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冷兵器時代世界上出現過哪些特種部隊?

my19861115


這裡是不請自來的守仁君

守仁君認為魏武卒、秦銳士等在戰國名聲大噪的軍隊並不能算特種部隊,首先他們規模龐大,基本上是各國的主戰力量,不過就是國家的職業軍人罷了,隨著國力的衰退,除秦銳士之外,戰國其它國家的職業軍人都消亡了。


守仁君認為真正的特種部隊首先得是戰鬥力強,人數不能多,但是考慮到古代情況,可以允許有數千上萬的規模,裝備一定要好。

因此,守仁君認為中國古代的特種部隊有以下幾支:陷陣營、唐玄甲軍、後唐銀槍效節軍、宋背嵬軍、明戚家軍、關寧鐵騎、天雄軍、秦兵等,其實有很多,守仁君就不一一列舉了。


守仁君主要在這裡說一說銀槍效節軍和背嵬軍。(其它的也很厲害,但是他們的事蹟大家早就耳熟能詳了。)

銀槍效節都這隻軍隊在歷史上的名氣不是很大,但是其戰績卻非常驚人,是五代時期數一數二的軍隊,而且這支軍隊僅僅是用魏博一鎮之力所鍛造,成軍只有八千人,但是卻讓他的敵人聞聲色變。

銀槍效節都由五代楊師厚所創,是楊師厚的親軍。朱溫死後,後梁和晉國之間的鬥爭形式急轉直下,而在河北的銀槍效節軍就成了後梁抵抗晉軍進攻的主力,在主帥楊師厚的帶領下多次擊敗晉王李存勖。


楊師厚死後,後梁朝廷為削弱銀槍軍實力欲將魏博軍鎮一分為二(天雄軍),導致銀槍軍叛變,後李存勖殺銀槍軍首領,將銀槍軍納入麾下併成為自己的親兵。這支軍隊在李存勖手下發揮了極其強大的力量,大小戰鬥都有銀槍軍的身影,比較著名的是公元917年,李嗣源率三千銀槍軍北擊契丹,大破契丹一萬騎兵,並且展開追擊,先後擄掠數萬人。

921年,耶律阿保機幾乎率領契丹所有軍隊南下,李存勖親率五千銀槍軍北擊,結果五千人大敗數萬契丹軍隊,活捉阿保機之子,在後世不可一世的契丹人在李存勖和他的銀槍軍手下,簡直就是泥捏的。

銀槍軍也在晉滅後梁的過程中立下不少戰功,對李存勖建立後唐有著非常大的貢獻。可惜後來銀槍軍主帥趙在禮聯合李嗣源將銀槍軍全部坑殺。

背嵬軍就比較有名了,背嵬軍是岳飛手下王牌,是岳家軍中的精銳,由八千騎兵和數萬步兵組成。


背嵬軍中的步兵是古代戰爭中少有的在平原上以步兵硬捍騎兵並且還能取勝的部隊,郾城之戰,岳飛的背嵬軍步兵手持重斧,多次擊敗金軍鐵浮屠和柺子馬,更創造了以二百人殺敵兩千的戰績。

而背嵬軍騎兵更是英勇,朱仙鎮一戰,五百背嵬騎兵衝入十萬金人軍陣,將金人軍陣完全攪亂,隨後岳家軍大軍進發,取得大捷。

靈魂人物岳飛死後,背嵬軍正式被南宋朝廷收編,成為南宋朝廷的御前軍。


守仁讀仁


不知道各位有沒有看過一部叫做《隋唐英雄傳》的電視劇,十幾年前的老電視劇了吧!



裡面有這樣一支軍隊,叫做燕雲十八騎,他們隸屬於靖邊侯羅藝,總共十八人。劇中是這樣介紹他們的:

快如風,烈如火,所到之處,寸草不留。強弓彎刀,善騎善射,以一敵百,未嘗一敗。燕雲十八騎以號角為令,只聽命於其主人羅藝。燕雲十八騎是一隻非常恐怖的殺手部隊,每次燕雲十八騎出現時,那都將帶來一次慘絕人寰的大殺戮。




至於他們有多狠呢?

劇中講了這樣一個事例:遼部查哈合臺率領一萬人,入侵雁門關搶劫,羅藝帶著燕雲十八騎趁夜偷襲,一夜之間殺了他們三千多人,查哈合臺率領餘部逃回大漠。十八騎窮追不捨,沿途再殺兩千餘人,一直追至察哈合臺的家鄉,一到那裡見人就殺,老人孩子都不放過,兩萬餘人一夜之間全部族滅,所有的遼人部落都遠走戈壁,從此不敢越國界半步,




這樣一支軍隊牛不牛?妥妥的超級特種部隊吧!當然了,這只是電視劇的杜撰!

在歷史上並沒有這樣無敵的軍隊,更沒有如此誇張的戰績。



不過歷朝歷代,這樣特種部隊式的軍隊還是有不少的。咱們不妨來講幾個!

比如在戰國時期,各國為了強軍而進行的軍事改革,誕生了不少讓人眼前一亮的軍隊,比如吳起所鍛鍊的“魏武卒”、趙武靈王制下的“胡刀騎士”、孫臏時期的齊國“技擊之士”和樂毅練成的燕軍“遼東堅兵”,他們可以說是特種部隊的雛形!



其無論是在軍事素養還是戰鬥意志上,都是高出普通軍隊許多的存在!

當然了,他們還不能算是真正意義上的特種部隊,因為他們存在的意義還是一種戰場衝鋒陷陣的存在,稱其“新軍”比較恰當。

到了三國時代,愈發精銳的部隊開始出現了,比如曹操的虎豹騎。



“純所督虎豹騎,皆天下驍銳,或從百人將補之。”——《三國志》

公孫瓚的白馬義從!

“義之所至,生死相隨!蒼天可鑑,白馬為證!”三千白馬義從縱橫塞外,打得胡人懷疑人生。

“瓚好白馬,屢乘以破虜,虜呼為‘白馬將軍’。故選精銳三千,盡乘白馬,號‘白馬義從’,以實禁衛也。”

這支部隊有個非常明顯的標誌,那就是清一色的白色戰馬,有點美軍綠色貝雷帽的感覺!



此外還有高順的陷陣營,董卓的飛熊軍,劉備的白耳衛等等!

從這裡我們可以發現,這裡的“特種部隊”都帶著這近衛的性質,其存在的意義主要是作為主將的親軍存在!

從這方面來看,唐太宗李世民的玄甲軍絕對是親軍的巔峰!



“秦王世民選精銳千餘騎,皆皂衣玄甲,分為左右隊,使秦叔寶、程知節、尉遲敬德、翟長孫分將之。每戰,世民親被玄甲帥之為前鋒,乘機進擊,所向無不摧破,敵人畏之。行臺僕射屈突通、贊皇公竇軌將兵按行營屯,猝與王世充遇,戰不利。秦王世民帥玄甲救之,世充大敗,獲其騎將葛彥璋,俘斬六千餘人,世充遁歸。”——《資治通鑑》

當然,這裡也僅限於李世民征戰天下時期的玄甲軍,到了後期,玄甲軍規模被不斷擴充,戰鬥力隨之下降,最終淪為普通軍隊。

最後再說說岳飛的背嵬軍!



“韓、嶽兵尤精,常時于軍中角其勇健者,別置親隨軍,謂之背嵬,一入背嵬,諸軍統制而下,與之亢禮,犒賞異常,勇健無比,凡有堅敵,遣背嵬軍,無有不破者。”

如果說岳家軍是南宋軍隊的精銳,是中流砥柱的存在,那麼背嵬軍就是岳家軍的中流砥柱,是精銳中的精銳!

這隻軍隊有一個超級誇張的戰績!那就是在朱仙鎮,岳飛以500背嵬精兵大破十餘萬金軍。

而在穎昌一戰,八百背嵬軍殺的數萬金兵“人為血人、馬為血馬”!簡直可怕!


白話歷史君


特種部隊給人的感覺是神秘、威猛、裝備先進、戰鬥力爆表。

古代沒有“特種部隊”的說法,直到二戰德國組建了勃蘭登堡部隊,英國組建了“哥曼德”特種部隊,才成為現代特種部隊的先驅。

“哥曼德”特種部隊神出鬼沒,以出其不意的襲擊給德軍造成嚴重傷害,還策劃過刺殺德軍高層將領隆美爾的行動。

這種以偵察、滲透、狙擊、反恐、心理戰、保護要員等非常規作戰為主的軍隊古代也有,只是任務分工不像現代的特種部隊那麼明確。

一說古代特種部隊,通常會想到一些戰力特別強悍的精銳部隊。比如戰國時期的魏武卒、齊技擊、秦國鐵鷹銳士;三國時期曹操的虎豹營,劉備的白耳軍,高順的陷陣營;以及唐代的玄甲軍;南宋岳飛帳下的背嵬軍;元朝的怯薛軍;明朝的戚家軍、神機營等,這些都是戰力強悍的精銳部隊。

有些部隊還擔負著護衛首領的任務,比如曹操的虎豹營,劉備的白耳軍。他們是主君的親兵衛隊,待遇非常好,普通士兵都享受軍官銜和待遇。比如曹操的虎豹騎,普通軍隊中的百人將想進來當一名士兵,都需要打點到位才行。

但分析他們的作戰對象和方式,會發現他們和特種部隊並不相同。他們在正面戰場拼殺,在最關鍵的時候上場,起到致命一擊的作用。他們是精銳的王牌部隊,是預備隊。

但特種部隊的任務是隱蔽的,在敵後潛行,遇到主力還要繞行,不會正面剛。所以特種部隊一定是精銳部隊,但精銳部隊不一定是特種部隊。

按照以上條件來看,古代和特種部隊相近的部隊,是各個時期的偵察部隊。

唐代以前,偵查兵稱“斥候”。斥是度,遠近的意思,斥候就是偵查守望的士兵。

他們攜帶輕便的裝備潛入敵後,偵察地形,打探消息,繪製地圖,尋找水源,獲取情報,還要防止對方的斥候刺探己方的情報,經常和敵方前哨部隊和哨兵作戰,這些工作都和現代特種兵相近。

唐代的偵察兵叫“捉生將”,負責到敵境打聽情報,抓俘虜。安祿山、史思明就是歷史上最著名的“捉生將”。安祿山從“捉生將”一路幹到了三鎮節度使,真厲害啊。

▲安祿山

宋代的偵察兵叫探子、探馬、踏白。岳家軍中有三支騎兵部隊,除了背嵬軍、遊奕軍,還有踏白軍。踏白軍行進在隊伍最前方,是專門負責偵查的部隊。

明代的偵察兵有尖哨、尖兒手、哨報馬軍,還有急步、健步等原本傳遞信息的崗位也加入到軍隊中,承擔偵察任務。最大名鼎鼎的是“夜不收”。

夜不收是駐守邊疆堡臺(相當於今天的邊防哨所)的偵查兵。其他軍隊晚上都回營休息,他們卻不能回營,要日夜不停的偵察刺探,所以稱“夜不收”。

夜不收在保衛邊疆,監視蒙古、女真的行動中發揮了巨大作用。在戚家軍、關寧鐵騎等軍中都有夜不收兵種的配置。連明英宗都感慨萬分地說:守衛邊疆的夜不收和守墩軍士們,不分寒暑的日夜守望,非常辛苦危險,如果不給他們提供優厚的待遇,如何能讓他們聽從命令呢?

另外,在古代日本,忍者也稱為斥候,也是執行特種作戰的組織。

▲斥候藏在劍柄中的畫圖筆和紙

歷朝歷代的偵察兵都是精銳部隊,他們武藝高強,具備多種技能,經常化妝混入敵境。作戰強度高,又很危險,大部隊還沒出動,他們就已經在遠方的戰場上展開廝殺了。一旦被敵人抓住下場很慘,很難生還。

綜上,古代沒有“特種部隊”稱呼,但也有特種作戰概念。這些斥候、探馬、踏白軍、捉生將、夜不收等偵察兵,就是古代的特種部隊。


和風漫談


最近閒暇時間在重新看《權力的遊戲》前七季,等四月份最後一季的上映。雖然是虛構的故事,但可以看到冷兵器時代,赤身肉搏的慘烈。

在冷兵器時代,對戰雙方的武器裝備一般不會有天壤之別,決定戰局的往往是戰略,戰術,以及軍隊的善戰程度。在這中間,也有超級善戰的特種部隊出現過,讓敵軍聞風喪膽。

岳家軍中的背嵬軍,“撼江山易,撼岳家軍難”,宋朝風雨飄搖,但岳飛治理的軍隊卻異常強悍。而背嵬軍是其中的精銳,五百背嵬軍大挫十萬金兵,雖有誇張之嫌,但可見背嵬軍之勇猛。



要說在中國歷史上能硬扛甚至碾壓背嵬軍,恐怕就是蒙古鐵騎了,不僅僅是中國,整個歐洲都在蒙古鐵騎下成為俘虜,即使勇猛如俄羅斯,也被韃靼封鎖兩百餘年。


在歐洲冷兵器時代,最為勇猛的特種部隊恐怕就是拿破崙的軍隊了,加上拿破崙時期離我們並不遠,對拿破崙軍隊橫掃千軍之勢,感知會更深。

你覺得哪隻特種部隊最為厲害?歡迎在下方留言討論。


老李有刀


其實中國古代曾經出現過類似的兵種,只是稱謂與現代特種兵有一定的區別:比如,誕生於永樂年間的神機營,也算是古代的特種部隊之一!

據史料記載,永樂八年(公元1410年),明成祖朱棣在討伐交趾(大致為今越南地區)時,得神機槍炮法,特置神機營肄習;後親征漠北時,又提出了“神機銃居前,馬隊居後”的作戰原則,讓火器的應用更趨專業化,神機營也因此成為明軍的一個兵種。

可以說,之所以明朝的戰爭模式有別於前朝,與火器的應用有著密不可分的聯繫。中國的火器在戰場上的應用,宋朝時處於萌芽階段,明朝則是大發展時期;特別是朱棣創建的神機營,它不僅是世界上最早的炮兵部隊,更是最早的戰略機動部隊!

神機營

從朱元璋開創了在水戰中以“艦炮”轟擊敵艦的先例,到後來朱棣正式創建了神機營,炮兵從此成為一個獨立的兵種,用以完成特定的軍事任務。而這種獨立的槍炮部隊建制,比歐洲最早的西班牙火槍兵要早一個世紀左右,這也是明朝火器部隊領先於世界的佐證。

神機營擔負著“內衛京師,外備征戰”的重任,主管操練火器及隨駕護衛馬隊官兵,由皇帝直接指揮。不僅編制完整且區別於其他衛所駐軍,更有附屬軍隊,如步兵子營、騎兵權勇隊等,是京軍三大營之一(其餘兩營是五軍營及三千營)。

而在連射槍發明出來之前,由明初名將沐英所創制的“輪射”戰術,更是稱霸了兩個世紀之久——“輪射”也即日語中的“三段擊”,是所有前添槍最核心的戰術;沐英發明的這一技術,領先了西方二百餘年,成為騎兵時代難以抵抗的存在!

在火器出現之前,遊牧民族的戰鬥力一直領先於中原的農耕民族;可當成建制的火器部隊出現後,強大的騎兵優勢在火炮面前蕩然無存。只是,決定戰爭勝利的從來都不是武器,即便明朝有如此強大的武器,在貪官、內奸的極力破壞下,明朝還是亡了。


光年之外yang



黃周子城


廢話不多說,直接上乾貨:

魏武卒,重步兵,吳起訓練有五萬破秦五十萬眾的牛X記錄。

白耳兵,三國時劉備近衛軍,陳到訓練有翻山越嶺如履平地的評價。


虎豹騎,曹操訓練由曹家眾將領領導,弄死了袁譚。

白馬騎,陳慶之訓練領導,三千破三十二城。



玄甲軍,李世民的親衛,於洛陽三千破十萬。

岳家軍,岳飛訓練領導,打得金國發下“撼山易,撼岳家軍難”的感嘆!

神機營,明朱棣縱橫大漠的依仗。

戚家軍,戚繼光訓練領導,終結了倭寇。

八𣄃軍,這個直接終結了大明朝。

其實每朝開國皇帝的近衛軍都應該屬於特種兵的範疇。


雲淼100666656


長矛,大刀,弓箭~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