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18 老北京:曾經的葡萄酒名城

老北京:曾經的葡萄酒名城

說起葡萄酒,我們首先想到的就是法國、美國、西班牙這些。殊不知,在歷史上,老北京也曾是葡萄酒名城。

1792年,英國人馬戛爾尼率領龐大使團訪華,乾隆曾賜給他紅葡萄酒,馬戛爾尼在日記中稱讚它比世界上任何一個地方的名酒都好,那麼,乾隆的葡萄酒從何而來?

葡萄酒引入中國,唐代是盛期,但葡萄酒價格昂貴,只在貴族圈中流行,唐詩中有“葡萄美酒夜光杯”的句子,其法出自西域,與現代葡萄酒有區別。隨著戰亂等因素,古代中國的政治中心逐漸由西向東轉移,加上絲綢之路被遮斷,葡萄酒釀造技術漸次失傳。

老北京:曾經的葡萄酒名城

北京出名酒,始於金代,中都城裡最著名的品牌是“金瀾酒”,酒味醇厚,據說是用金瀾水釀造而成。當時許多出使金朝的宋朝使臣都曾嘗過這種酒,有人賦詩讚曰:“金瀾酒,皓月委波光入牖。冰臺避暑壓瓊艘,火炕敵寒揮玉斗。”

元代隨著中亞商路被打開,西域葡萄酒傳入老北京,但價格低廉的燒酒更普及。據文獻記載,當時大都城裡酒作坊最多時有100多所。

明代老北京製作的酒多為殷紅色,有“燕京琥珀”的雅號,其中又以皇家御酒房後牆外的一片造酒作坊最出名,共有30餘家,其所造的酒被稱之為“廊下內酒”,由於味道醇美,價格貴出1倍多。

而西式葡萄酒真正流行,是清代才開始的。康熙曾下諭,稱:“西洋上品葡萄酒乃大補之物,高年飲此,如嬰童服人乳之力。諄諄泣陳,求朕進此,必然有益。朕鑑其誠,即準所奏,每日進葡萄酒幾次,甚覺有益,飲膳亦加,每日竟進數次。朕體已經大安,伊等愛君之心,不可不曉諭朕意。”

康熙之所以要說這些話,因為清廷一些大臣群起指責傳教士,康熙為他們解脫。但康熙確實嗜飲葡萄酒,曾降旨全國徵酒,傳教士們聞風而動,僅康熙四十八年中短短一個多月的時間,江浙傳教士和官吏就向康熙皇帝進獻了100多瓶。

雍正時期,禁教趨嚴,但雍正身體孱弱,特別重視養生,傳教士們於是打起了酒的主意,雍正十一年(1733年),意大利傳教士羅懷中在葡萄酒中加入中藥,開發出“羅斯馬麗諾葡萄藥酒”、“肉桂葡萄藥酒”和“桃仁葡萄藥酒”三個品種,並進獻給皇帝。

1900年,義和團搗毀了在京傳教士墓地,後按《辛丑條約》規定,清廷賠銀一萬兩重修墓地,並在旁邊修建教堂,即馬尾溝教堂,1910年,為了便於宗教活動,教士們在這裡種葡萄,建立葡萄酒坊,完全採用法國工藝。該葡萄酒迅速打開知名度,1949年新中國成立時,中國僅存6家葡萄酒廠,總產量僅為84.3噸,而老北京葡萄酒產量為20噸,佔全國的近四分之一。

老北京:曾經的葡萄酒名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