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如何看待韓國國內現在要求恢復漢字教育的呼聲日益高漲?

話去風


韓國人似乎什麼都想搶中國的,臉皮厚道了頂點,比如端午節什麼的,他們都說成是自己的,最可恥的是,中國歷史上很多著名的人物,他們愣是能給出一堆理由,說是他們國家的人,比如朱元璋,曹操等人都被說成是他們的了。

由於韓國現在也逐漸的強大了起來,他們的政府一直在致力於去漢化,他們首先做的一件事就是廢除漢字,這是其第一步,在韓國,他們使用中國漢字已經有一千多年的歷史了,當然那個時候他們不叫韓國。由於他們一直沒有發明自己的文字,只能用中國的,值得一提的是在該國普通群眾是不認識漢字的,只有一些達官貴人和官員們看得懂漢字,平民只能用口頭方式交流。

韓語中百分之七十的單詞來自於漢字,有趣的是,他們每次遇到同音字,只能靠上下文來猜測意思,很多種情況下,韓語是無法表達出他想表達的含義的。韓國政府去漢字的政策剛剛推出,很多有識之士便走上街頭開始抗議這一行為,他們要求政府停止這種做法,恢復漢字教育正常化。

那麼這是為什麼呢?別的不說,在韓國一些高深的書籍,古典文學,歷史書裡面有很多的漢字,即使是現在的法律文書裡面也有大量的漢字,如果韓國去了漢字,那就代表這些書只有很少一部分人懂得,大部分韓國人看不懂這些。普通民眾哪能樂意呢?去了漢字不就意味著只有少部分上層社會看得懂書籍了,自己看的永遠都是一些皮毛。

嚴謹的說韓國人學習漢字,不是為了溝通,因為他們平時的韓語溝通肯定是沒問題的,只不過想要學習就比較費勁了,稍微有點深度的書裡,全都是漢字,他們的史書裡也全是漢字,如果韓國真的一直廢除漢字,那麼不用很久,他們連自己的歷史都看不懂了,換種說法就是,他們的文化會出現斷層。

有趣的是,日本人都在嘲諷他們的這一行為,當然韓國民眾也看到了問題的重要性,他們也舉行了大規模的抗議,必須學習漢字,無關政治,只是他們認為漢字非常重要。當然其國內也不缺去漢化政策的堅定追隨者。

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以史為鏡可以知興衰 喜歡歷史的讀者們不妨關注歷史雜貨鋪,如果有不對的地方歡迎指出,請多包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