZV)就沒得比,瞭解下:帶狀皰疹俗稱“生蛇”、“蛇丹”、“纏腰丹”、“纏腰火龍”或“蜘蛛瘡” 、“蛇盤瘡”等等,由帶狀皰疹病毒引起,病毒經呼吸道黏膜進入血液,引發水痘或呈隱性感染(健康攜帶者),以後病毒可長期甚至永久潛伏在脊髓後根神經節或者顱神經感覺神經節內。當身體免疫力下降時可致病。上圖:帶狀皰疹病毒的感染機理。長期躲藏在神經節內休眠是該病毒的一大特色,可能多數人需要跟這個病毒相伴一生。

跟艾滋病人共同游泳、泡澡、沐浴(並且沒有伴有高危行為的話……)都幾乎不會有被傳染的可能。

其次,艾滋病毒本身並不直接致命,而且受到社會關注最多

致命的是HIV破壞免疫系統帶來的其他病原體感染。如若病毒控制得當,那麼艾滋病可能只算一種慢性病,但就對患者的身心傷害來說,跟能夠通過空氣傳播並直接損害人體健康的著名慢性傳染病——肺結核(TB)來說很類似,但似乎肺結核的嚴重性被嚴重忽視了,來了解下:

結核病是一種由結核分枝桿菌引起的傳染病。肺結核通常會感染肺部,但也會感染身體的其他部位。大多數感染沒有症狀,這種情況,被稱為潛伏性結核病。大約10%的潛伏感染髮展為活動性肺結核,如不及時治療,將導致大約一半的患者死亡。活動性結核病的典型症狀是慢性咳嗽,伴有含血痰,發燒,盜汗和體重減輕。由於體重減輕,它在歷史上被稱為“癆病”。當肺部活動性結核病患者咳嗽,吐痰,說話或打噴嚏時,肺結核會通過空氣傳播。患有潛伏性結核病的人不會傳播疾病。肺結核又被稱為“白色瘟疫”。中國結核病年發病人數約為130萬,位居全球第2位,僅次於印度,由於社會對結核病的忽視,中國每年約13萬人死於結核病。

上圖:肺結核的傳染途徑——空氣飛沫傳染,防不勝防。免疫力下降就容易感染,所以要積極強身健體,強化免疫。患病後要遵醫囑堅持服藥,且長期監測,直至完全病癒。

就死亡速度和惡性度來說,上述兩種疾病跟跟那些惡名遠播的各種奇葩病毒引起的急性傳染病,如埃博拉(死亡率90%)、Lujo病毒(死亡率80%)、馬爾堡(死亡率最高90%)、狂犬病(死亡率100%)等等更是沒得比!

再次,從病毒的感染面來說

艾滋病毒感染的人群只是主流人群的極小部分(某些邊緣人群感染率會高),相較於你每天都可能被感染的單純性皰疹病毒(50歲以下67%人帶毒,90%成年人都感染過,被稱為第四大傳染病)、流感病毒(這個就不說了)等等來說,能夠在日常生活中遇到艾滋病患者應該都是比較“榮幸”的,因此不要對報道中的數字太“過敏”。

最後,隨著醫學的突破,艾滋病可能很快將能夠治癒

而相關疫苗的開發也取得可喜的“突破”。去年底就有新聞報道:《艾滋病有望治癒:法國科學家成功摧毀感染HIV病毒細胞》,以及《美國艾滋病疫苗證實有效 或開人體試驗》(請自行百度)。

所以,目前社會對艾滋病預防的宣傳工作主要在安全性行為而不是日常防護和躲避。所以請理性對待各種疾病,不要把自己“嚇出病”來。


小宇堂


是這樣的,艾滋病的傳播途徑其實就三種:母嬰、性行為、血液傳播。

血液傳播再細分一下,可能是輸入了含有病毒的血液,或者通過一些能夠接觸到血液,又帶有病毒的醫療器械或者其他器具傳播的。

所以生活中規避開這些傳播途徑,其實基本上就可以避免感染艾滋病了。

比如說,當你去輸液、看牙的時候,一定要選擇正規的醫院。正規的醫院在該用一次性醫療器械的時候,一般都會按規定使用一次性的,而且對於醫療器械的消毒措施也會嚴格執行。

再比如說像是牙刷呀、剃鬚刀呀,都不要和別人共用,都是可能和血液接觸到的。女孩子去紋眉修眉打耳洞的時候,也要選擇正規的地方進行。

另外呢,其實性傳播是艾滋病傳播途徑當中佔比非常大的一部分。

新京報曾經根據全國艾滋病性病疫情報告當中的數據做出過統計,發現性行為傳播艾滋病在近年來比例明顯增多,而且本身性傳播的案例也在總病例中佔比很大。

所以呢,日常生活中還是要進行安全性行為,不濫交。。。

最後,想說日常吃飯握手擁抱接吻都不會傳染艾滋病,所以不必談艾色變,也不必刻意疏遠感染者,很多患者被感染的過程也很無奈很可憐,請不要歧視他們。

另外現在艾滋病雖然難被治癒,但通過藥物是可以控制,照常生活的。


不吃腸的大腸


艾滋病傳染一般來說,主要是三大途徑:母嬰,性愛,血液。而現在傳染的速度最快,也是危險最大,傳播面積最廣的就是性愛傳播。而目前醫學仍然無法解決艾滋病,得了艾滋病的人基本上都是等死吧,有多少錢都沒有用。

那麼如何得艾滋病呢?

1,未婚男女。為了解決自己的生理需求,可以找一個固定的男女朋友,也就是說找一個固定的性伴侶,減小感染係數。但是現在的人單身男女誰能保證誰沒有呢?所以在兩個人發生性關係之前,無論你多麼著急,激情萬丈,也要戴套,至少是對自己負責。如果可能的話,在確定了男女朋友關係以後都去做一下健康檢查,預防萬一。

2,結婚的男女。各自要對對方,對自己家庭負責任,忠貞是必不可少。因為一旦感染了,就有可能造成夫妻的交叉感染,懷孕生孩子還會造成孩子也得艾滋病,簡直就是造孽的事情。如果有時候情非得已發生一夜情了,那也要做好安全套措施。事後最好也要去做一個檢查,因為安全套並非100%安全,因為安全套也有好壞,也有小孔。而艾滋病毒比安全套的小孔還小,誰能保證和艾滋病人發生性關係了不會被傳染。包括她可能流血了被你摸到了,一不小心你用手剝橘子削蘋果吃的時候順便帶進你的口裡呢?想想都恐怖吧。

3,據權威媒體對此報道,現在在高校艾滋病得到大面積的快速傳播,也很多大學生的不自重自愛有關,所以這類人也要避免接觸。

4,和性工作者要保持距離,潔身自好。

5,但是性是人的生理需求,男女選用成人用品也不是丟人的事情。總比不小心得了艾滋病,要了命強100萬倍吧。


李小波談兩性


作為一個30多年的老醫生,跟大家談談艾滋病。

我們會發現,新聞裡經常報道關於艾滋病的消息,有的是科普類的,有的是牽扯到個人甚至令人不可思議的報復社會行為,加上廣大民眾對艾滋病缺乏必要的知識和了解,導致社會大眾的恐懼心理很嚴重。

那麼,艾滋病是一種什麼疾病?作為老百姓應該如何面對它呢?

今天儘量不涉及到醫學,跟大家家常性的聊聊。

一、為什麼我們會有這麼大的恐艾心理?

社會民眾對於艾滋病的恐懼心理,不是最近的問題。我記得應該是在進入21世紀以後,由於一些原因導致艾滋病應該是第一次被大規模的報道和披露,艾滋病這種原先不被人所知曉的疾病,首次廣泛性的走進人們的視野。

社會對艾滋病的恐懼心理,我個人認為有幾個原因:

1、公眾健康意識的普遍增強

這應該是一個重要的因素,隨著老百姓對自身健康意識的提高,以及對各種疾病的逐漸認識,艾滋病作為一種傳染性疾病被大家所熟知。當然,這個熟知很大情況下僅限於名詞和皮毛下的瞭解,與認知有很大的一段距離。

2、信息傳播

在沒有手機、網絡的時代,新聞信息的傳播是侷限性的,大多數可能是報紙、廣播或口口相傳,隨著互聯網時代的到來,尤其是手機新媒體、自媒體的廣泛應用,任何信息的傳播變的更加的快捷、方便、迅速。

3、疾病本身的危害

艾滋病作為一種傳染性疾病,其傳染性比較大,危害性也非常大。一旦感染艾滋病病毒,目前沒有有效的辦法能夠徹底治癒。

4、疾病本身與性有關

這也是大家為什麼對艾滋病恐懼的一個重要的社會問題,就是因為它與性有關,能夠通過性行為傳播。

二、艾滋病的傳播路徑

其實,儘管國家的科普教育一直大力推動,百姓自身健康意識也得到了極大的提高,但是目前很多人甚至大多數人並不知道艾滋病的傳播路徑,也就是:血液、母嬰、性。

是的,你沒有看錯,艾滋病的傳播路徑與肝炎的傳播路徑是一樣的。

1、血液:比如輸入帶有艾滋病病毒的血液,比如傷口接觸到艾滋病病毒攜帶者血液等。目前血液傳播經過國家的大力整頓和治理,這種傳播路徑已經得到了很好的控制。

2、母嬰:主要是指胚胎內的嬰孩通過產道感染或宮內感染,而感染上與母親相同的疾病。

3、性:艾滋病通過性行為傳播。根據統計,性行為傳播艾滋病情況佔越來越高的比例。這種現象值得大家廣泛的關注和警惕。

三、如何預防和遠離艾滋病?

艾滋病的預防,主要還是通過三個傳播路徑的阻斷進行預防。

1、血液路徑預防:除了避免危險性輸血以外,特別注意是生活中共用刮鬍刀、剃鬚刀、牙具、口腔就診等問題,尤其是牙科就診,建議到正規的醫院和口腔機構進行口腔疾病治療。

2、母嬰路徑預防

3、性傳播路徑預防:這是艾滋病預防的重中之重。性行為要注意安全性,為了安全應該禁止多個性伴侶行為,防範無安全措施的性行為,同性性行為更要注意安全意識和防範;等。

四、關於艾滋病傳播一些錯誤的認識

1、同桌吃飯會導致艾滋病病毒傳播:這是錯誤的,艾滋病傳播只有三個路徑也就是母嬰、血液、性。但是如果有口腔潰瘍伴隨出血問題,應儘量避免。

2、艾滋病病毒攜帶者等於艾滋病患者:這也是錯誤的。艾滋病病毒攜帶者到艾滋病患者是一個過程甚至是一個幾年十幾年的過程,兩者不等等同。

3、接吻會傳播艾滋病病毒:這是錯誤的,艾滋病只有三個傳播途徑。

4、得了艾滋病就等於被判了死刑:不準確,現在對於艾滋病的治療,很多手段效果還是不錯的,並不是就等於被判了死刑。

總之,我們對於艾滋病要有一個客觀的、全面的、公正的認識,對於艾滋病病毒攜帶者和艾滋病患者,不應該歧視,更不應該侮辱,他們作為受到身心傷害的患者,更應該得到我們的幫助、同情、理解和鼓勵。

預防艾滋病,人人參與、人人受益!


歡迎與我一起共同關注女性健康!


乳腺男醫生駱成玉


退休之前,到外地參加一個艾滋病防治的學術交流會,看到過一篇論文,是國外的學者發表的,現在這個論文的原文查找不到了,有一段話的印象讓我很深刻。

大意為,目前所發現的艾滋病感染者,只是整個鏈條中的其中一箇中間環節,是誰將艾滋病傳染給了他,我們有可能不知道,他她可能將艾滋病傳染給誰?我們也不會知道,由此推論出,在一個已知的艾滋病感染者之後,至少存在著兩個我們不知道的艾滋病感染者!按照這個觀點的說法,艾滋病感染人數乘以二才是比較可信的……

控制傳染病的流行有三大法則,消滅傳染源,切斷傳播途徑,保護易感人群。現階段艾滋病要消滅傳染源做不到,只能是從切斷傳播途徑,保護易感人群方面做工作了。

艾滋病的傳播有3個主要途徑:性傳播,血液傳播,母嬰傳播,在現實的病例中 確確實實的存在著傳播途徑不明的感染者,在生活中要遠離艾滋病感染者是不大可能的,在艾滋病疫苗研製成功之前,潔身自愛是最有效保護自己的手段。


用戶64077389477


對於HIV,我想從一個護士的角度,分享下自己的觀點。

一、HIV是怎麼回事?

HIV:只是一種病毒,全稱:人類免疫缺陷病毒。而艾滋病英文簡稱是AIDS,全稱為獲得性免疫缺陷綜合徵,是由HIV引起。AIDS被列為乙類傳染病,屬於性傳播疾病。在HIV的打擊下,人體免疫功能遭到嚴重破壞,所以,最終死於繼發性感染和惡性腫瘤。

二、AIDS 傳播相關知識。

有三種人是傳染源。一種是HIV感染者,一種是無症狀病毒攜帶者,再就是AIDS患者。

傳播途徑:

1.性傳播:特別是同性戀、雙性戀、多性伴侶及亂交者。

2.血液傳播:靜脈毒品者,多次接受輸血及血製品者,處置HIV感染者併發生針刺傷等意外暴露的醫務人員。

3.母嬰傳播:HIV/AIDS感染母親所生的嬰兒。

三、怎樣遠離AIDS?

不像乙肝、小兒麻之類,目前對於HIV沒有研製出有效的疫苗。因此,只能根據HIV的傳播方式採取多各措施,減少感染的風險。

1.潔身自好,提高性道德,提倡性安全。不濫交性伴侶。適當採用避孕套等安全措施能降低感染的風險。

2.珍愛生命,遠離毒品。不要以為這句話離普通人很遠,其實以一個醫務人員觀察到情況而言,現在吸毒的人還真的很多。

3.個人輸血、獻血等都要到正規醫療機構,進行嚴格篩選和控制。

4.日常生活中,注意不要共用洗浴器具。特別是女性美容、男性剃鬚等操作中容易引起出血的情況,要注意。

5.不必過度精神緊張。真正來說,正常人是很難感染HIV並發展成AIDS的,一般都見於上述的高危人群和抵抗力極度低下者。

有效的抗病毒治療,患者可以長期生存,恢復自身的正常社會功能。治療AIDS的一線藥物目前是免費提供的。

因此,只要個人注意,是可以遠離艾滋病的。不過,遠離艾滋病不是要遠離病人,也不要歧視他們,畢竟誰也不想生病。


護士吳華


我是在疾控中心專業做艾滋病防治工作的,我來談談我的看法。

在2018年“世界艾滋病日”前夕,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發佈了關於艾滋病的相關數據,目前在冊的艾滋病感染者約為84萬,未發現感染者約為40萬,死亡26萬,中國全人群艾滋病病毒感染率為萬分之九!

對於艾滋病感染者人數越來越多這個現狀,主要有兩方面的原因,一方面是艾滋病治療效果越來越好,因艾滋病而死亡的人數大幅度下降,二是國家大力開展艾滋病相關檢測,使感染者被更多的發現。

在2018年世界艾滋病日後,國家啟動了”艾滋病諮詢檢測月“,號召大家有過高危行為或者想自願測試的人都去檢測,讓更多的感染者被發現,採取措施,控制傳染源,保護更多的易感者。國家艾滋病防治”十三五“規劃的目標是使感染艾滋病的人90%被發現,因此如果您有過相應的高危行為,建議及早去做檢測。

那麼我們要怎麼保護好自己,避免感染艾滋病呢?

我們都知道艾滋病的傳播途徑有三種,一是母嬰傳播、二是性傳播、三是血液傳播。

在以前,艾滋病的主要傳播途徑以共用注射器吸毒,所以那時候,艾滋病疫情主要聚集在雲南、廣西和四川涼山一帶。最新的統計數據發現,艾滋病經性途徑傳播的比例大約為92%,又分為男男同性行為和男女異性傳播;母嬰傳播由於國家強制性的文件要求,很少見了。

我們瞭解了傳播途徑,那麼我們該怎麼保護自己呢?

首先,不要與除配偶以外的他人發生性行為。如果要與他人發生性行為,一定要使用安全套,不論是男男性行為還是男女性行為,一定要使用安全套,不論是口交還是插入式性行為,也一定要使用安全套!

其次,不要以任何方式吸毒。不要到消毒不嚴格的場所進行拔牙、穿耳朵眼和紋身等有創性檢查或操作。

再次,在懷孕前進行孕前檢查。如果是HIV感染者需要妊娠,則需要做阻斷治療,避免母乳餵養。

題主說遠離這個群體,沒有必要哈。我們應該給艾滋病感染者更多的寬容,這才有利於我們艾滋病的防治。

艾滋病除了上述的三種傳播途徑外,生活中的日常接觸等都不會傳播,因此不用擔心。

如果你還有關於艾滋病的相關問題,請私信諮詢我,謝謝!


波波醫生說健康


我是一名醫學生,工作和生活在四線城市,之前我一直覺著艾滋病離我很遠。

其實艾滋病可能就在你身邊

每年我們醫院都會接診一些艾滋病患者,而且竟然有一些身邊的普通人也感染了HIV,這對於一個普通家庭是多麼大的打擊也是很大的威脅。

如何做好防護呢?

其實並不用談艾色變,只要你防護好,並不會招惹你。

1.首先就是做到潔身自好,如果有出去沾花惹草、出去約的習慣就要小心了,不要以為你身邊的這些人不會有艾滋病,一些隱藏的艾滋病正是這些普通人。

2對於那些醫護人員、警察等就需要保護好自己了,避免職業暴露,以免引火上身,如有感染風險,儘早行阻斷治療。

3.儘量避免使用一些別人用過的器具,堅決不要吸毒,尤其是應用共同針管注射毒品,


一醫以義


看到這個問題的時候,首先,對感染者數值有一些敏感,因為目前中國存活的確診的艾滋病,沒有達到100萬。

或許,心裡一直不願承認這個數字。雖然基本上,每週都有感染者在自己診室被發現。

100多萬的估計,確實並沒有誇張!

但是,100萬隻是個數字而已。可能,一種疾病要說發病總數的話,看起來好像是很多的。事實上,這些艾滋病感染者和其他的疾病一樣,還遠遠沒有流行到危險的地步。因為,相對於乙肝病毒感染者來說,艾滋病感染者其實並不多的。

乙肝病毒感染者,估計八九千萬!(感謝乙肝疫苗,乙肝感染率在不斷的下降!)

其次,讓我印象深刻的是,問題裡面提到的“該怎樣遠離這個群體”。

這個問答的措辭,非常令人寒心。

怎麼能遠離呢?艾滋病人散佈在人群當中,難道要把他們一個個挑出來,像以前隔離麻風病人一樣,送到荒島上去嗎?

每當想到,恐懼讓善良的人們,以最大的惡意揣測艾滋病人的時候,就會感覺到,雖然文明在進步,但觀念依然停留在中世紀。

碰到問題不是想著去解決,而是想著去避免。只為了聽來似乎堂而皇之的4個字:保護自己?

很多發達國家的公共衛生和臨床傳染病學專家,都已經在各種不同的場合非常明確的告訴人們:艾滋病主要通過性生活、血液和母嬰傳播,普通的生活接觸,在沒有血液暴露和傷口直接接觸的情況下,是不會被傳染的。

然而,在一些人的眼裡,艾滋病依然像瘟疫一樣,讓人唯恐避之不及。

其實,預防的策略,很多地方已經講得很清楚了。在這裡,依然想要強調一點:除了以上的接觸方式,普通的生活中,接觸艾滋病人是不會對公眾造成威脅的。

記得一位臺灣公共衛生專家說過,艾滋病是在私生活領域裡的傳播,對公共領域來說,艾滋病人的存在,不會對人們造成威脅。

今天重溫這句話,心裡還是有不一樣的感悟:科普的道路,任重道遠!





龍大夫的肝病課堂


艾滋病感染人群為什麼快速增加?我們又要如何遠離艾滋病,保護自身安全?下面一起來看看吧,

現在艾滋病患病人數每年都在快速增加,尤其是在大學期間的,男男之間發生性行為比較多,而且又是高危性行為,願所有朋友都能做好安全措施,文明性行為,全程帶好安全套可以有效防止艾滋病的感染,

還有,已經證實的艾滋病傳染途徑主要有三條大家認真看下,避免不小心接觸病毒,防護艾滋病傳染,

那些人容易被感染?一起看下面瞭解下,

1性接觸傳播,性傳播是指在未採取保護措施的情況下,艾滋病病毒通過性交(包括陰道交、肛交、口交)的方式在男女之間、男男之間傳播。

2血液傳播,血液傳播指共用注射器靜脈吸毒;輸入被艾滋病病毒汙染的血液及血製品;使用被艾滋病病毒汙染且未經嚴格消毒的注射器、針頭;移植被艾滋病病毒汙染的組織、器官以及與患者或感染者共用剃鬚刀、牙刷等都可能感染艾滋病病毒。

3母嬰傳播,3、母嬰傳播感染了艾滋病的婦女,在懷孕、分娩時可通過血液、陰道分泌物或產後通過母乳餵養將艾滋病病毒傳播給胎兒或新生兒,

最後友情提醒,如果你常做有高危性行為的話建議你注意保護安全,一定要全程帶好安全套,

只要我們認真做好艾滋病防護工作,就可以控制他的快速增長,希望每個人不要歧視艾滋病患者,隨時做好防護措施,

願一切安好,生活待你溫柔,加油少年,

這是我的回覆望採納,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