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13 玉璽不能太大?宋徽宗有個九寸的就被俘了 建文帝弄了一個二尺的

一個王朝,或者重文輕武,或者重武輕文,文武雙修,那得是唐太宗那樣的“天可汗”才會搞的平衡。漢以強wangle,宋以富滅。可見亡國的原因還真是不一而足。但是細看歷史,卻忽然發現建文帝和宋徽宗有一點相似之處——當然說的不是人品,宋徽宗趙佶的人品根本就沒辦法跟建文帝朱允炆相比。宋徽宗是不務正業重用奸佞把江山弄丟了;建文帝朱允炆很仁慈,很勤政,但是也把江山弄丟了。要說建文帝跟總會總有一點相似之處,就是兩個人對文化事業都比較重視和熱心——只可惜他們都處在了一個亂世,宋徽宗面臨遼金壓力,而建文帝則是被親叔叔欺負了。

玉璽不能太大?宋徽宗有個九寸的就被俘了 建文帝弄了一個二尺的

建文帝是很可憐的,當年朱棣大軍殺入南京城,朱允炆不要說守城或者反擊,就是肯保護他逃跑的武將也一個都沒有,唯一與朱棣“靖難大軍”作戰的,也就一個朱棣的親大舅哥徐輝祖在“大義滅親”死戰不像,直到覺得大勢已去,這才長嘆一聲,躲進中山王徐達的祠堂再也不肯出來,而在此之前,建文帝朱允炆剛剛親手誅殺了徐輝祖的弟弟徐增壽。要說明代建文一朝,能夠堅持到最後還不投降的武將,還真的不多,也就是鐵鉉和徐輝祖等有數的幾個。

玉璽不能太大?宋徽宗有個九寸的就被俘了 建文帝弄了一個二尺的

至於那個建文帝最信任的“討燕大將軍”李景隆,在鄭村壩、白溝河被燕軍擊敗,喪師數十萬,但是卻又被建文帝授予鎮守金川門的重任。結果一看見朱棣的燕字大旗,就馬上開城投降了。

不僅僅是重用李景隆,還有很多事情,建文帝的做法都傷了武將的心,儘管建文帝可能是好心辦錯事,但是其消極影響確實不容忽視的,最傷武將心的,就是建文帝那道命令:“今與燕王對壘,毋放冷箭,毋縱神器,使朕有殺叔父名。”這句話中的“神器”,就是神機營的火槍火炮。這等於是建文帝給自己的叔叔朱棣穿上了一件防彈衣——沒人敢打的朱棣手裡是有刀子的,你不打他他也砍你,這讓前方的將士怎麼打?

玉璽不能太大?宋徽宗有個九寸的就被俘了 建文帝弄了一個二尺的

打死打傷敵方大頭子朱棣,不但不算立功,回去之後還可能被抄家滅門。所以朱棣在起兵之初很是打了幾次敗仗,但總是帶頭衝鋒陷陣的朱棣卻毫髮無傷,緩過勁來接著打,而那些被朱棣砍死的人卻再也起不來了。

我們再看看朱棣帶著大軍往南打,前方將士浴血拼殺各有勝負的時候,建文帝領著方孝孺等一干文官在幹什麼。以下記錄來自清朝人編纂的《明史》,所以“篡改歷史”這個鍋朱棣不能背:“三年三年春正月辛酉朔,凝命神寶成,告天地宗廟,御奉天殿受朝賀。”

玉璽不能太大?宋徽宗有個九寸的就被俘了 建文帝弄了一個二尺的

這段話說的是建文三年(1401年)正月經過一年的雕琢“凝命神寶”終於完成了,於是舉行儀式告天地宗廟,通告全國,接受文武百官的朝賀,並大宴百官於奉天門。

說起建文帝這個“凝命神寶”還大有來歷:朱允炆做皇太孫時,就曾夢見神人授與重寶。等繼位後,有西方使者進貢一塊非常優美的雪山青玉,足有二尺見方。建文帝就命令工匠雕琢此玉為大璽上面刻了“天命明德,表正萬方,精一執中,宇宙永昌”十六字。

玉璽不能太大?宋徽宗有個九寸的就被俘了 建文帝弄了一個二尺的

建文帝這個“大印”也真是名副其實且前無古人後無來者。因為建文帝之前的玉璽,就沒有直徑大過一尺的。宋徽宗的“定命寶”最大,也還不到九寸但是建文帝這個“凝命神寶”可能也是受了宋徽宗啟發,因為宋徽宗那個“定命寶”也是十六個字:“範圍天地,幽贊神明,保合太和,萬壽無疆”。 建文帝的“凝命神寶”跟宋徽宗的“定命寶”一樣字數最多,宋徽宗當了俘虜成了昏德公。但是建文帝的“凝命神寶”更大,所以連當俘虜的運氣都沒有,不是燒死就是逃亡了,反正是不知所蹤。

玉璽不能太大?宋徽宗有個九寸的就被俘了 建文帝弄了一個二尺的

其實在朱棣發動“靖難之役”的戰爭期間,建文帝的朝堂上還發生了一系列詭異事件:吳傑和平安在深州主動出擊(邀擊),被朱棣打敗,然後建文帝“大祀天地於南郊。丁丑,享太廟,告東昌捷。復齊泰、黃子澄官。”三月份,盛庸先勝一場再敗兩場,然後建文帝這邊“《禮制》成,頒行天下。” “燕兵焚真定軍儲……是月……《太祖實錄》成。”“燕兵陷沛縣,知縣顏伯瑋、主簿唐子清、典史黃謙死之。……更定品官勳階。” 也就是說,不管前方打得多熱鬧,武功有多不濟,但是文治卻是一點也沒有放鬆。

玉璽不能太大?宋徽宗有個九寸的就被俘了 建文帝弄了一個二尺的

筆者寫這篇文章的目的,並不是要說建文帝的不是,畢竟保護親叔叔不受傷害也體現了他的“仁慈”,也沒有說方孝孺不好,因為方孝孺寧死不屈,體現了文人風骨,比那些從前叫囂“削藩”、“死戰”,朱棣一來馬上跪地投降的兵部尚書茹常、李景隆等人有骨氣的多。筆者只是在思考一個問題:建文帝和方孝孺都是好人,但是好人能治理好國家嗎?如果再讓重文輕武的建文帝和一班“飽學鴻儒”這麼搞下去,北邊的韃靼、瓦剌、兀良哈會不會老老實實地在大漠裡待著?建文帝為兩尺見方的“大印”而歡欣鼓舞的時候,有沒有想過也喜歡大印而“坐井觀天”的宋徽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