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21 黑鯊遊戲手機體驗:驍龍845只是基本,液冷散熱和定製手柄是重點

黑鯊遊戲手機體驗:驍龍845只是基本,液冷散熱和定製手柄是重點

摘要:對於一款主打遊戲的手機來說,驍龍 845 只是「基本要求」,一體式液冷系統為遊戲性能提供了進一步的保障。

遊戲手機並不是一個新概念,在功能機以及 iPhone 之前的早期智能手機上就已經出現,智能機時代也有索愛 Xperia Play Z1i 這樣的產品。

到了 2018 年,隨著王者榮耀、荒野行動、絕地求生:刺激戰場等手遊的流行,遊戲正在佔據手機用戶越來越多的時間。在這個背景下,「復興」遊戲手機就成了一件「名正言順」的事情,而第一個吃螃蟹的是小米投資的黑鯊科技。

不知不覺,距離黑鯊科技的第一款手機黑鯊遊戲手機發布已經過去了一個多月的時間。在這段時間裡,黑鯊遊戲手機經歷了初期的供貨不足和系統體驗不完善等所有手機廠商都會碰到的麻煩。

產品層面上,在經過了多次的系統更新後,黑鯊遊戲手機的體驗已經被「打磨」地比較完善了,那麼黑鯊遊戲手機目前的體驗究竟如何?今天我們就來聊聊這個事。

設計、工藝和功能

關於黑鯊遊戲手機的外觀、參數等細節,大家現在應該也都比較熟悉了,我們來簡單回顧下。

黑鯊遊戲手機有一個反差比較大的正面和背面。

黑鯊遊戲手機體驗:驍龍845只是基本,液冷散熱和定製手柄是重點

單看正面的話,黑鯊遊戲手機看上去並不太「遊戲」。簡潔的黑色面板、腰圓鍵前置指紋、中規中矩的邊框控制,這些都和一部「常規」智能手機的前面板沒有太多區別,第一眼看上去,黑鯊遊戲手機給我的感覺是比較像加了前置指紋的一加 5T。

黑鯊遊戲手機體驗:驍龍845只是基本,液冷散熱和定製手柄是重點

黑鯊遊戲手機配備了一塊 5.99 英寸、支持 DCI-P3 色域的 LCD 屏幕,支持 DCI-P3 色域,刷新率依然是普通的 60Hz,沒像 Razer Phone 那樣用上高刷新率屏幕略有遺憾。不過黑鯊遊戲手機配備了一款特別的圖像處理芯片,可以支持 MEMC 運動補償(這個功能在電視機中比較常見),通過插值填充的方式提高畫面的流暢度,實際使用中也的確有點效果,在幀率差不多的情況下,黑鯊遊戲手機的畫面看上去會更「順滑」。

轉到背面,就可以感受到黑鯊遊戲手機「遊戲」的地方了。

黑鯊遊戲手機體驗:驍龍845只是基本,液冷散熱和定製手柄是重點

獨特的 X 型智能天線(號稱可以提高信號表現,杜絕「死亡之握」)、豐富充滿層次的設計元素以及可發光 logo 讓黑鯊遊戲手機看上去非常吸引眼球,而圓潤的線條和金屬表面舒適的觸感也讓用戶在長時間遊戲時不會感到明顯的疲勞。

黑鯊遊戲手機體驗:驍龍845只是基本,液冷散熱和定製手柄是重點

不過需要說明的是,由於電池較大、加上用上了體積重量可觀的液冷散熱系統(下一部分會詳說),黑鯊遊戲手機的重量不算低,有 190 克的樣子。

作為一款將遊戲作為核心賣點的手機,黑鯊遊戲手機在硬件上還有一個與眾不同的地方。

第一個是手機右側刻有紋路的「SHARK 模式」,打開這個模式後,系統自動將性能提升到「滿血」狀態,同時對系統的運行內存進行清理,保證手機擁有最好的性能狀態。另外,大家可能也猜到了,在「SHARK 模式」下,系統可以屏蔽來電以及 app 的通知,用戶甚至還可以打開「潛水模式」,該模式下只會保留基礎的移動通訊功能,其他和遊戲無關的功能統統會被屏蔽。

此外,黑鯊還為這款手機打造了一個專用的遊戲手柄,手感不錯,詳細的體驗我們會在下面說。

黑鯊遊戲手機體驗:驍龍845只是基本,液冷散熱和定製手柄是重點

配置上,黑鯊遊戲手機沒什麼太多意外,就是目前性能最強的組合,包括驍龍 845、最高 8GB 的運行內存、UFS2.1 閃存、4000 毫安時大電池(支持 18W 快充)。

不過堆配置這事誰都能做,而對於遊戲手機來說,堆配置只能算是一個「基本要求」下,如何把高配置轉換為遊戲的遊戲體驗才是核心,這時候我們就不得不說說黑鯊遊戲手機的「多級直觸一體式液冷系統」。

多級直觸一體式液冷系統

大家可能聽過這麼一句話,普通玩家看配置,高級玩家看散熱。

這句話本身是有點誤導性的,因為「看散熱」的前提是「看配置」,如果配置不夠,散熱做得再好也沒什麼亂用,比如說即使把一塊 GTX1050 做得非常完美,也無法用它在高畫質下流暢「吃雞」。

不過當配置得到滿足後,散熱就是影響遊戲體驗的重要因素了。

雖然芯片架構和製造工藝過去二三十年一直在快速發展,獲得同樣性能所需要承擔的功耗和發熱在不斷下降,不過即便是在現在,想要獲得同期產品中最好的性能表現,功耗和發熱仍然都是比較大的,這適用於 PC,也適用於手機。

具體到今年的 Android 旗艦 SoC 驍龍 845 上,相比起驍龍 835,驍龍 845 在 CPU、GPU 性能上都有三成左右的提升,對於最近幾年的移動 SoC 中,這是一個相當明顯的進步。同時,憑藉著架構和製程的提升,在同樣的性能下,驍龍 845 的功耗相比驍龍 835 也略有下降。

不過這還有一個經常被人忽略的問題,由於驍龍 845 的性能提升明顯,同樣在最高性能下,驍龍 845 的功耗其實比驍龍 835 還要略高一些,產生的熱量自然也要更多。換句話說,想要充分發揮驍龍 845 的性能,需要更好的散熱設計作為支撐。

作為一款將遊戲作為核心賣點的手機,為了充分發揮驍龍 845 的性能,獲得比其他驍龍 845 的「普通手機」更好地性能表現,黑鯊手機搭載了叫做「多級直觸一體式液冷系統」的散熱體系。

黑鯊遊戲手機體驗:驍龍845只是基本,液冷散熱和定製手柄是重點

其實「液冷散熱」在手機中並不是新鮮事物,在黑鯊之前,索尼、三星都在自家的旗艦手機上使用過,黑鯊的液冷散熱系統和這些產品大同小異,具體包含了 3 個迴路。

  • 熱源產生的熱量通過高導熱率材料, 速度傳導至熱管;

  • 利用熱管優秀的導熱能力,將熱傳導至散熱基板和主板;

  • 利用多層石墨,將散熱基板的熱量均勻到整機, 利用整機進行散熱。

雖然過程大差不離,不過在一些細節的設計上,主打遊戲的黑鯊做的明顯要更完善一些,比如為了提升熱傳導效率,黑鯊將 CPU、GPU、射頻 PA、音頻 PA、電源管理芯片與液冷單元直接接觸,散熱基板高導熱銅合金,多層石墨直接大面積貼在散熱基板表面,在緊湊的空間內, 實現了整機熱容量的最大化和熱均勻。

黑鯊遊戲手機體驗:驍龍845只是基本,液冷散熱和定製手柄是重點

黑鯊表示,將冷卻液、高導熱銅合金基板、納米複合石墨深度結合, 黑鯊的散熱面積高達 6000mm²,相比去掉熱管的黑鯊手機,CPU 最大頻率下運行時間提升 70%,CPU 核心溫度降低 8℃。

在實際使用中,的確可以感受到多級直觸一體式液冷系統的「威力」,這倒不是說黑鯊手機不熱,而是說「吃雞」等對性能要求更高的遊戲中,黑鯊手機可以持續輸出非常優秀的性能表現,不會因為手機發熱而導致 CPU、GPU 被強行降頻,越玩越卡。

實際遊戲體驗如何?

我日常使用手機差不多三分之一的時間是在玩遊戲,所以對手機遊戲性的要求比較高。從個人角度來說,遊戲手機不僅僅需要有良好的續航,可靠的流暢性,在很多時候還需要能夠讓你有比別人更優秀的操控體驗,尤其是如今這個手機遊戲快趕上甚至在某些方面追平電腦遊戲的時代,你不能說我的手機最頂級玩遊戲就最有優勢。

黑鯊遊戲手機體驗:驍龍845只是基本,液冷散熱和定製手柄是重點

這就好比當你組了一套兩萬塊的臺式機想要玩《絕地求生》,但是花了二十塊錢買鍵鼠套裝,這種體驗是不匹配的。這就是為什麼在手機有了頂級配置之後,遊戲手機會有存在的意義,因為我們需要別的東西來提升遊戲體驗,真正喜歡遊戲的重度用戶會發現它的價值。

所以說回黑鯊手機,我能看到它想要在體驗上做出突破的思路。除了最好的芯片之外,它嘗試讓你在遊戲中找到那種「爽快感」,一個藍牙手柄也許會是值得思考的方式。你大可以將這次的藍牙手柄理解成它的「外設」,而在我看來這個只有一邊的藍牙手柄是今年黑鯊給人的一大驚喜,它在試圖解決兩個問題:

首先,在更多大型手機遊戲中,充當操控搖桿,最大程度讓長時間玩遊戲降低疲勞感;

其次,不佔用手機左側屏幕,增加遊戲視野,尤其在「競技對抗」中具有優勢。

黑鯊遊戲手機體驗:驍龍845只是基本,液冷散熱和定製手柄是重點

顯然,黑鯊手機看到了如今在玩手機遊戲時出現的問題,這個量身打造的手柄在我玩一些遊戲,尤其是市面上主流的《王者榮耀》《絕地求生:全軍出擊》《第五人格》等遊戲時發揮了很好的操控作用,它和市面上那些通用的藍牙手柄相比,最大的不同在於它的適配便利性。

在我之前體驗過眾多遊戲外設之後,我認為黑鯊即插即用,自動優化適配帶來的方便讓手機玩家能夠很快進入遊戲,而且面對目前很多遊戲在右側操作上的不一致,選擇只做左邊的搖桿手柄一定程度上能夠自動適配大部分主流遊戲,黑鯊手機把這一點做到了。

另外就是手柄在使用時的一些細節,如果長時間玩遊戲,你會發現手機在後置攝像頭的發熱比其他部分要高一些,而這正好是黑鯊遊戲手柄安裝的位置,這樣做直接避免了皮膚和發熱最大區域的直接接觸,讓左手不至於感覺溫度太高。另外,這一次的遊戲手柄在背面也用紋理營造出了適當的手感,有利於手掌出汗之後的握持。

手柄部分之外,軟件上的優化是另外一面,黑鯊的一鍵切換遊戲中心,進行遊戲操作,遊戲數據分析功能讓整個手機在遊戲方面有了系統層面的加強。而選擇進入高級的「潛水模式」,則可以一鍵屏蔽短信、電話等通知打擾,相當於遊戲勿擾模式,其實這些設定或多或少都能在一些軟件上做到,但是在黑鯊手機中做到深度集成,無疑是對遊戲玩家的體驗提升。

黑鯊遊戲手機體驗:驍龍845只是基本,液冷散熱和定製手柄是重點

當然我並不認為目前遊戲手機就做到了十全十美,在我們最熟悉的遊戲筆記本領域,電腦設備的硬件以及軟件服務儘管非常重要,但更核心的是電腦上眾多的遊戲大作讓玩家有強烈的設備需要,而手機領域這樣的遊戲大作在數量上的差距能否支撐起遊戲手機走向一個能長久發展的垂直類別,這需要我們再做觀察。至於好的遊戲手機究竟應該是什麼樣?恐怕這個問題每個玩家會有自己的理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