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28 日本江戶時代的大阪為什麼會被稱為“天下的廚房”?

日本江戶時代的大阪為什麼會被稱為“天下的廚房”?

日本近畿平原

一提到關西的大阪市,可能會馬上聯想到雄偉壯麗的大阪城、道頓堀的固力果看板,或是以大阪燒為首的各類美食。

日本江戶時代的大阪為什麼會被稱為“天下的廚房”?

大阪平野周邊

不過,這座西日本的最大城市不僅曾是朝廷都城的所在地,到了江戶時代(1603-1868)甚至有“天下的廚房”這樣的美稱。這是為什麼呢?

日本江戶時代的大阪為什麼會被稱為“天下的廚房”?

大阪市在大阪府的位置

從滄海變成首都

日本江戶時代的大阪為什麼會被稱為“天下的廚房”?

5世紀左右的大阪地貌。

要追溯大阪市的發展歷史,得先從它的地貌變化開始說起。在遠古的繩文時期(約公元前140-前4世紀),大阪平原曾因為海平面大幅上升而沒入水裡,從而形成廣闊無垠的新海域“河內灣”。

日本江戶時代的大阪為什麼會被稱為“天下的廚房”?

河內灣

在大阪平原還是河內灣的時期,在這片汪洋之中,有段突出的狹長陸地顯得格外引人注目:從現在的大阪城公園延伸到住吉大社附近、南北長達12公里的上町臺地由於地勢較高,不只沒被海水淹沒,反而變成分隔河內灣與大阪灣的半島地形。正因其地勢較為安定,上町臺地是大阪市內最早有人生息的地方。隨著上町臺地北側的沙嘴逐漸向北延伸,至繩文時代中期,河內灣已演變為潟湖,被稱為“河內湖”。

日本江戶時代的大阪為什麼會被稱為“天下的廚房”?

繩文時期的大阪地貌。

值得注意的是,這個新生成的海灣是澱川與大和川兩大水系的出海口。因此,河水帶來的泥沙造成河內灣的面積不斷縮減,並在上町臺地北部生成沙洲地帶,使得海灣的開口越加封閉而逐漸瀉湖化。

日本江戶時代的大阪為什麼會被稱為“天下的廚房”?

萬葉伝承期の河內地方(大阪府)6世紀前後

進入古墳時代(約3-7世紀),由於河川運來的土砂不斷堆積,加上人工開發湖泊為耕地,河內湖已近乎消失,變為大阪平原。當時基於排水、航運等需求,在沙洲開鑿運河以連絡河內湖與大阪灣,連帶促使位居水路要衝的難波津一躍成為國際貿易的重要港口。

日本江戶時代的大阪為什麼會被稱為“天下的廚房”?

20世紀末,大阪市中央區法圓坂挖到建於5世紀末的大型建築群。圖為大阪歷史博物館前方的倉庫模型。

考量到難波津是日本吸收海外財富、技術與文化的先進都市,應神天皇(在位年不詳)、仁德天皇(在位年不詳)、孝德天皇(645-654在位)與聖武天皇(724-749在位)四位天皇都曾經把首都從內陸地區遷往近海的難波一帶。

日本江戶時代的大阪為什麼會被稱為“天下的廚房”?

大阪地形圖

即便國都後來又遷回離海較遠的奈良與京都,仍然必須依賴上町臺地北部的渡邊津通往瀨戶內海。此外,伴隨著熊野三山(熊野本宮大社、熊野速玉大社和熊野那智大社三座神社的總稱)信仰漸漸風行,參拜街道途經的渡邊津、四天王寺與住吉大社等聚落也因為許多信徒停留住宿而益發繁榮。

日本江戶時代的大阪為什麼會被稱為“天下的廚房”?

難波宮的復原模型。

換句話說,雖然日本建都大阪的時間可謂相當短暫,由於上町臺地位處水陸要道,這裡自古以來就是西日本的精華地帶。到了戰國時代,交通便利、商業又發達的這座城市,自然便成為戰國群雄爭相競逐的兵家要地。

日本江戶時代的大阪為什麼會被稱為“天下的廚房”?

道頓堀的固力果看板是大阪相當著名的地標之一。

名城大坂的誕生

日本江戶時代的大阪為什麼會被稱為“天下的廚房”?

上町臺地位置圖。橘色虛線為京都通往熊野的主要道路。

根據研究,大阪之名大約出現在14世紀,而試圖重振一向宗本願寺基業的第8代法主蓮如是最早將大阪稱為“大坂”的關鍵人物。1496年,蓮如在寫給門徒的書信中記載“攝州東成郡生玉之莊內大坂”詞句,是為“大坂”的漢字名稱首次出現在文獻中。

日本江戶時代的大阪為什麼會被稱為“天下的廚房”?

蓮如是將大阪命名為「大坂」的關鍵人物。

現今的“大阪”名稱則出現於江戶時代,並在明治時代後取代“大坂”而成為正式地名。之所以將“坂”改寫為“阪”,是由於日文的“阪”、“坂”二字皆有“坡道”的含意,加上“坂”字被部分時人認為具有“反回土地”的不吉寓意,到了1868年政府便正式以“大阪”一詞取代“大坂”舊名。另有一說法是,明治新政府上臺後認為“坂”字又可拆解作“士反”,也就是武士叛亂的意思,當時官員在文書上為了避諱而改用“阪”字,就陰錯陽差地成為正式用法。

15世紀末,蓮如認為富庶的上町臺地深具發展潛力,因而在臺地北方建立石山御坊作為新的傳教據點。

日本江戶時代的大阪為什麼會被稱為“天下的廚房”?

大坂本願寺位於上町臺地北側丘陵(圖中紅框處),四周為河流環繞,可說是個地勢險要的巨大要塞。

其後,適逢京都的山科本願寺被戰火摧毀,距離京都甚近的石山御坊遂升格成教團的新本山“大坂本願寺”,不只吸引大批信徒和商人前來定居,甚至還營造濠溝、土壘等防禦工事,儼然是個固若金湯的防禦要塞。

日本江戶時代的大阪為什麼會被稱為“天下的廚房”?

大阪城位於上町臺地北側,是大阪市內地勢較高的地區。

俗話說:“一山不容二虎。”隨著戰國大名織田信長逐漸控制近畿地區,倍感威脅的本願寺第11代法主顯如在1570年宣佈與織田家全面開戰,並在織田軍的猛攻下據守大坂本願寺長達十年之久。直到戰局走向越發不利,顯如這才透過朝廷斡旋和談,率領信徒退出大坂。

不料,就在大坂易手的兩年之後,織田信長便遭遇“本能寺之變”自殺身亡,並由部將即豐臣秀吉武力奪得了繼承人的寶座。

日本江戶時代的大阪為什麼會被稱為“天下的廚房”?

豐臣秀吉看上大坂優越的地理位置與商業條件,因而修築大坂城作為事業的根據地。

身為織田家的宿將,羽柴秀吉相當清楚上町臺地不單擁有繁榮的商業聚落,其位於京都與堺港之間的地理位置,亦方便統治者掌控國內的朝廷動向和對外的國際貿易。

此外,顯如固守大坂本願寺負隅頑抗的往事,在在顯示此地是個易守難攻的險要之地。因此,秀吉便選在大坂本願寺的遺址上修築豪華絢爛的大坂城作為居城。

日本江戶時代的大阪為什麼會被稱為“天下的廚房”?

大阪地名-上海老江

除了修建城池外,秀吉還在大坂城通往瀨戶內海的西側低地開挖道頓堀、東橫堀與阿波座堀等運河。這些運河在戰時可以充當城池的護城河,平時也能發揮水運、排水等功用,進一步強化了大坂的交通與經濟地位。

日本江戶時代的大阪為什麼會被稱為“天下的廚房”?

描繪豐臣時期大坂城下町的屏風。可以看到大坂城下水路縱橫、舟船絡繹的繁華景象。

物資雲集的“天下廚房”

豐臣秀吉去世後,雌伏許久的德川家康開始逐步翦除豐臣家的羽翼,最終在1615年徹底消滅豐臣家,將大坂納為江戶幕府的直轄領地。

日本江戶時代的大阪為什麼會被稱為“天下的廚房”?

對於西日本的大名來說,大坂實為往來江戶的重要中繼站。圖為園部藩主從江戶返回領國的部分隊伍。

有鑑於大坂是西日本最為繁華的大城市,幕府不但重建遭到戰火破壞的大坂城、整備大坂的港灣設備,更繼續開鑿長堀、立賣堀等多條運河,使其與澱川、大和川相連結,共同構成瀨戶內海通往京都、奈良等地的水路網絡。

日本江戶時代的大阪為什麼會被稱為“天下的廚房”?

四天王寺

因陸地面積不足,大阪曾多次進行填海。大阪的大規模填海開始於17世紀的新田開發。現在大阪市區面積的四分之一都來自於填海。大阪市沿海的夢洲、舞洲、咲洲等島嶼也是由填海造陸而成的人工島。

另一方面,由於幕府規定諸國大名每年都要前往江戶值勤,位居東、西日本往來要路的大坂也順勢成為物資交換的絕佳集散地。其中,尤以各藩在大坂進行的稻米貿易最為重要。

日本江戶時代的大阪為什麼會被稱為“天下的廚房”?

大阪區劃

江戶時代的大阪扮演物資生產地—西日本各地區及京都和物資消費地—江戶之間的中轉集散地的角色,是當時日本最大的商業都市。

日本江戶時代的大阪為什麼會被稱為“天下的廚房”?

大阪平野

江戶時代,稻米是各藩最主要的租稅來源。在留下必要的部分之後,剩餘的年貢米與特產品則會運到鄰近的商業城市出售換取貨幣。

如前所述,大坂非但擁有完善的水路運輸網,更處於西國大名往返江戶的樞紐位置。因此,許多大名選擇把稻米等物產運往大坂,委託當地豪商幫忙販售,再將交易所得送往江戶或是領國。

日本江戶時代的大阪為什麼會被稱為“天下的廚房”?

為了利用舟船運送稻米等各式物資,藏屋敷通常會建於水運便利的河岸旁邊。

為了存放本國運來的大量物資,各藩紛紛在大坂的中之島、堂島等水運便利之地設置藏屋敷。起初,以大坂巨賈澱屋為首的米商先是在中之島南方的北濱開設米市;到了17世紀末,北濱的米市場又逐步轉移到藏屋敷更為密集的堂島一帶。

日本江戶時代的大阪為什麼會被稱為“天下的廚房”?

大阪府

當時大阪有三大商品交易市場,分別是堂島米市場、天滿蔬果市場和雑喉場魚市場。在大阪灣沿岸一帶,水深較淺的海域被農民填海,是為新田開發,顯示大阪的農業亦頗為發達。

此時,堂島米市不只發展出稻米的期貨交易,該市場決定的米價更有影響全國米價乃至於其他物價的強大能力。在以稻米作為經濟重心的江戶時代,主宰米價的大坂實為牽動日本商業趨勢的心臟地帶。


日本江戶時代的大阪為什麼會被稱為“天下的廚房”?


除了有傲視全國的商業市場之外,大坂的金融業與銅精煉業亦居於日本國內的首要地位。與關東盛行的金本位制不同,江戶時代的關西地區是採用銀幣作為交易的主要貨幣。

為了處理金、銀、銅幣之間的兌換匯率,貿易興盛的大坂自然便發展出極為發達的金融業,更孕育出一批富可敵國的豪商巨賈。這批商人不僅提供大名租借藏屋敷、協助運送和買賣貨物等服務,在大名出現財務危機時還會供應龐大貸款藉此賺取豐厚利息。

日本江戶時代的大阪為什麼會被稱為“天下的廚房”?

文政八年(1825年)的大坂富豪排名。

據說,光是經營米市等店鋪的大商人澱屋,放款給各國大名的金額便高達銀1億貫(相當於現在的100兆日圓),實可一窺大坂商人的雄厚財力與對於武家政治的無形支配力。

最後值得一提的,是大坂在江戶時代的銅精煉業。17世紀末,銅成為日本相當重要的出口商品。當時,以住友銅吹所為代表的大坂銅精煉業因為擁有特殊技術,獲得幕府給予相關業務的獨佔權利。

於是,開採出來的銅礦在礦山進行初步加工之後,隨即運到大坂精煉為純銅,再經由長崎輸出國外。如此一來,大坂不只居於銅礦貿易的事業核心,更日益增進銅精煉技術,進而形成日後的重工業基礎。

日本江戶時代的大阪為什麼會被稱為“天下的廚房”?

大阪在江戶時代是全國物資的主要集散地,遂被時人稱為「天下的廚房」。

在商業、金融業與銅精煉業的引領帶動之下,諸藩的各色物產不斷湧入大坂的藏屋敷,再重新分配、運往國內和海外的廣大市場。是故,時人認為物資充盈的大坂就好比是日本的廚房一般集散著各式財貨,因而把這座城市稱之為“天下的廚房”。

日本江戶時代的大阪為什麼會被稱為“天下的廚房”?

河內湖

然而,自從江戶後期以降,大坂的商業獨強地位開始面臨江戶等地陸續崛起的強力挑戰。另外,幕末、明治轉換之際對於原有的政治、經濟秩序造成了劇烈的衝擊,亦使得這座城市更名為大阪之後,還得在持續衰退的窘境之中努力摸索出一條新的生存之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