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這張三國機密的宣傳圖,有什麼深意?

熱克個微斤斤飛


這張三國機密宣傳圖的中間是楊平,在他上方幫他戴冕冠的是司馬懿,為他整理衣飾並扶持他的是皇后伏壽,下方跪著並抬頭給他舉劍的是弘農王妃(漢少帝劉辯之妻)唐瑛。

不管歷史如何如何,單就這張圖來說,我覺得其中蘊意在於:楊平能坐穩皇位,離不了伏壽、唐瑛和司馬懿的幫扶。

首先,劇中的楊平從小就被寄養在司馬家,在司馬懿這位兄長的呵護中長大,是一個善良而聰明的普通人。

第一集楊平對司馬懿坦承,自己沒有鴻鵠之志,做一個縣令就很滿足了,結果呢,因為某些人(楊彪董承之類)的利益,被推到了政治鬥爭的風口浪尖,莫名其妙的冒名頂替,楊平變成了漢獻帝劉協(楊平的同胞兄長)。

入宮之後,險象環生,一開始在宮中一直教導並幫助楊平的是劉協的皇后伏壽,劇中伏壽霸氣十足,但也溫柔賢淑,無論初衷是為了保住漢室江山還是為了保住伏氏家族地位什麼的,伏壽總是盡了一切能力扶持楊平,假戲真做,堅定地站在他的身邊,甚至為了他,犧牲了性命。

劇中唐瑛既是弘農王妃也是一名劍客(殺手),最初接應楊平入宮的就是她,事件全程知曉和參與,她的身份讓她成為了宮裡宮外的聯絡者,也是個非常關鍵的人物,時而是美麗溫柔的王妃,時而又是武藝超群的殺手,在刺殺宦官張宇的時候,在幾百許都衛的包圍之下安然脫身,曹丕滿寵也一直稱讚其武藝高強,她是楊平的劍,不能缺。

最後說司馬懿,司馬懿非常喜歡楊平這個異姓兄弟,楊平被養父接走,途中忽然消失(被秘密接入宮),司馬懿愛弟心切,一直追查不放,直至追查到宮中,發現了事情的真相,為保楊平的性命,他機智應對,他還發動全家為楊平隱瞞身份,而後楊平司馬兄弟倆還相約保漢室顛覆曹營,楊平做漢獻帝在明,司馬懿入曹營在暗,一明一暗牽制,雖不能顛覆曹營,卻也讓漢室穩固了二十幾年,司馬懿功不可沒。

所以,我覺得電視劇《三國機密》就是一個男人被兩個女人加一個男人扶上皇位的故事,是個有點懸念的愛情狗血劇而已。


辣媽追劇



弘農王妃(劉辯之妻)唐瑛,居於宣傳圖的左下角,與諸位"高位"形成鮮明對比。一面象徵著唐瑛和伏壽是劉平上位的"左膀右臂",另一面地位尊卑在畫面上立見分明。唐瑛屈於低位,虔誠地呈著寶劍,"護龍權"的忠誠溢於言表。唐瑛本人"寶劍鋒從磨礪出"。在亂世出英雄的時代裡,"紅顏不讓"化為劉平手上殺伐行令的劍,或也暗示了她作他人"利刃"的卑微不能自主,眼神裡有篤定的大義凜然。最後危難之際,她一定是有犧牲精神的忠誠之臣。據網媒不完全非官方推測,她是有"三面身份的間諜",有無形"殺人工具"的意味。倘若如此,唐瑛完成她的使命後必然迫於某種形勢和權衡會被"丟棄",因為"背棄"三方,所以"丟卒保車"。若說唐瑛是管理者金字塔高層的棋子,稍有差池最易被"棄子",這裡面究竟如何也是玄妙重重,不敢妄揣了。



再說說右邊傲視而獨立的伏壽,手扶劉平胸口,使劉平心安意穩,夫妻同心,結衣"護龍袍",亦有心腹之意。站於劉平身前,眼神沉穩內斂,隨時以己身上前維護的意思。正合了"你去哪我就去哪……"從輔佐之日起,心無旁騖。劉平原本是個空空如也的人,後來伏壽成了他的"表",衝鋒在前。司馬懿成了他的"裡",穩掌後備。

劉平張開雙臂,如"鵬"展翅,羽翼豐滿,欲翱欲翔。面目不明不暗,意味這條清肅朝堂,九五天下路上的他越來越成熟。亦褪往時稚氣,與剛開張劇情裡懵懂無知的形象形成鮮明對比,引起觀者無限遐想。也預示著劉平從"扶不上牆"到"顯露頭角"必是一場崢嶸勵志"翔於九天"的大篇章。除了"表裡"他還有唐瑛這把"利劍"武器,攻守自如。

畫面上司馬懿最為霸氣逼人,眼神比劉平還有帝王之風。他身居最高榻,為劉平加冕,忠誠"護龍冕"的情景卻讓人產生一種似錯覺非錯覺,他是這一切的幕後主宰和中心。作為劉平背後的中梁砥柱,沒有他恐怕僅憑劉平的初出茅廬,江山崩塌還真不是危言聳聽。他鷹狼般洞察一切的眼神裡充滿狠戾,讓人不明覺厲。像是警示這下面虎視眈眈覬覦皇位的亂臣賊子,"有我司馬懿在,輪不到你撒野。"

但對於劉平而言,司馬懿是否也像提線木偶後面那雙無形的手呢……如果一遭分道揚鑣,他是可以分分鐘毀掉木偶的那個人,只要他在,這場戲就能演下去。但劇中司馬懿是非常"愛弟心切"的"弟控",假設要他黑化,把"野心"發揚光大。找不到其它的點,現在看來他只有唐瑛這個軟肋。之前眾多網媒預測的天馬行空劇情是,唐瑛會因劉平決策而死。順著假設想,如果司馬懿一發威真就應了那句"我可以造就你也可以毀了你。"或者"我恨不得隻手捏碎你"的絕境,都是未知數。

這張畫真是《三國機密》的超級量身定製,三個功臣入畫也分別代表劉平的天時地利人和。一張宣傳海報,通過高低層次的巧佈局和人物眼角眉梢的微妙把神秘感營造得很抓心,讓人浮想聯翩,心癢癢的。

此劇情節跌宕,懸疑重重,還是要且看且思量才能懂這其中真正玄機。


洛洛文化


今天閒著無事的時候,小看了幾集三國機密圖。想借此機會,談談自己的看法,權當拋磚引玉吧,腹有點墨,勿噴。

第一集的時候,看到司馬懿和劉平的兄弟情深,當劉平被楊太尉帶走,用了李代桃僵之計以後,司馬懿為了救結義兄弟,親身赴往許都。

相信看過三國演義或者對三國感興趣的都知道,曹孟德挾天子以令諸侯天下皆知,這部劇不同於演義或者正史,漢獻帝劉協殉國,讓胞弟劉平偷樑換柱,想以天子微末威嚴,震懾曹操,我深深感受到了一個末代皇帝的悲哀。


從題主這張圖片來看,可以簡單歸納為一個男人的愛恨情仇,家國情懷。

對劉平而言,司馬懿是結義兄長,是青梅竹馬之交,先帝劉協是骨肉親情,是血濃於水之親。而正史或者演義中,司馬懿肯定是取代曹操,成為了漢相。當江山社稷和親情利益衝突的時候,是助你加冕為王還是取而代之,猶不可知。看司馬懿為劉平取皇冠,是助還是踩,此為懸念一。

從司馬懿來說,肯定是有胸懷大志的人,從第一集論天下大事就可以直接猜到,司馬仲達是不屑和當時的諸侯為武的。個人揣測,前期肯定會幫助劉平智取天下,然後後面會有利益衝突,分道揚鑣。又顧忌兄弟情義,沒有取而代之,而是身死以後,司馬昭篡漢,讓三家歸晉,迴歸正史,此為深意二。

對女人角度來講,先帝駕崩,原應殉情之人卻為了先帝遺願,苟延殘喘。雖然看簡介來講,有不倫戀,但是深宮裡的女人,誰不是可憐之人。兄弟樣貌幾乎一樣,朝夕相處,肯定會有情愫暗生,不歧視,如果兩情相悅,又何必在意世俗看法。亂世人不去太平犬,何況在那個男權社會,深宮的女人如果要生存下去,就必須找個依靠,是亂世的悲劇,也為她們畸戀埋下了伏筆,此為深意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