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河南林州:小山村一橋跨三省,古有盤陽務,今有紅旗渠


盤陽村一橋跨三省,雞鳴豫晉冀,位處太行山腹地的盤陽村,因其獨特的地理位置,明清時期就已是一處繁榮的商貿集散之地。

盤陽,又名般陽、盤羊,盤陽村位於河南省林州市任村鎮西北部,是一個歷史久遠的村莊。明朝在這裡設有官方的“盤陽務”,負責木材的砍伐,通過漳河水路運送到京城。

盤陽村曾經是一個出省的通道,年代久遠的豫晉古道穿村而過,這個呈“L”形的古街全長0.5公里,幾十座民居、店鋪排列在古街兩旁,被有關專家稱為是豫北地區保存最完整的明清建築。

盤陽村是一個歷史久遠的村莊,明朝在這裡設有官方的“盤陽務”,負責木材的砍伐,通過漳河水路運送到京城。

1960年3月6日到7日, 林縣引漳入林委員會在盤陽村召開全體會議,會上把引漳入林工程正式命名為"紅旗渠",意思就是高舉紅旗前進。經過十年奮戰,先後於1965年4月5日總乾渠通水。

1960年林縣修建紅旗渠工程時總指揮部所在地,也稱為“紅旗渠”誕生地,紅旗渠精神發源地。

1960年3月6日,楊貴在任村公社盤陽村主持召開引漳入林指揮部黨委擴大會和民工代表大會,決定集中力量打殲滅戰,全部人馬會戰山西境內的21公里,同時把引漳入林工程正式命名為紅旗渠工程,凝聚黨心民心。

1960年8月,紅旗渠總乾渠山西段21公里竣工。不久上級通知:全國經濟困難,基本建設全部下馬。

紅旗渠建設的實踐證明,“盤陽會議”是決定紅旗渠命運的重要戰略決策。

1982年,楊貴擔任國務院“三西辦”副主任到甘肅考察,瞭解到“引洮入隴”工程比紅旗渠動工還早,困難時期全線下馬,面貌長期未改。

楊貴感慨地說:“如果紅旗渠不是改為集中力量分段施工,修一段,發揮效益一段,紅旗渠能否建成都很難說!”

困難面前不彎腰,實事求是,科學決策,為紅旗渠建設贏得了歷史機遇。林州人民不斷賦予紅旗渠精神新的內涵,譜寫了氣壯山河的“戰太行、出太行、富太行、美太行”四部曲,經濟和社會發展走在了全省的前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