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21 呂梁英雄傳——山西呂梁市

李永泉 西行

呂梁市因呂梁山脈由北向南縱貫全境而得名。西隔黃河同陝西榆林相望,東北與省會太原市相連,東部、東南部分別和晉中、臨汾接壤。全市基本屬於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區,冬寒夏暑,四季分明。

呂梁英雄傳——山西呂梁市

呂梁是革命老區,革命戰爭時期是紅軍東征主戰場、晉綏邊區首府和中央後委機關所在地。一部《呂梁英雄傳》,是戰爭年代呂梁人民不畏犧牲、前赴後繼的真實寫照。

呂梁歷史

呂梁的建置,最早可追溯到春秋時代,當時呂梁有屈邑、平陵邑、中陽邑及瓜衍縣等。

東漢永和五年(公元140年)九月“因匈奴寇掠,西河郡治南徙五百九十里”遷至離石縣,為呂梁境內最早的郡級建置。

隋,呂梁分屬於離石郡、西河郡、太原郡、樓煩郡、龍泉郡。

宋代,呂梁分屬於石州、汾州、嵐州、隰州、晉寧軍、太原府。

呂梁英雄傳——山西呂梁市

1949年9月,山西省人民政府成立以後,呂梁境內設興縣專區和汾陽專區,興縣專區轄有興縣、臨縣、離石、方山、嵐縣等11縣,汾陽專區轄縣有汾陽、孝義、交城、文水、中陽、石樓等9縣。

呂梁英雄傳——山西呂梁市

1971年5月,呂梁地區組建,同時恢復方山縣,新增設婁煩、交口二縣;

2003年10月23日,國務院批准呂梁撤地設市,同時下轄的離石由縣級市改為市轄區,下轄的孝義、汾陽兩個縣級市改由山西省直轄、呂梁市代管。

礦產資源

呂梁英雄傳——山西呂梁市

呂梁全市含煤面積11460平方公里,分佈在河東煤田、霍西煤田、西山煤田、寧武煤田等四大煤田,佔全市總面積的54.3%。歷年提交過儲量的勘查報告在呂梁或涉及呂梁的共有23個(不包括煤礦擴建報告),勘查區探明儲量約404億噸,佔山西總儲量的15、26%。保有儲量399億噸,焦煤保有儲量159億噸。

文化呂梁

呂梁英雄傳——山西呂梁市

小說《呂梁英雄傳》、歌曲《人說山西好風光》、電影《我們村裡的年輕人》等這些穿越時代、影響過幾代人的紅色經典就孕育、誕生於呂梁。

電視連續劇《紅軍東征》在中央電視臺一套播出,好評如潮。

晉劇現代戲《劉胡蘭》榮獲全國兒童劇優秀劇目展演10項大獎。

晉劇《杏花酒翁》、《紅肚兜》獲得全國戲劇文化獎。

碗碗腔小戲《人偶戲》、舞蹈《布老虎》等獲文化部群星獎。

呂梁英雄傳——山西呂梁市

廣播劇《山丹丹花開》、電影《酸棗坡》、歌曲《綠葉護紅花》、小說《血色碼頭》等11件作品獲得山西省精神文明建設“五個一工程”獎。

汾陽、孝義兩市先後被文化部命名為全國文化先進市。

汾陽市、中陽縣被命名為“中國民間文化藝術之鄉”。

呂梁大武機場

呂梁英雄傳——山西呂梁市

於2014年1月26日正式通航,機場位於方山縣大武鎮西北方向,佔地2671畝,距離呂梁市區23公里,為國內支線機場,飛行區等級為4C級,能起降CRJ-200、波音737-800、A319、A320等系列飛機。機場設計規模為到2020年年旅客吞吐量達到20萬人次,年貨郵吞吐量達到900噸。

旅遊資源

呂梁英雄傳——山西呂梁市

呂梁旅遊資源豐富,境內有古建築、古遺址、古窟寺、石刻、壁畫等文物古蹟5014處,革命遺址和革命紀念建築物133處,各類自然風景區11處,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龐泉溝、國家級風景名勝區北武當山以及全國曆史文化名鎮磧口、全國首批歷史文化名村西灣、中華名酒第一村杏花村、武則天廟、晉綏邊區政府舊址、劉胡蘭烈士陵園、蒼兒會生態旅遊經濟區、日本佛教淨土宗祖庭玄中寺等眾多景區景點組成了一條條旅遊熱線。

北武當山

呂梁英雄傳——山西呂梁市

北武當山位於方山縣境內,古稱龍王山,又名真武山,明代修復玄天大殿後,根據非玄武不足以當之之意,更名為武當山,因位於北方,故改稱北武當山。這裡既有賞心悅目的自然景觀,又有歷史久遠的人文景觀,是北方著名的道教聖地。1990年被山西省人民政府民族宗教事務局批准為道教活動場所,1994年1月被國務院公佈為國家級重點風景區。

龐泉溝

呂梁英雄傳——山西呂梁市

龐泉溝位於方山縣城以北30公里處,是以保護國家一類野生動物褐馬雞為主的森林生態型自然保護區,是山西省的主要林區,涉及4個鄉、2個國營林場,面積15.7萬畝,森林覆蓋率為74%。區內山高林密,溝谷交錯,是野生動物生息的良好場所,有國家一類野生保護動物褐馬雞兩千多隻。

天下黃河第一灣

呂梁英雄傳——山西呂梁市

天下黃河第一灣位於石樓縣辛關鎮,最佳觀景點為馬家畔。黃河在晉陝峽谷段,總體流向為由北向南,自辛關黃河大橋以南6公里處,陡然向東,轉了一道極為奇特的大彎。若從高處俯視,該彎西窄東寬、尾部圓滿,宛如葫蘆狀,兩面基本對稱。入彎處至出彎處水流總距離為8000米。彎內陸地以入彎與出彎處最窄,僅為700米,最寬處為1700米,最高處與水面垂直距離為196米。1936年2月,毛澤東率領東征紅軍由陝西清澗進入辛關,其間寫成著名的《沁園春·雪》,石樓縣城建有紅軍東征紀念館,為紅色旅遊品牌景點。

酒都杏花村

呂梁英雄傳——山西呂梁市

酒都杏花村位於汾陽市杏花村鎮西堡村,始建於南北朝。距今已有1500年曆史的汾酒,以其“入口綿、落口甜、酒後有餘香”而聞名於國內外。酒都杏花村是融“酒、詩、書、畫、景”的現代酒城,是研究酒史文化的良好場所。廠內酒香四溢、景色優美,是全國著名的花園式工廠,並保存有豐富的與汾酒有關的各種歷史資料。文化景點有酒史博物館、古井仙亭、名人碑廊、牧童指處、申明仙態、假山嵯峨、仙姑池水、歡伯湖、醉仙樓等。

武則天紀念館

呂梁英雄傳——山西呂梁市

老百姓稱為則天廟,位於文水縣城北5公里,南徐村北面。武則天紀念館佔地2.6萬平方米,從中軸線上看有山門、雕像、舞臺、正殿;兩翼殿宇有鐘鼓樓,碑廊,配殿,偏殿;雕像兩邊分別是豐碑和昇仙太子碑、八角迴音亭等;院內柳樹成蔭,花草遍地。則天廟以武則天女皇的特定身份和它本身的文物價值名揚中外,是全國惟一的一座女皇主廟宇。1996年12月,被公佈為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

劉胡蘭紀念館

呂梁英雄傳——山西呂梁市

劉胡蘭紀念館坐落在文水縣劉胡蘭村南,始建於1956年,建築總面積8400平方米,1957年劉胡蘭烈士就義10週年時落成並對外開放,成為向全國青少年進行革命傳統教育的好課堂。紀念館以紀念碑和陵墓為中軸對稱分佈,疏朗壯觀,端莊肅穆。走進大門,首先映入眼簾的是高大的漢白玉紀念碑,碑的正面,有偉人的親筆題詞“生的偉大,死的光榮”8個大字。

離石安國寺

呂梁英雄傳——山西呂梁市

安國寺位於離石區西十公里處,創建於唐貞觀十一年(637年)。寺內主要建築有大雄寶殿、銅塔樓、鐘鼓樓、萬佛閣、關帝閣、觀音樓、十王殿、洞賓樓,又有於清端公祠、於萊公祠、于成龍讀書樓,還有萊公別墅、石牌坊、磚塔等,是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呂梁特產

交城-琉璃咯嘣

呂梁英雄傳——山西呂梁市

交城-灘羊皮

呂梁英雄傳——山西呂梁市

交城-駿棗

呂梁英雄傳——山西呂梁市

汾陽-核桃

呂梁英雄傳——山西呂梁市

柳林-碗脫

呂梁英雄傳——山西呂梁市

中陽-剪紙

呂梁英雄傳——山西呂梁市

孝義-碗碗腔

呂梁英雄傳——山西呂梁市

孝義-皮影

呂梁英雄傳——山西呂梁市

臨縣-紅棗

呂梁英雄傳——山西呂梁市

柳林-盤子

呂梁英雄傳——山西呂梁市

興縣-冒湯

呂梁英雄傳——山西呂梁市

中陽-柏子羊肉

呂梁英雄傳——山西呂梁市

嵐縣-八音會

呂梁英雄傳——山西呂梁市

嵐縣-麵塑

呂梁英雄傳——山西呂梁市

嵐縣-搗拿糕

呂梁英雄傳——山西呂梁市

汾陽-綠豆糕

呂梁英雄傳——山西呂梁市

交城莜麵栲栳栳

呂梁英雄傳——山西呂梁市

孝義剪紙

呂梁英雄傳——山西呂梁市

呂梁合稜則

呂梁英雄傳——山西呂梁市

傘頭秧歌

呂梁英雄傳——山西呂梁市

汾酒

呂梁英雄傳——山西呂梁市

武則天

呂梁英雄傳——山西呂梁市

文水人,中華帝國唯一的女皇帝。取李唐江山而代之她的王朝號(周)。雖然在她再位間任用酷吏以強硬的手段統治她的王朝,但並沒損害整個中華帝國的元氣,反而使中華帝國順利地進入第二個黃金時代。

郭子儀

呂梁英雄傳——山西呂梁市

唐朝著名將領,祖籍汾陽,郭子儀是名副其實的軍人,一生戎馬,功蓋天下,對於大唐王朝來講,實有再造之功,他平定了安史之亂、反擊了吐蕃等少數民族的侵擾,平定了僕固懷恩的叛亂。唐上元二年(公元761年)被封為"汾陽郡王",史稱“汾陽王”。

狄青

呂梁英雄傳——山西呂梁市

汾陽人,北宋名將,被稱為“面涅將軍”,主要戰績是大破西夏、夜襲崑崙關和平定儂智高之亂。

于成龍

呂梁英雄傳——山西呂梁市

清山西永寧州(今離石)人。諡“清端”、贈太子太保。明崇禎十二年(1639年)舉副員,清順治十八年(1661年)出仕,歷任知縣、知州、知府、道員、按察使、布政使、巡撫和總督、加兵部尚書、大學士等職。在20餘年的宦海生涯中,三次被舉“卓異”,以卓著的政績和廉潔刻苦的一生,深得百姓愛戴和康熙帝讚譽,以“天下廉吏第一”蜚聲朝野。

張叔平

方山人,出生於農家。民國12後,入社會主義青年團,民國13年夏參加中國共產黨。同年暑假,成立太原第一個中共支部,被選為書記。

賀昌

呂梁英雄傳——山西呂梁市

柳林人。曾在太原、北京、天津、上海等地從事工人運動。1930年春,任中共中央北方局書記。1935年3月10日,賀昌在率領部隊突圍時,於江西會昌河畔遭敵人伏擊,壯烈犧牲。

張民覺

呂梁英雄傳——山西呂梁市

祖籍嵐縣,美籍生殖生物學家、育種學家和甾體避孕藥的創始人之一。由於他在體外受精和卵子移植研究中所做出的重大貢獻,被譽為“試管嬰兒”之父。

馬烽

呂梁英雄傳——山西呂梁市

孝義人,歷任全國文聯第四屆副主席,中國作家協會黨組書記、副主席。著有長篇小說《呂梁英雄傳》(與西戎合作)、《玉龍村紀事》,短篇小說集《村仇》、《太陽剛剛出山》、《三年早知道》,長篇紀實文學《劉胡蘭》,電影文學劇本《我們村裡的年輕人》、《淚痕》等。

劉胡蘭

呂梁英雄傳——山西呂梁市

文水縣雲周西村(已更名為劉胡蘭村)人。1945年進中共婦女幹部訓練班,1946年被分配到雲周西村做婦女工作,併成為中共候補黨員。1947年1月12日劉胡蘭逮捕,因為拒絕投降,被鍘死在鍘刀之下,時年15歲。偉人當年為其題詞“生的偉大,死的光榮”。

賈樟柯

呂梁英雄傳——山西呂梁市

中國第六代電影導演的領軍人物,1970年生於汾陽,畢業於北京電影學院。1995年起開始電影編導工作。1998年,其處女作《小武》獲柏林電影節青年論壇大獎,國際電影界稱他為“亞洲電影閃電般耀眼的希望之光”。執導了《小武》、《站臺》、《三峽好人》、《小山回家》等多部影片,其中《三峽好人》斬獲威尼斯電影節最高大獎-金獅獎。

秦巴美好江山,攜手與您共創美好生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