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在農村老家有20畝地,想建造一個生態農場,主要用於盈利,該如何設計?

老農民說事


20畝在農村做個生態農場還是太小了,做一個農家樂還是足夠了。去過一些農場,現在的農場基本上都要種養結合,做一些特色養殖種植,然後休閒旅遊觀光。這樣規劃面積的話,基本上都是幾百畝以上的,當然也不是說20畝就不能規劃出一個農場。



首先就是你的這個20畝地的位置怎麼樣,有沒有發展成休閒農場的有利條件,如果只是一個普通農村的話,估計很難的。位置不能離城市太近,也不能太遠。一個小時車程以內為好。

然後如果位置合適的話,就是要看你這個20畝地有沒有開發價值,首先就是周圍的環境怎麼樣,山,水,樹林這些事最基本的。而且要好看,有特色。這些山水樹木是不是自己的,能不能利用起來。然後就是這20畝地的具體情況是什麼樣的,有沒有什麼比較好的特色,比如一個小山坡,或者還是平原,山地等等。


如果上面這些都適合的話,那還是可以規劃一個農場的,就拿我們這邊的位置來說,南方山區,水源較多,我自己一直也是想做一個農場。就把我的一些設想說一下吧(我現在在農村搞養殖種植,土雞,黃牛,蚯蚓,藥材,一直想規劃一個農場就是資金不夠)。

首先就是規劃兩三畝田左右種水稻,兩三畝種藕,然後裡面放一些小龍蝦,小鯽魚,田螺,青蛙這些都放一些。旁邊有弄一個一兩畝的水塘,專門釣魚,然後藕塘裡掉龍蝦,圍繞這些修建一些專門釣魚釣龍蝦的亭閣。然後再規劃出兩三畝畝,弄一個野生果蔬採摘園比如樹莓,也可以搞草莓這些的也行。然後就是劃出一兩畝地養雞,但是最好不好圈養,如果附近有山的話,往山上放養。在這一兩畝地內修一個雞舍,每天晚上就把雞關在雞舍,比如養一千隻雞,每天在這一兩畝地內放一兩百隻左右,等客人來了自己去抓,或者客人點好。然後把其餘的雞都往山上放出去,每天是隨機留下一兩百隻雞在農場內的。在這其中可以種一些果樹,如桃樹,或者油茶樹等等都可以。如果當地條件比較好的話,就是說旁邊的山林可以利用的話,按著養雞的模式,再養一些羊,豬這些,每天放出去一些,然後留下來一些。但是這些雞舍豬舍這些一定要在下風口,而且要離吃飯的地方要遠一些。然後就是把農村一些的老木房拆來,修一些農村民俗房子,設計的有特點一些,可以都修幾個這樣的房子,住宿,吃飯的都要有。之後就在整個園內種一些桃樹,或者櫻桃樹這些。如果旁邊有小溪水,搞兩個水風車也是可以的。



然後自己平常要多搞一些活動,比如一些親子活動等等。然後多想一些有特色的項目想法,吸引更多的人,而且一定要有新穎感。


都是自己的想法,真正想設計出一個農場,需要的資金還是很大的。還有就是市場客戶的問題,這兩個一定要解決。風險很大,要慎重。


三農帝國


1、用5畝做鋼架農業生產綠色蔬菜大棚,種植有特色的瓜果蔬菜等。從國外引進奇花異草種植培育,提供觀嘗休閒。

2、用3畝建設荷花園觀光區,用我國最有觀光價值的荷花來培育。荷花在我國的花語中表現為君子,所以很多少都喜歡。



3、用2畝建設魚塘,以方便釣魚者的喜愛。吸引其一家一來觀光。


4、用4畝地建設四季花鋪,吸引年輕的情侶們前來觀光遊玩。

5、用3畝地做小木房的建設,提供住所,方便旅遊者臨時居住。


6、用1畝建設成為經營場所,當然包括買貨和運行的地方。

7、最後兩畝建設燒烤場地,要合理佈局,起到美觀大方和方便的作用。


以上內容只是個人的假想,各種配套設計應根據地型而定。圖片來源於網絡,什麼地方適合做什麼東西,現場定最合適。貴州朱老二等您們的關注,您們覺得呢?


農村朱老二


只有20畝土地,想建造一個生態農場,面積太少了,主要還要用於盈利,那麼投入資金不能太大,村姑的建議,建造以一個釣魚中心為主的休閒娛樂場所(也可以稱為農家樂)。


該如何設計?

既然是生態農場,那麼必須利用自然環境,因地制宜,投入最小資源,取得儘可能多種產業保持生態相對平衡。

食物鏈

養魚(建造魚塘),養豬,養鴨,各種果樹,風景樹,還有蔬菜等等貫穿起來形成一個良性循環系統的鏈接。

沼氣

以沼氣為主體,貫穿一個生物鏈接,比如:糞便(畜牧糞便)進入沼氣池生產沼氣用於生活(炊事,電燈,取暖等),沼氣廢物(沼渣),做為肥料(種蔬菜,果樹,甚至可以餵豬),形成一個循環利用系統,真正做到生態平衡。



農家樂

農場生產的綠色食品(蔬菜,果子,肉,魚等等)來招待遊客,遊客可以釣魚,品嚐風景,踏青等等,有興趣的還可以幫農戶摘果子,學習種蔬菜等,也可以多建造一些對生態平衡無影響的娛樂場所(風景樹下掛揪牽,鮮花池,茶廳等等),吸引周邊縣城遊客來休閒娛樂。並且真正產生盈利。


生態農場,就不能破壞生態環境,自給自足,因地制宜,建造休閒娛樂場所,以釣魚為中心,發展農場經濟,從中獲利。

村姑的日記


我在農村,是農民。20畝地,還要做有盈利的生態農場,你想都不用想。

如果你設想天真的話,20畝地向太空發展,可能會有發展空間!土地也是要投資的。20畝地,每畝地按平均標準1000元,才2萬元,但是你種什麼?種高經濟作物?還是種農副產品?你都要賠本!

我給你透漏一點,20畝地,只有種稀有品種,世間很少見,別人沒種過,你才有盈利,否則,賠本無異。

在我們這裡,土地經過協商,流轉出去,有種農作物的,有種綠化樹的,還有種中藥材的,更有種蔬菜的,無一盈利。讓我們夾在中間好為難,因為他們賠錢了,但是不給農民的土地承包費。按合同2017年9月20號付款,但到現在遲遲不給老百姓付款,我們在中間不為難嗎?他們每一位承包戶都是500畝,最少的有100畝。題主說20畝,能種什麼?

如果要讓我說,首先跟農業科技人員掛鉤,再跟省商貿部門聯繫好,種什麼有盈利,咱種什麼!

看中國的市場行情,種農作物和農副產品都沒有盈利。只有種中藥材,還能有發展前途。前提是要管理好,管理不好,血本無歸。

這些是個人觀點,並不代表其它觀點。


俊俏人愛


主要還是看你有啥獨特的資源,和想做那個方面。資源部分有交通區位,旅遊基礎,自然人文資源,特色的產品和服務,特殊的渠道等等。做哪個方面主要是指做農業,還是做農家樂,做民宿,做餐飲,做遊樂休閒等。

先說第一部分,分成客觀主觀兩個大方面來談。一是客觀方面,主要包括靠城市,還是靠景區,還是項目自身或周邊有特殊的內容。

其一靠景區,建議做景區配套,餐飲為主,看情況,適當可以做一些住宿遊樂。其二,靠城市就更多樣化,主要是增加遊客休閒停留的內容,比如農家樂民宿,靠城市要增加一些親子、農俗體驗等內容,因為遊客會停更長時間。其三是靠地塊,無論是地塊資源,還是產業基礎,都是要利用和放大優勢。如村裡有好的非遺內容,就可以利用好,打造非遺農場。

二是主觀層面,看自身的優勢,這個也是多種多樣的,比如產業優勢,特殊渠道等。比如你有社群資源,做民宿之類的優勢就更大。再比如,你是新媒體網紅,就可以做網紅農場等。

再來說說第二部分,看你想做和擅長做啥,個人感覺主要可能有三四種形式。一是農業農場,20畝偏小,但是起步可以,主要是賣手機蔬菜為主,現成的模式比如csa,主要看你的社群銷售能力。偏城市好做

二是做民宿,20畝剛好,這個要看你的社群+氛圍營造。民宿很多是所謂的老闆娘文化,個性化和特色很重要。但這裡我給和核心建議,就是性價比很重要,控制總投入。一定要抑制住為了提高品質而大幅度提高投入的衝動。

三是餐飲為主的農家樂。這個20畝就可大可小了。靠城市景區皆可。此類項目成功的核心有兩個,其一是業主及其親屬運營為主,成本低;其二是靠現成的大勢而不是自己做勢。靠景區的做好餐飲就好,可以多點特色;靠城市的多點休閒內容,可以偏重親子,農俗農業,20畝也差不多了。

四是休閒遊樂本身。20畝偏小,靠城市才好做。親子樂園之類的沒有再擴大的空間,不建議專門做了。可以考慮主題化的,比如垂釣園啊,採摘園之類的,相對簡單直接點。

各種模式不是嚴格界限的,可以組合,但是核心是認識現狀,認清自己要做什麼,然後揚長避短,合理投入,針對經營,才能成就價值。


東海秦二聊旅遊


在農村老家有20畝地,想建造一個生態農場,主要用於盈利,該如何設計?

還是老話,這個取決於資源,技術,資金,人脈。當然,最重要的是周邊環境,服務對象。

要搞清楚該如何設計的話首先要研究你的目標客戶,或者你把哪些人做為你的目標客戶?針對目標客戶進行研究,找出他們的一些共性的東西。比如情懷,比如體驗,比如回憶,比如學習。然後針對性的選取一些有特色,典型的場景進行設計。

好象現在生態農場很熱,或者啥產品一掛上生態這個詞立馬就高大上起來。但是,沒有對市場和消費者進行細緻研究的話,個人認為還是原生態或者叫原汁原味的好。比如土坯房子,西瓜庵子,所以也就談不上設計,隨心所欲本身或許就是一種設計。


轉眼就是老農了


在回答這個問題的時候首先先了解一下什麼是生態農場,它既是生產的單位,又是環境淨化和保護的單位。例如中國廣東珠江三角洲的桑基魚塘、蔗基魚塘、果基魚塘等均為在長期的農業生產實踐中所創造的一種生態農場的雛型。


既然是生態農場自然它的佔地面積不小,還必須有一定的特殊條件,比如你那20畝地旁邊有沒有河流,有沒有山脈,周圍綠化怎麼樣,交通是不是順暢等等,說這些起目的就是為盈利做準備。

既然想建造生態農場主要用於盈利那該怎麼去設計呢?生態農場要合理充分的利用自然條件,在某一特場地或區域內建立起來的農業機構,以及生產體系。在這個結構裡面合理安排農業項目佈局和農業產品結構。



像農村生態農場必須要有專業的規劃,如若說只發展生態農場,你可憑自己的感覺去做前期準備工作,但休閒生態家庭農場是個專業性較強的業務,必須有近期及長遠的發展規劃,以降低投入的風險,可不能一味的只顧娛樂而導致與自然環境的平衡。


所以說在建造生態農場前期必須與規劃設計方深入溝通,然後在預設農場定位:選定農場類型、風格與基調,還得進一步主題,功能分區確定,例如,娛樂區,休閒區,度假區等最後就是市場定位,前期做好這些後期就沒必要搞得那麼混亂而導致盈利。

所以說不要只根據自己的意願去設計,可以把自己的思想建議融入到專業的生態農場設計師的設計規劃裡,這樣就可以把生態農場做的遊刃有餘,後期減少很多不必要的麻煩,也會更快的進入盈利期。


直擊農人


用20畝地建造生態農場,這個確實需要詳細周密的規劃設計,畢竟20畝土地也不算少,如何管理好20畝土地,讓這些土地為我們帶來豐厚利潤,也是一件不容易事情,需要慎重考慮。

1、搞大棚蔬菜是一個方向,現在種植蔬菜銷售快,在說無論社會怎麼發展,人總要吃飯,總要吃菜,只要聯繫好銷售商,打通銷售渠道,誠信經營,嚴把蔬菜質量觀,大棚蔬菜應該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2、如果所處的地理位置離城市近,交通方便,可以考慮建立採摘園,畢竟現在搞採摘的也不錯,在路上路過經常看見有鄉村採摘宣傳廣告牌,可見採摘園項目比較火。

3、建立兒童遊樂園或者發展農家樂,遊樂園發展要資金雄厚,而且位置要適中,而發展農家樂相對簡單容易,但是配套設施要跟上,而且周圍要有其他景點做配套,否則單靠一家發展農家樂效益也明顯。

4、考慮搞個生態養殖,畢竟在農村還是傳統產業比較牢靠有保障,風險小,投資也小,而且收入還比較豐厚。

我感覺靠土地發家致富希望是有,但是非常困難,除非你佔有的土地位置比較有優勢或者有大量土地,否則根本無法致富,個人意見而已。


生態農說


設計的原則是:突出特色、力求多樣;兼顧餐飲娛樂、保證綠色無害。

首先是突出特色、力求多樣。如果以瓜果採摘為主要特色,就要在突出瓜果的同時,兼顧無公害蔬菜;如果以蔬菜為主要特色,就要兼顧魚類、土雞等動物的養殖;如果以動物養殖為特色,就要兼顧蔬菜瓜果的種植。生態農場應該避免單調,力求一專多樣。

如果以餐飲娛樂為特色,就要兼顧蔬菜、瓜果、養殖等項目,能做到不出農場,就可以採摘到供食客食用的綠色農產品。在突出餐飲的同時,舉辦一些瓜果採摘、捉雞抓鳥的活動,吸引大批城市居民前來參觀遊玩。

農場要嚴控化肥農藥的使用量,不使用動植物激素。植物以農家肥為主、化肥為輔;動物養殖要以青飼料為主、複合飼料為輔。建立種植-養殖-肥料-種植的生態循環系統,為社會提供放心食品,在不斷提高經濟效益的同時,注重社會效益。

為了一年四季都有新鮮的農產品,要建設塑料大棚,利用先進的農業科技,及時換茬耕作,提高土地的利用率。儘量不在農場種植小麥、玉米等大宗糧食作物,以經濟作物和稀有養殖為主要項目,只有這樣才能獲得比較好的盈利。


一縷情絲飛揚


主要用於盈利?哈哈!幹啥不是是為了盈利?一切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嘛!做慈善的不多!

農村20畝地,建設一個生態農場,如何設計?回答這個問題之前,得首先看看你這個農場有水沒有,假如像我們這裡一樣都是旱地,機井也打不出水來,就是靠天吃飯,我勸你就別幹了,還盈利呢,如果投資了就等著賠錢吧!

如果有水資源,那就好辦多了!萬物生長靠陽光和水嘛!

我斗膽設計一下,

可以用五畝地做採摘園。冬天有大棚,做到四季有新鮮蔬菜,除了蔬菜外,還可以種草莓🍓等水果,還必須做到綠色無汙染,可以發廣告讓城裡的人來現場採摘。現在的人不差錢,就圖個新鮮無汙染!

可以用十畝地栽種果樹!如果你準備長久的紮根農村幹,這可是個不錯的選擇!關鍵要做到不汙染,綠色環保,這是現在人的追求!水果熟了,人們來現場採摘,價格可以大於市場,也是一筆不小的收入!


可以用兩畝地做魚塘。現在的人會享受生活了,釣釣魚是很多人的最愛。可以按小時算錢,也可以按釣上來的魚每斤多少錢來算,這肯定是個虧不了的掙錢門道!

可以用一畝地做飯店農家樂。就是經營農家飯菜!現在城裡的人都往農村跑,吃農家飯倒成了趨勢!價格不要太貴!

還有兩畝地幹啥?大家說說,哈哈!我認為就是蓋旅館吧!人們在這吃了玩了也得在這住吧!得有洗澡的地方!還必須是單間,人圖的就是享受,不差錢!旅館乾淨整潔,不用太豪華!

做到這些,你就等著收錢吧!

我是李哥阿峰!大家可以關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