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19 農業種植盲目跟風,有人虧得想跳樓!

做農業種植是一條漫長的耕耘之路,在“低頭拉車”的時候一定多思多想,不要只看成功的案例,別人的成功經驗不一定適合當下的你,那些前輩們踩過的“坑”更加需要我們謹記。下面我們就來看看農業種植必須注意的幾條“紅線”,適用於新老農業種植戶,希望與各位共勉,幫助大家發現問題,繼續前行。

1、拒絕跟風,打差異化才能贏得市場

每一個行業都有競爭,農業的競爭可以說是慘烈的。在競爭的高壓下,越來越多的種植戶紛紛模仿他人的成功之路,比如說看到這兩年種柑橘的賺錢了,就會立馬跟風種植柑橘,不管從品種還是技術上全方位地複製,跟風導致的結果就是藍海變紅海,經驗老道的柑橘種植戶說道,種植柑橘,拋開天災人禍不講,柑橘品種繁雜每年的病蟲害也大不相同,具體問題具體分析處理才能獲得可觀的收成。沒有差異化的跟風是農業種植失敗的關鍵,要做到人無我有,人有我優才能贏得市場

農業種植盲目跟風,有人虧得想跳樓!

2、成功的關鍵是除了經驗還有科學技術

技術是個坎,目前大部分老農戶過度依賴傳統的自身經驗,對互聯網的抗拒使得他們很難接收到科學的種植管理技術,長期的信息閉塞制約了發展;而新農戶對種養技術不懂,圈子又比較封閉,日常獲取技術信息的渠道就是親友和附近農資店,遇到問題慣性的向老農戶取經,或者依賴農資店老闆,聽風就是雨還掌握不到問題的關鍵點造成兩眼抓瞎。農業種植經營要成功除了自身積累的經驗更重要的是要結合創新的科學種植管理技術,一個懂技術又懂管理的新農人才是農業的未來

農業種植盲目跟風,有人虧得想跳樓!

3、控制農業種植成本才能提高利潤

農業種植成本一般包含土地成本、人工成本和農資成本還有灌溉設施設備等等都是固定的投入,一旦遇到病蟲害或者產品滯銷賣不出去,肯定是要虧錢的。所以控制成本提高利潤是從事農業種植行業必須要去做的重要工作。如今,大部分種植戶沒有對成本的控制意識,一般是別人說什麼藥好用就買,也不會去比價,有時候經常出現高價買的藥解決不了現有的問題,反而徒增成本。所以不管是農資產品的購買還是設施設備的投入都要儘量選擇物優價良的。

4、規避大風險才能創造大商機

目前一些種植戶還是缺乏防控意識,一般都是習慣問題出現了才去想辦法解決,但並不是所有病蟲害都有根治的辦法。以富川瑤族自治縣在柳家鄉洋衝村為例,2016年因為村民沒有及時防控黃龍病,導致全村3000多畝柑橘全部染上黃龍病,最後只得全部砍掉。所以說農業種植不僅是要做好當下的管理,還要注重對病蟲害的防控,能規避大風險才能創造大商機。

5、面對滯銷農產品不可盲目投入

中國土地資源豐富,很多農產品都可以做到跨區域生產,很容易出現別的地區已經出現滯銷的農產品在另一個地區還在鼓勵生產。例如甘蔗,廣西是我國最大的蔗糖產區,從1992-1993榨季以來,糖料蔗種植面積和產糖總量穩居全國第一。2014-2015榨季前,廣西的原料蔗產量和食糖產量均佔全國總量的60%以上,但近兩年隨著種植成本增長,甘蔗的種植效益降低,甘蔗收購價格低至400元/噸,拋開種植農資成本不講,光是請人砍甘蔗一天的工費有的地區高至150元一天,一天最多也只能砍1500斤,成本增加利潤降低。廣西很多地區已經放棄種植甘蔗改種其他農產品,但不瞭解行情的部分地區還在擴種,這個時候就會面臨種甘辛苦又賺不到錢的困境。

農業種植盲目跟風,有人虧得想跳樓!

農業種植是一個長期的產業,很多時候光靠經驗是不夠的。希望將要投身於農業種植的朋友一定要做好調研,找準方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