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嘉慶的能力比哥哥差上百倍,為何聰明的乾隆還是選嘉慶為接班人?

守鐲


乾隆為什麼選嘉慶作為接班人,這個問題從現在來看很簡單,因為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雖然他的哥哥們很有能力,有的身份尊貴乃皇后所生,但是在乾隆皇帝長壽的前提下,選擇接班人並不容易,至於為什麼選擇嘉慶,我來解答!



乾隆繼位後,第一個被立為皇儲的是皇次子永璉,永璉是皇后富察氏所生,身份地位是其他兄弟無法比擬的,因其聰明貴重,氣宇不凡而深得乾隆鍾愛。不幸的是,乾隆三年,永璉因病去世。第一位擬定的接班人沒了。


乾隆九年,皇后富察氏又生一皇子,名為永琮,乾隆對其寄予厚望,正當乾隆覺得後繼有人的時候,乾隆十二年,永琮因病去世。使得乾隆大受打擊,富察氏連受打擊,不久病逝。在皇后富察氏病逝的期間,由於乾隆十分傷心,皇長子永璜和皇三子永璋因為沒有表現出哀痛之情而被乾隆大加斥責,隨即宣佈二人不可繼承大統。永璜和永璋這二位皇子因不得志而英年早逝,一個23歲,一個26歲。

接下來是皇五子永琪,在失去幾個兒子之後,乾隆逐漸發現永琪少時滿語,騎射嫻熟,因此十分鐘愛,準備培養他作為接班人。然而乾隆三十一年,永琪病逝,乾隆選擇接班人的願望又一次落空。剩下的幾位成年皇子中,皇八子永璇因剛愎自用不為乾隆所喜,皇十一子永瑆雖善於書法詩文,但是天性隱計,逢迎權術,乾隆認為這種品行根本不能繼承大統。皇十二子永璂是繼皇后之子,因其母失寵而形同被廢,25歲就去世了。皇十七子永璘遊手好閒,不務正業,被降為貝勒,更沒有可能成為接班人了。說到這,就剩皇十五子永琰了。



皇十五子永琰以克勤力學而著稱,雖然稍顯愚笨,但是勤奮好學,又十分謙虛,這是乾隆很看重的。從正史和野史來看,沒有看出任何對他荒淫,昏庸,陰險等行為記載,乾隆皇帝選擇老實人永琰作為接班人可以說有他的道理,嘉慶皇帝是清朝十二帝中最沒有特色最沒有存在感的皇帝,可能是他的性格使然吧!


微百科noland


嘉慶皇帝的能力確實要比他很多的哥哥要差不少,但聰明一世的乾隆老爺子也不得不選他來接班,為何?



因為實在無人可選。

眾所周知,乾隆皇帝兒子雖然不少(一輩子生了17個兒子,在清朝皇帝裡絕對是佼佼者),但是一者皇子夭折率太高(他原來屬意的兩個嫡子永璉、永琮都是早夭);二者乾隆壽命太長(活了89歲,是中國壽命最長的皇帝),導致很多兒子都熬不過他,讓他這個“白髮人”送走了一個又一個的“黑髮人”。這樣一來到乾隆三十八年他重新選擇繼承人的時候,除去過繼出去的兩個兒子(永珹、永瑢),乾隆膝下就只剩下永璇、永瑆、永琰、永璘這麼四個兒子了。

八阿哥永璇



第八子永璇,為人輕躁,做事顛倒,故皇帝不以子待之。—《李朝正宗實錄》

永璇是一個名副其實的“公子哥”,仗著自己皇子的身份懈怠公務,上班也是遲到早退,絲毫沒有組織紀律觀念,這讓父親乾隆對他日漸疏遠。

十一阿哥永瑆



永瑆是有清一代著名書法大家,書法造詣非同凡響,但是有一個致命的毛病:摳門。

史書記載他連府裡死了匹馬都不準人埋,他要帶著全家人吃馬肉。說出來你可能不信,實際上他王府裡還藏有數十萬兩雪花銀!

這樣一個小家子氣的兒子,揮金如土的“乾隆大帝”自然瞧不上眼。

十五阿哥永琰

既沒有像老十一那樣傑出的藝術才華,也沒有其他人的毛病,最大的特點就是中規中矩。

十七阿哥永璘



永璘生在乾隆三十一年,三十八年乾隆選接班人的兒子時候他才七八歲,這麼小的孩子品德、才幹根本無法考察,甚至連是否能夠長大成人也是個未知數,因此他必然不在太子的候選人之列。

最後,“十全老人”乾隆也就只能無可奈何地選擇平庸的嘉慶帝永琰來繼承自己的萬里江山了。



也許他在立儲密旨上寫下永琰名字的時候也在想:誰叫我不爭氣,生的兒子都是“廢物”呢,哎!你們說呢?歡迎下方留言討論。


曉史才能明事


由於影視劇和文學作品的渲染,乾隆可以說是中國歷史上知名度最高的帝王了,乾隆的一生是幸運的,由於清朝前幾位皇帝有打江山的,有勵精圖治的,乾隆得以坐享榮華富貴。

乾隆繼位即親政,在位60年,又當了3年太上皇,實際統治中國63年,是中國歷史上掌握實權久的皇帝,同時乾隆還是位高壽的皇帝一生沒有大病。

關於接班人的選擇,乾隆曾密立嫡子永璉為太子,但是永璉早夭折,皇七子永琮、皇五子永琪,都曾是乾隆考察的對象,可惜都去世太早。

乾隆共生育了十七位皇子,實際上可選餘地並不多,由於乾隆太能活了,好多兒子都被他熬死了,實際上乾隆秘立儲君之時已經是乾隆三十八年(1773年),那時候依然建在的皇子僅有七位位。

皇四子.永珹,皇六子.永瑢,皇八子.永璇,皇十一子.永瑆,皇十二子,永璂,皇十五子.永琰,皇十七子.永璘。

皇子出身是關鍵,我們先看看這幾位皇子的出身。

皇四子.永珹,皇八子.永璇和皇十一子.永瑆,是一母同胞,生母都是淑嘉皇貴妃,金氏。

皇六子.永瑢,生母為純惠皇貴妃蘇氏

皇十二子,永璂,生母為繼皇后烏拉那拉氏。

皇十五子.永琰,皇十七子.永璘,也是一母同胞,生母為孝儀純皇后魏佳氏(令妃),當時的位份也是皇貴妃。

這六人中皇四子.永珹,皇六子.永瑢出繼旁支,所以無緣皇位。

皇十二子,永璂生母雖然貴為皇后,但是“忤旨截髮”激怒了乾隆,雖然沒有明令廢除,但實際上已經失寵,永璂也被連累基本無緣皇位。

實際上在皇后烏喇納喇氏失寵後,魏佳氏就以皇貴妃之尊統攝六宮,可見乾隆對她還是非常寵愛的。

皇子的資質

在剩下的四位皇子中

皇八子.永璇,序齒靠前,但是《李朝實錄》“皇八子永璇為人輕躁,做事顛倒,固皇帝不以子待之”。可見永璇並不受寵。

皇十一子.永瑆,雖然文學造詣登峰造極,但是為人吝嗇,多次被乾隆訓斥,口碑也不好,所以也是希望渺茫。

所以剩下的僅有皇十五子.永琰,皇十七子.永璘。

在乾隆密立儲君只是,皇十七子.永璘尚且年幼,所以最終儲君落在了資質平平,但並無過失的永琰身上。

在當時看來永琰是乾隆皇子中的最佳人選,乾隆選他並無不妥,嘉慶並不是昏君,只是在當時那種封建社會衰落的大環境下,沒有力挽狂瀾的能力。


一點點歷史


你知道嘉慶皇帝有幾個哥哥嗎?14個,到底是比哪個哥哥差?(這種問題很不負責任)我們來看看乾隆皇帝的17個兒子分別是哪些?再來看看乾隆為什麼會選擇嘉慶(永琰)為太子繼任皇帝。

乾隆

順序代表皇子們的年齡大小

  1. 永璜(1728-1750),因孝賢純皇后駕崩,和三弟永璋沒有表現出難過的表情,被乾隆皇帝斥責二人不合體統,亦不懂禮節,被取消立儲資格

  2. 永璉(1730-1738),乾隆誇他聰慧,沒想到患寒疾夭折

  3. 永璋(1735-1760),原因見第一個

  4. 永珹(1739-1777),過繼出去了。

  5. 永琪(1741-1766),永琪在乾隆三十一年就死了

  6. 永瑢(1743-1790),過繼出去了,多喜歡書畫詩歌,不喜歡與世紛爭

  7. 永琮(1746-1747)幼殤


  8. 永璇(1746-1832),花天酒地,還患有腳疾

  9. (1748年—1749年)幼殤

  10. (1751年-1753年)幼殤

  11. 永瑆(1752-1823),不注重騎射,為人刻薄吝嗇,乾隆多次訓斥,卻本性不改

  12. 永璂(1752-1776),母親烏喇納喇氏失寵,不出眾,形同被廢。

  13. 永璟(1755-1757)幼殤

  14. 永璐(1757-1760)幼殤

  15. 永琰(1760-1820),即嘉慶皇帝
  16. (1762—1765),幼殤

  17. 永璘(1766-1820),不想當皇帝。

其實按照立長立嫡的傳統,嫡次子永璉、嫡七子永琮相繼夭亡,其他皇子也大多英年早逝。最有可能的就是你們熟悉的五阿哥和最小的兒子永璘,但是五阿哥永琪也走的太早,就剩下最小的永璘了,說道永璘,真的是與世無爭,很聰明,正當其他皇子大打出手時,這個小兒子居然天天出去玩,逛八大胡同,知道乾隆有意傳位自己還特意氣乾隆,最後直截了當的說我就是不想做皇帝,只想做個安樂的王爺,人雖聰明,可乾隆也沒辦法,總不能把天下交個一個不願與管的人吧?所以花落誰家就自然見分曉了。

嘉慶


貓眼觀史


嘉慶,乾隆的第十五子,阿哥時叫永琰,登基後改為顒琰,但縱觀整個大清朝的皇帝們,他應該是最平庸的一位,往上和長輩們相比,無論是軍事能力還是政治統治能力都相差不少,往後,與自己的晚輩們相比,他又缺乏一些改革創新的精神。可顒琰的這些情況,乾隆難道不清楚嗎?既然知道,那乾隆又為什麼仍要將皇位傳給他呢?

搞清楚這個問題,其實不難,稍微捋一下乾隆的兒子們,咱們心中就知道了。

乾隆雖說自己年齡活的很長,但後代卻不多,總共也就十七個兒子,而這十七個兒子裡,大部分不是夭折,就是年紀輕輕就死了。正常活下來的沒幾個,下面咱們來大概捋一下。



首先,長子永璜,生於1728年,但由於永璜的母親不怎麼得寵,乾隆並不怎麼喜歡他,再加上永璜性格頑劣,乾隆更加不喜歡他,最終在1750年去世了,活了22歲。

次子永璉,生母是乾隆的第一任皇后,孝賢純皇后富察氏,作為皇后的孩子,乾隆當然非常歡喜,並秘密確定他為太子,準備將皇位傳給他,只可惜,自己不爭氣,永璉在1739年病死了。

三子永璋,嬪妃所生,但5歲就去世了。

四子永珹,1739年出生,1777年去世,活了38歲,截止到目前活的最久的一位,但可惜,他沒能熬過他老爹乾隆,死在了乾隆前面,所以,皇位想都別想。

五子永琪,這個咱們非常熟悉,《還珠格格》裡的蘇有朋扮演的就是永琪,歷史上的永琪和電視劇裡也差不多,文武全才,乾隆非常喜愛,也是準備當做繼承人培養的,只可惜,在永琪25歲那年,突然去世了。



六子永瑢,和四子永珹是同一個母親,但也和四子一樣,在乾隆之前去世了,這兄弟倆真是倒黴,活了那麼多年,卻沒有活過老子。

七子永宗,和次子永璉是同一個母親,都是孝賢純皇后富察氏,可轉年就夭折了。

八子永璇,這個時間長,1832年去世,目前來看,有繼承皇位的機會。

九子,十子,都沒來得及取名字,就死了。

十一子永瑆,這個時間也長,活到了1823年,而且永瑆還是有名的書法家。這個也有即位的可能。

十二子永基,這個咱們也比較熟悉了,《還珠格格》那個惡皇后的兒子,雖說歷史上這位皇后沒有電視劇裡那麼壞,可她最後也被廢了,而永基呢,也就活了24歲,也沒有即位的可能。

十三子永璟,出生後沒多久就夭折了。

十四子永璐,三歲夭折。

十五子就是嘉慶帝,永琰。生母是孝義純皇后,也就是《還珠格格》裡的令妃,但是這個皇后是在其死後,乾隆追封的。



十六子,出生當天即夭折,名字都沒來得及取。

十七子永璘,這個活的也挺長的。1766年出生,1820年才去世。

如此排列,我們發現,真正等到乾隆駕崩時(1799年),還活著的兒子只有八子,十一子,十五子,十七子在世,也就比他老爹雍正多一個。

咱們再看這活著的四位,首先八子永璇和十一次永瑆是同一個母親,但只是一位普通的妃子,與十五子永琰,十七子永璘的母親比起來,那真是差遠了,十五子和十七子的母親都是令妃。再加上永璇有一個缺陷:他身有殘疾,不符合乾隆的要求,而且,正因為殘疾這一原因,永璇壓根也沒即位之心。而永瑆呢,心思則在書法上,用現在的話說就是適合走文藝路線,但不適合當皇帝,而且他還不咋會騎馬射箭,這一條就不符合當皇帝的條件。

而永琰與永璘相比,永琰比永璘大,再加上永琰這人在阿哥時期也算是才學出眾,所以,乾隆最後選擇了永琰作為接班人。

酒翁言:經上述這麼一分析,可以看出其實乾隆立永琰為接班人,也是實屬無奈,真是“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啊,本來看好的永璉和永琪,都早早去世了,最後剩下的四位,幾乎沒啥可選擇的。所以,給我個人的感覺就是,矮子裡面拔高個,勉強湊合用著。

謝謝大家,我是酒翁,希望我的回答你們會喜歡。


寒舍閱獨


傳位給嘉慶, 也是乾隆皇帝的無奈選擇。

嘉慶帝,生母魏佳氏,父親是內務府管領,漢軍旗人,乾隆十八年(1753年),魏佳氏被選入後宮,封為貴人,魏佳氏長得非常漂亮,有沉魚落雁之美,而且精通琴棋書畫,乾隆很是喜歡。

魏佳氏先後為乾隆生育了四子二女,是乾隆所有後妃中為其生育最多的妃嬪,由此可見,乾隆是多麼喜歡魏佳氏,後來被冊封為皇貴妃,但由於烏拉那拉皇后失寵,魏佳氏實際上就掌管著後宮。 我們都知道,乾隆皇帝,一生風流倜儻,妃嬪眾多,當然兒子也不少,乾隆光兒子就有十七個,其中嘉慶帝顒琰是乾隆的第十五個兒子,在他之前有十四個,怎麼輪也輪不到他。

但是,歷史有趣的地方就在這裡,最終繼承皇位的卻是這位排名十五的阿哥,那這究竟是怎麼一回事呢? 其實,早先乾隆立的太子並不是永琰。

最初,乾隆想立嫡長子,孝賢皇后富察氏所生之子永璉。永璉自小就聰明可愛,不僅乾隆,就連雍正皇帝也很喜歡這位皇孫,乾隆即位後將當時只有七歲的永璉的名字寫在的密匣之內,放在乾清宮“正大光明”匾後,但是誰也沒有想到的是,永璉卻沒有做皇帝的命,九歲那年就病死了,永璉的死對乾隆打擊很大。 漢人傳統是有嫡立嫡,無嫡立長,乾隆也受此影響,改立皇長子永瑛為太子。

永瑛忠厚老實,為人小心謹慎,但是乾隆疑心很重,經常對其責難,使得太子精神的壓力很大,乾隆十三年(1748年),皇后富察氏病逝,永瑛在迎喪時未能盡哀,乾隆十分生氣,說此人不可以承大統,永瑛受此打擊,一病不起,於乾隆十五年(1750年)三月病死,死時只有23歲。永瑛死後,乾隆也感到後悔,覺得自己對永瑛過於苛刻,一直心存內疚。

此時,死去的皇后富察氏還留有一個兒子叫永琮,是死去的嫡長子永璉的弟弟,也算是嫡子,乾隆準備立他,但永琮還沒有活到兩歲,就出痘而死。 到了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皇十五子永琰出生時,乾隆雖然已是兒孫滿堂,但是最終能活下來的並不多。

在永琰之前的十四個皇子中,六個在很小時就夭折了,前面說過,皇長子永瑛已經去世,皇三子永璋,他也犯了永瑛同樣的錯誤,在皇后富察氏的葬禮中表現不佳,遭到乾隆的批評,26歲時就死了。皇九子和皇十子,分別在一歲和兩歲時連名字都還沒來得及取就死了。

皇十三子永璨,在三歲時也死了,皇十四子永璐,是永琰的同母兄弟,在四歲時夭折。到永琰出生時,活著的兄長只有六位,分別是皇四子永珹、皇五子永琪、皇六子永瑢、皇八子永璇、皇十一子永瑆和皇十二子永璂,還有就是比永琰小的兩個親兄弟,其中一個皇十六子在四歲時就死了,剩下一個皇十七子永璘,是最小的一個皇子了。

其中皇四子永珹和皇六子瑢被過繼出去了。 這樣排下來,排在第一位的就是皇五子永琪,就是《還珠格格》裡的五阿哥,永琪很為其父皇賞識,會騎射,精通漢、滿、蒙三種語言,真可謂是文武雙全,乾隆三十年(1765年)十一月,永琪被封為和碩榮親王,可惜啊,第二年,26歲的永琪因病去逝。

接下來就是皇八子永璇,此人整日沉溺於酒色之中,好詩文,性情古怪,而且腳也有毛病,經常私自出宮遊玩,曾多次被乾隆指責,但仍舊不改,不得乾隆皇帝喜歡。

再後面是皇十一子永瑆,此人天資聰慧,在書法上有很深的造詣,但他有一個缺點,就是吝嗇,永瑆娶了大學士傅恆的千金做福晉,可他卻每天以薄粥度日,將女方的陪嫁之物全都藏於府庫之中,傅恆家人也向乾隆反映過此事,乾隆也批評過他,但他仍就我行我素。

還有一次,永瑆家的馬死了,永瑆竟然下令將馬殺了,煮來吃掉,結果一家人全天除了吃馬肉,什麼菜都沒有。這樣的人,如何能君臨天下? 再接下是皇十二子永璂。

在以前的文章中我們介紹過,永璂是被廢皇后烏拉那拉氏所生,由於父母關係的不和,也影響到了自己的政治前途,乾隆根本就不將其放在考慮範圍之內。永璂於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正月去逝,死時只有25歲,死後沒有封號,也沒有賜諡。 皇十七子永璘雖和永琰是一母同胞,可是二人性格相差甚遠,從小就不愛讀書,四處遊蕩,惹是生非,乾隆對這個最小的兒子也是最為頭痛。

這個也不行,那個也不行,現在就剩下皇十五子永琰了。永琰性格內向,做事穩重,平日裡讀書勤奮,也是一位文武雙全的人才,尤其是仁孝。 乾隆三十八年(1773年)冬天,乾隆將永琰的名字寫在了木匣之內,藏於“正大光明”匾後,就這樣,一半機緣,一半奮鬥,永琰成為了儲君。


歷史好好學


一句話,虛偽的乾隆老兒並非如世人傳頌的那樣是神明的君王,他個人的自私自利、昏庸腐朽導致了這個結果.

1.決定將皇位傳給皇十五子永琰的時候乾隆本人早已耄耋之年,達八十五歲的高齡了,縱觀古今中外,這樣貪戀皇位的帝王可以說屈指可數,寥寥無幾,渾渾噩噩的狀態下選定的接班人,能有很大的作為嗎?尤其是自稱十全老人的的乾隆虛榮心極強,生前風光無限,死後也要盡享虛榮,生怕孤死院落.在自私自利的邪念驅使下,他實質上是為自己選擇料理後事、送葬的人,而不是為天下百姓著想,選擇能力卓越的執政者;所以,絕不會傳位給英明果斷的永瑆.



2.眾所周知,在朝臣的鼓譟下,乾隆有過三次立儲的經歷,但由於命運多舛,天不延年,都嗚呼哀哉了。乾隆與原配富察氏感情極深,乾隆初定繼承者為永璉(富察氏所生,乾隆第二子)為太子,不曾想永璉病逝於風寒,再立永琮(富察氏所生,乾隆第七子)為太子,永琮在兩歲時夭折於水痘。後來,愉妃所生的皇五子永琪,才華出眾、禮儀有加、知識豐富、涉獵廣泛、懂得孝道,曾經在圓明園大火中救過自己,可惜乾隆剛封永琪為和碩榮親王(進一步,再立太子),不到一年,年僅25歲的永琪也死掉了。



3.乾隆38年,自己已經63歲了,清朝文武按耐不住,紛紛上奏請乾隆再立儲君。儘管乾隆有17個兒子,但時至今日(自己63歲年齡時),排除死去的、殘疾的、過繼給的兄弟,有資格繼承皇位的只有皇八子永璇(永璇有腿疾),皇十一子永瑆,皇十五子永琰,皇十七子永璘(驕奢淫逸的主,眾臣子不看好).所以,對皇位有競爭力的,在乾隆眼中只有永瑆和永琰這哥倆了。


4.永瑆果敢堅決,思維敏捷,能力卓著,乾隆有評“深肖朕躬"。但乾隆要得接班人首選條件是孝道,顯然以追求能力與治國方略為目標的永瑆,在表孝順、溫和、謙遜方面表現差強人意,而且永惺向來腳踏實地、勤勞儉樸,一旦登基,根本不會支持自己奢侈浮華的生活,這是不要臉的乾隆最忌諱的地方,思慮再三,最終淘汰了永瑆.

5.乾隆曾經假惺惺地說,坐滿了六十年皇后立即退讓,否則,就是對當了六十一年皇帝的爺爺康熙的“大不敬”!可事實是:自己禪讓後,又在太上皇的位置,實際把持朝政四年。也就是說他要為自己養尊處優的太上皇的生活早作安排.而永琰,才能平庸,但孝順聽話。聽話意謂能為我所用,能支持我繼續為所欲為,揮霍浪費,倒行逆施.所以,永琰這位不能當班幹部的三好學生,陰差陽錯地當了班長,成為乾隆老兒的接班人.



個人悲劇最終演化成民族悲劇,中國近代史的各種喪權辱國的行為確實是乾隆老兒埋下的伏筆.


希望星晨58298869


乾隆是清朝的第六位皇帝,他在位60年,在太上皇為3年4個月,是中國歷史上實際執掌國家最高權力時間最長的皇帝,也是最長壽的皇帝活了89歲(1711—1799)。他一生有2位嫡妻,38位侍妾,17個兒子,但是他的繼承人卻是自己的第15子,你知道為何麼?

我們先來看看乾隆的兩位嫡妻——

元配皇后就是孝賢純皇后富察氏,也就是《如懿傳》中的富察·琅嬅,1735年被立為皇后,1748年病逝,年僅37歲。孝賢純皇后生有兩子:

1.皇次子永璉(1730—1738),乾隆元年(1736年)七月,弘曆密定皇儲緘其名於乾清宮正大光明匾額後,不過乾隆三年(1738年)薨,只活了8歲,追封為贈端慧皇太子。

2.皇七子永琮(1746—1747),乾隆曾欲立為太子,不過2歲就以痘殤,嘉慶帝追封哲親王。

乾隆的繼皇后是烏拉那拉氏(1718—1766),也就是《如懿傳》中的烏拉那拉·如懿,初為嫻妃,1750年被冊立為皇后。不過1765年,在乾隆南巡的路上因“忤旨截髮”被收繳皇后、皇貴妃、嫻貴妃、嫻妃共四份冊寶夾紙。1766年去世,其葬禮規格僅相當於嬪,也不舉行國孝三年,可以說是不廢而廢。

繼皇后也生有兩子:

1.皇十二子永璂(1752—1776),雖為嫡子,但是其母形同被廢,他也就不得寵,25歲就去世,僅被追封為貝勒。

2.皇十三子永璟,幼殤,未封

乾隆的第三位嫡妻就是孝儀純皇后魏佳氏,不過生前令皇貴妃,算得上是乾隆最寵愛的妃子,乾隆禪位給嘉慶後追封令妃為皇后,她為乾隆生有四子,分別是:

1.皇十四子永璐(1757—1760),幼殤,未封。

2.皇十五子嘉慶帝永琰(1760年—1820年)。

3.皇十六子,未命名(1762年—1765年),幼殤。

4.皇十七子永璘(1766年—1820年),乾隆最小的兒子,也是他最疼愛的兒子,被封為慶親王。

其實嘉慶帝勉勉強強是嫡子,但是在清朝並不是嚴格的嫡子繼承製(清朝唯一以嫡長子身份繼承皇位的皇帝是道光皇帝),如果有年長的兒子的話肯定是年長兒子繼承皇位了,那為何年長之子不得立呢?其實就是因為很多兒子沒乾隆活得久,我們看看有多少皇子死在乾隆前頭。

1.皇長子永璜(1728—1750),母哲憫皇貴妃,追封定親王。

2.皇三子永璋(1735-1760),母純惠皇貴妃,追封循郡王。

3.皇四子永珹(1739-1777),母淑嘉皇貴妃,封履親王,奉旨出繼和碩履懿親王胤裪後。

4.皇五子永琪(1741-1766),在世就被封榮親王

,母愉貴妃。

五阿哥絕對是乾隆最鍾愛的兒子,乾隆皇子在世就被冊封為親王的只有皇五子永琪(封和碩榮親王)、皇十一子永瑆(封和碩成親王)、皇十五子永琰(封和碩嘉親王,即嘉慶帝)。最早被封為親王的則是永琪,其中“榮”字也比較尊貴,順治帝曾經追封寵妃董鄂妃之子為和碩榮親王,本來是追封皇太子的,被孝莊皇后阻攔了。可見如果五阿哥不和小燕子私奔,皇位絕對就是他的,哈哈……開個玩笑,其實是永琪早逝了,被瓊瑤阿姨拿去演義了。

5.皇六子永瑢(1743-1790),封質郡王,母純惠皇貴妃。

6.皇九子,未命名(1748—1749)幼殤,未封,母淑嘉皇貴妃金佳氏。

7.皇十子,未命名(1751-1753)幼殤,未封,母舒妃葉赫那拉氏。

其實除了皇十五子永琰和皇十七子永璘之外,乾隆還有兩個兒子活過了他,那就是皇八子永璇皇十一子永瑆。排序上在皇十五子永琰之前,那為什麼乾隆不在他們二人之中選一個長子繼承皇位呢?

他們二人的母親是淑嘉皇貴妃金佳氏,不可謂不得寵,她與乾隆生有四子(永珹、永璇、皇九子、永瑆),但是她的兒子卻都不得寵,一個出繼為胤裪後,兩個年長不得立。

1.皇八子永璇

,雖然某段時間內為乾隆長子,但舉止輕浮,做事不得體,人緣也不太好,並曾受到乾隆帝的公開斥責。據朝鮮史料記載,出使清朝的朝鮮使節曾經對朝鮮國王說過皇八子永璇是“沉湎酒色,又有腳病,素無人望”,還說他“性行乖戾,屢失上意”。可見除了性格方面的因素外,永璇自身有足疾,走路不太雅觀,作為大國的皇帝這樣肯定有損形象,所以身體的殘疾成為他爭儲的最大的障礙。

2.皇十一子永瑆,別號詒晉齋主人,封成親王。他文才較優,尤善書法,與劉墉、翁方綱、鐵保並稱清中期四大書家。但乾隆帝對他的不重騎射、仿效漢族儒生的文人習氣很是反感,也曾嚴厲申斥。朝鮮史料的記載為 “為人愷悌,最著仁孝”,但“柔而無斷”。

相比之下,乾隆肯定就會中意自己寵妃魏佳氏(令妃)之子永琰了,雖然令妃原為姓魏,由正黃旗漢軍抬旗入鑲黃旗滿洲,不管是正黃旗漢軍,還是抬旗入鑲黃旗滿洲,她到底已經不算是漢人了。

另外據史料記載嘉慶帝“飭躬讀書,剛明有戒,長在禁中,聲譽頗多”,同時“為人沉重,處事剛明,皇帝寵愛,朝野想望”,可見永琰不僅皇帝喜歡,大臣也極為擁戴,更重要的是他為人心思深沉,有做皇帝的陰險狡詐,能扳倒和珅也說明他有幾分能力的。

歡迎關注【最愛肉丸子先生】,用輕鬆有趣的方法,為你解讀有趣有料的歷史!


最愛肉丸子先生


嘉慶皇帝,愛新覺羅.顒琰 是乾隆的第十五子《 還珠格格》中令妃的兒子。

這裡先說一下嘉慶皇帝顒琰的生母,她便是十幾年前熱播劇《還珠格格》 中的令妃娘娘,也就是以後的孝儀純皇后魏佳氏,乾隆的第三任皇后,嘉慶的母親,內管領、追封三等承恩公魏清泰之女。



乾隆十年年被封為魏貴人,同年被封為令嬪,乾隆十三年年被冊封為令妃,乾隆24年被封為令貴妃 乾隆二十五年生皇十五子永琰後來改為顒琰,一共生了三子兩女。


乾隆一共有十七個兒子,但是乾隆皇帝活的歲數太大 八十九歲高齡啊,他的好多兒子都已去世,永琰 前面的十四個哥哥有六個 在幼年年就夭折,皇長子永瑛 二十多歲就去世了,去世的還有皇三子永璋,皇五子永琪,到後來活下來的沒有幾個, 乾隆皇帝也是瘸子裡的拔將軍,再說永琰為人厚道 挑來挑去 覺得老十五合適,還有就是 前年說到他的母親原來的令妃娘娘是乾隆皇帝最寵愛的妃子,所以永琰就成了繼承人不二的認選,就這樣 皇十五子永琰 在他三十六歲 登基做了皇帝,年號嘉慶。


嘉慶皇帝上臺首先乾的第一件事就是扳倒大貪官和珅,所有家產全部充公 使國庫充盈 也是一位幹實事的好皇帝 只不過是接了一個爛攤子有心無力,嘉慶皇帝是清朝從鼎盛走向衰敗的轉折點,也主要是生不逢時。


佳寧說歷史


所謂人老多情,選擇禪讓皇位給皇十五子永琰的時候乾隆已經是八十五歲的高齡了,都說人一老最怕的是孤死院落,曾貴為九五之尊的乾隆也是人,也會像大多數老人家那樣極度缺乏安全感。

(乾隆)

這才是乾隆傳位給半桶水的皇十五子永琰而不是才能卓著的皇十一子永瑆的最根本原因。

其實在永琰之前,乾隆曾經有過三次立儲的經歷,只是這三人都命運多舛,嗚呼哀哉。

乾隆與原配皇后富察氏十分恩愛,誕下皇次子永璉,皇七子永琮。

(富察氏)

所謂愛屋及烏,又是嫡出,乾隆初定永璉為太子,奈何永璉不到十歲便因為風寒死去,再立永琮為太子,不料永琮又在兩歲時候感染水痘夭折。後來,乾隆又看上愉妃所生的皇五子永琪。永琪可是他的心尖肉,不僅多才多藝,而且十分孝順,甚至還在圓明園大火中救過自己的命。可惜的是,天不與願,還沒開始立永琪為儲剛封為和碩榮親王,不到一年永琪才25歲又死了。



(永琪)

前後相繼三位皇儲相繼死去,乾隆一度傷心不已,深覺是自己德福不夠,打開了潘多拉魔盒,此後幾十年都不願再立皇儲。

終於熬到了乾隆38年,自己已經63歲高齡,按照滿清大多數皇帝都英年早逝且死的蹊蹺的慣例,列位臣工按耐不住了,就怕有一天乾隆也隨先祖那樣一個不濟嗚呼哀哉而皇儲未定引起紛爭,於是紛紛上書奏請立儲。

乾隆雖然曾有17個兒子,但是到了自己63歲年齡,死的死,殘的殘,一眼望去,只剩下6位皇子了。其中有兩位還已經過繼給了兄弟,斷無搶過來立儲的道理,剩下的分別是皇八子永璇,皇十一子永瑆,皇十五子永琰,皇十七子永璘。

這其中,永璇生得其貌不揚而且還有腿疾,走路一瘸一拐的,總不能讓他做個柺杖皇帝,那樣太有損大清威儀。

永璘年紀尚小,心氣未定,而且整日裡不學無術,遊手好閒,放縱任性的很,如何讓他以後克成大統,勵精圖治?

因此,最後在乾隆眼裡的只有永瑆和永琰了。

永瑆能力不凡,機敏睿智,用乾隆的話說就是“深肖朕躬”,但是永瑆別的性格在當時權欲很重又老來極度缺乏安全感的乾隆眼裡卻很要命。總一句話:永瑆感覺不孝順,不好管教,會讓自己退位後無所依靠。


(嘉慶)

我們知道乾隆在當了六十年皇帝后退位,因為他宣揚的虛偽仁孝,不能對當了六十一年皇帝的皇爺爺康熙不尊,於是皇位禪讓給嘉慶又繼續把持朝政四年。

乾隆為太上皇卻把持朝政說明乾隆貪權,重用和珅是因為兩人物以類聚,臭味相投,貪慕榮華。因此,他絕不希望自己退位後新皇不聽話把自己給架空,並且讓自己過著節衣縮食的窮苦日子,甚至推翻自己勵精圖治一生的政績。而永瑆絕對會是讓自己過上這種日子的人。永瑆為人太過小家子氣,毫無自己大開大合的帝王氣度,為人勤儉到文酸,最要命的是他時時處處不標新立異,宣揚革舊鼎新。

所以,選後繼人要那麼儉樸能幹作什麼?!自己養的大肥豬“和珅”就夠大清朝吃好多年的。


思來想去,就只有永琰了。永琰雖然平庸,但是抵不住他孝順聽話。就是這一點好抵過他所有的缺點,更不用說永琰並沒有什麼出格要命的缺點,中規中矩的剛剛好。

因此,乾隆六十年退位,自己仍舊過了四年皇帝的日子,永琰也確實聽話孝順,事事都依著乾隆,乾隆也算是頤養天年安樂死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