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29 走進甘肅徽縣青泥嶺,探尋蜀道難中難

噫噓嚱!

危乎高哉,

蜀道之難難於上青天。

這是唐朝偉大詩人李白《蜀道難》裡響亮了千年的詩句。詩句響亮了千年,這蜀道也一難難了千年。那麼,它究竟在哪呢?學界早有定論,歷史上把從古都長安入蜀——陝西寶雞至四川劍門關以北的路段統稱為蜀道,人們常說的蜀道,一般指秦蜀道,指的正是這一條道路。蜀道又為何如此之難呢?就因為其綿延千里的道路中,有秦嶺、青泥嶺、劍門關三大險關,途中處處絕壁、枯松倒掛、石棧相通、天梯鉤連,“飛湍瀑流爭喧豗,砯崖轉石萬壑雷”。歷代文人筆下都有描述,其險也可見一斑。據《史記》記載,這條道路殷商時即通蜀,因其是唯一的入蜀便捷通道,唐以後更加盛行,成了集官道、民道、商道、兵道為一體的秦隴入蜀的國之大道。

青泥嶺第1集——古道滄桑△

這千里蜀道,隴南境內雖只有90多公里,但因為有青泥嶺,影響就十分深遠,更值得一提了。“青泥何盤盤!百步九折縈巖巒。捫參歷井仰脅息,以手撫膺坐長嘆。”

這是詩人李白對青泥嶺的描述,青泥嶺也因為這絕世傳唱而響亮史冊。

走进甘肃徽县青泥岭,探寻蜀道难中难

青泥嶺位於隴南徽縣,在嘉陵鎮,大河鄉、虞關鄉、水陽鄉之間,主峰鐵山綿延20多公里,海拔1746米。徽縣,古稱河池,青泥嶺位於縣城東南秦隴蜀三省交界之地,有雞鳴三省之說,宋人楊粹中詩云:“山猶連蜀道,人卻作秦音”,陸游也有詩云:“城郭秦風近,村墟蜀語參”。從這蜀道秦音、秦風蜀語中我們聽得到徽縣自古以來與川蜀、秦巴的淵源。從地理的角度看,青泥嶺北鎖秦隴,南控巴蜀,自古是兵家必爭之地。

走进甘肃徽县青泥岭,探寻蜀道难中难

歷史的煙雲早已散去,但青泥嶺卻以他橫亙巴蜀秦隴之間的巍峨之勢以及留存於書簡石崖當中的文字屹立在秦嶺西陲嘉陵江畔。雖然,古道早已廢棄,但青泥嶺的險峻卻依舊在現實和歷史的空間留存。

走进甘肃徽县青泥岭,探寻蜀道难中难

蜀道從兩當楊店鄉進入隴南,在兩當和徽縣東部的丘陵、山地中蜿蜒盤旋,進入徽縣縣城就到了翻越青泥嶺的最後一個最大的驛站,經過長途跋涉的文人騷客、商旅政要,要翻越青泥嶺都要在這裡加以整修,做足了準備。據考證,六十年代這徽縣縣城南門外還豎立著一塊明代雕刻的書有“通蜀門”三個大字的石碑,從這三個字我們可以看出,出了縣城南門就踏上了入蜀的古道。今天,南門城牆早已不在,在這裡,能看到的只有“李白醉臥青泥嶺”的大理石雕像,詩人醉意朦朧、仰天長嘯,在這現代文明籠罩著的小城外,我們似乎只能感受到他的孤獨與寂寞。然而,試想當年的他,是何等的瀟灑?志得意滿之時,行走於天子庭前,不為權貴折腰;情非得已之際,高歌於名山大川之間,抒盡天下文人意氣。他在青泥嶺的出現,是歷史給了青泥嶺一張名片,讓青泥嶺擁有了永不褪色的歷史文化標籤。

青泥嶺第2集——山佑文脈△

走进甘肃徽县青泥岭,探寻蜀道难中难

出了徽縣縣城南門,沿山坡而上,就踏入了翻越青泥嶺的行程,山道崎嶇,小路彎彎,在草叢田坎之間,我們依稀能看得到當年行人馬幫走過的痕跡。在這裡遠望,蒼山渺渺,雲海起伏,難怪古代落魄文人會產生“雲橫秦嶺家何在,雪擁藍關馬不前”的現實感慨。

走进甘肃徽县青泥岭,探寻蜀道难中难

泰山廟是青泥古道上保存最完整也最具規模的廟宇,據可考的遺蹟證明,始建於唐朝,宋元時期毀於年荒和戰火,現存的殿堂樓閣多屬明清及現代建築。這裡古柏森森,香菸繚繞,是青泥古道上串起歷史和現實的比較醒目的一道風景。

走进甘肃徽县青泥岭,探寻蜀道难中难

過了泰山廟,翻過幾道小山樑,就到了著名的青泥驛,這裡是翻越青泥嶺主峰鐵山的最後一個驛站。

古道新開梔子花,

青泥村口燦若霞。

當年李白醉眼望,

仍在驛路鄰居家。

今天,在這個依舊叫青泥村的古老村寨,通過眾多的文化遺蹟我們彷彿能感受得到青泥驛當年店鋪林立,酒旗招展,商賈雲集,人歡馬雜的繁榮景象。

走进甘肃徽县青泥岭,探寻蜀道难中难

據“新修白水路碑記”記載,宋嘉佑二年,為避開青泥嶺之險,起於徽縣慄川鄉,經徽縣大河店鄉通往陝西略陽白水江的白水路修成,青泥嶺驛站被廢棄,當時,僅裁撤的郵兵有一百五十六人,驛馬一百五十六匹,該驛站和遞鋪每年為朝廷節省的糧食達五千石,餵馬的飼料堆成堆要一萬人伸直胳膊才能抱攏,解除契約的執事役夫達三十餘人。而新修的白水路上卻增加閣樓棧道二千三百零九間,供傳遞文書的人沿途休息的郵亭、驛兵駐紮的營房、轉運大批貨物計數編號的綱院三百八十三間。通過這一新一舊的對比,試想,這青泥驛客棧、官邸、酒樓、燒鍋以及久居於此的地方豪紳和往來於此的軍民、客商究竟有多少呢?散落在村裡村外、草叢樹林間的碾盤、枯井、對窩、馬槽,彷彿能告訴我們一切。這裡曾經的繁華是有道理的,南面是偌大一個天府之國,北邊是廣袤的關中大地和河西走廊,青泥嶺驛站就像是一道寬廣的門戶,把青泥嶺上下來的和準備著要翻越青泥嶺入蜀的人都聚集到了這裡,不管是達官貴人,還是平民百姓,也不管是文人騷客,還是商賈豪紳,這裡都有他們飲酒作樂的樓臺館所,暫住一宿的秀床土炕。 在這裡養足了精神,便可以起程,踏上翻越蜀道上最艱險的險關青泥嶺的又一站里程。

走进甘肃徽县青泥岭,探寻蜀道难中难

萬壑急湍下西南,群峰驟奔捧鐵山。青泥嶺西連木皮嶺,東接嘉陵江,左翼是咆哮急湍的江水,右翼是縱橫密佈的群山與溝壑,由此,青泥嶺雖高而險,卻成了這裡唯一的南北通道。

青泥嶺第3集——青泥流韻 △

小雨淅淅,雨霧濛濛,遠望雲霧緊鎖的鐵山,不難想象古人翻越時的艱險。唐朝偉大詩人杜甫從成縣飛龍峽草堂借道木皮嶺,翻越青泥嶺時留下了“始知五嶽外、別有它山尊”、“朝行青泥上、暮在青泥中”的詩句,與杜甫同時代的元稹也在《青雲驛》一詩中寫到:“苕繞青雲嶺,下有千仞溪。徘徊不可上,人倦馬亦嘶……聞名意慘愴,苦墜牢與狴”。

走进甘肃徽县青泥岭,探寻蜀道难中难

然而,無論有多少艱難險阻,路還是要走。出了青泥驛向南,沿山間小道、土路石階向上,遠處高聳入雲的山峰就是青泥嶺的主峰鐵山。今天,這裡一切都歸於平靜,但這山道旁靜靜矗立的清代遺留下來的《遠通吳楚碑》,彷彿還在訴說著當年的悲歡離合。碑文上有“自石家峽至杏樹崖二十餘里,路皆崔嵬,險阻可畏。自明以來,雖屢經修鑿,崎嶇如故,往來負載莫不寒心。”的字樣。 記載了青泥古道自明代以來的通行路線、險易程度及當地百姓自發維修青泥古道的情況。是青泥古道上一處有力的歷史見證。遠通吳楚,這不僅證明了這條古道一直通向吳楚大地,更展示了當時的山民們對外面世界的嚮往。

走进甘肃徽县青泥岭,探寻蜀道难中难

無獨有偶,距離《遠通吳楚碑》不遠的大河店鄉青泥村辛家吊溝村北面的石崖上,還保存著一處明代留下的摩崖石刻,因其橫額上刻有“玄天神路”四字,當地人一般叫它“玄天神路”碑,又名“新刊修路碑記”。碑文說:“上自青泥嶺,下至青泥河,土路坍塌,頑石阻隔,往來奔走不便,人人所憂慮者。今眾等集鄉約會,各施資財糧石(dan),發心修理道路。”這是青泥古道上關於路的又一處歷史見證。

走进甘肃徽县青泥岭,探寻蜀道难中难

長路漫漫,在歷史的長河中,青泥古道承載了難以估量的滄桑變幻,同時,也留下了永遠也抹不去的文化印痕。

走进甘肃徽县青泥岭,探寻蜀道难中难

替換高清大圖

走在這條千年古道上,我們彷彿是在穿越時空的遂道,翻閱著歷史的長卷。據可靠史料記載,唐朝後期,以詩人李白為代表的文人墨客從長安向蜀地的錦官城雲集,李白、杜甫、王勃、盧照鄰、高適、岑參、韋應物、元稹、李商隱、柳宗元、薛濤等十多位傑出的文學家和詩人,都曾經過青泥嶺,他們或驚乎青泥嶺道路的艱險、高峻;或讚歎青泥嶺山勢的雄奇、壯觀,或吐露真情、或抒發感慨,均留下了壯麗的篇章,其中不乏像《蜀道難》這樣的千古絕唱。唐以後,宋、元、明、清、民國曆代文人學士寫青泥嶺的詩詞歌賦亦有約200餘篇,在中華文化的發展史上佔居著重要的一頁,也奠定了青泥嶺作為文化名嶺的重要地位。由此,我們說,青泥嶺是屹立在隴南大地上的文化座標,是造物主賜給隴南人民的文化長卷。一路走來,隨處都有讓人著迷的故事,越向山巔,我們彷彿離歷史的烽火越近,依稀還能聽得到這青泥嶺上當年馬蹄得得亦或是陣陣廝殺的聲音。

走进甘肃徽县青泥岭,探寻蜀道难中难

公元前206年,劉邦採納韓信的計策,明修棧道暗度陳倉,派大將韓信率大軍經此道兵定三秦,打開了奠定大漢王朝基業的大門。建安20年,曹操率兵經此道取漢中,破漢中王張魯。蜀漢相爭數十年,無論是諸葛亮六出祁山,還是曹魏兵伐蜀中,在一次次的拉鋸戰中,作為嘉陵道上的咽喉,青泥嶺都成了必須逾越的屏障,甚至於兵家必爭的戰場。公元617年,西秦霸王薛舉反隋,佔據秦隴,派兒子仁越率兵進犯蜀地,遭遇河池郡太守蕭瑀的防禦,於天險青泥嶺展開激戰,蕭瑀下令燒燬青泥嶺棧道以絕士兵退路,將士們背水一戰勇猛殺敵,擊退了反兵,保住了河池郡及蜀地咽喉青泥嶺。

走进甘肃徽县青泥岭,探寻蜀道难中难

公元1132年-1156年,南宋王朝以青泥嶺為抗金前線,駐守大將吳玠、吳璘、吳挺父子及將士八萬餘人在此抵抗金兵,戰火燒在嘉陵江兩岸30公里的戰線上,展開大小戰役數十次,憑藉險峻山峰,急湍河流創下了仙人關以少勝多的戰例。仙人關大捷被中國軍事博物館作為以少勝多的戰例永錄名冊。

走进甘肃徽县青泥岭,探寻蜀道难中难

在2000多年的風雨滄桑中,青泥嶺見證了多少金戈鐵馬、英雄壯舉,又承載了多少悽楚美談、悲歡離合?據《唐史》記載,天寶8年,唐明皇李隆基為了讓他的愛妃楊玉環吃到四川涪陵的新鮮荔枝,下令開闢入蜀官道。自京都長安出發,穿寶雞、越秦嶺到鳳州,過兩當、河池(今徽縣)上青泥嶺,到長舉沔水,過廣元入劍門到成都,沿路設108個驛站,青泥驛就是其中的一個。歷史是那樣的讓人尷尬,天寶14年,也就是“安史之亂”的第二年,唐玄宗李隆基為避亂入蜀,在馬嵬坡賜死楊貴妃,途經青泥嶺,曾在太和庵小駐,當時有大詩人高適追隨急見。一面是快馬送荔枝的千古奇情,一面是倉皇逃竄的狼狽景象,專為楊貴妃開闢的荔枝道,此時,竟成了唐明皇逃難的皇道。

走进甘肃徽县青泥岭,探寻蜀道难中难

這就是青泥嶺,山山相隨,層層拔高,群峰把它託舉在層雲藍天當中。據當地人介紹,它終年籠罩在茫茫的雲霧中,崎嶇的山道,迂迴曲折,盤來盤去,行人整日在泥濘中跋涉,異常艱難。當我們站在峰頂的時候,除了有“一覽眾山小”的感覺之外,不禁也想,方園百里唯此山最尊,其高其險都超過了周圍眾多的山,為什麼偏偏這裡卻成了蜀道的必經之地呢?由此可知,西秦嶺崇山峻嶺中,找尋一條路是何等之難?千百年來,人們把目光鎖定在了這高高的青泥嶺上,這就註定了青泥嶺在歷史中的輝煌。不是嗎?散落在四周的道觀寺院、石刻造像哪一處不是對它耀眼的記錄呢?

走进甘肃徽县青泥岭,探寻蜀道难中难

在青泥嶺23.5公里的區域範圍內,分佈著歷代摩崖石刻及碑刻71方;隋唐以來的寺廟建築共8座,如:隋朝的太和庵、唐代的萬安院、長豐寺、南禪寺、泰山廟、羅漢洞、三眼澗、明代的真空寺;還有北周的石窟石造像1處。這些飽含情感但默默無語的圖像和文字以及飽經滄桑的歷代建築,正是一部部載滿青泥嶺風雲變幻的歷史,一道道通往青泥嶺昨天的大門,一顆顆閃爍在我們心裡的文化明珠。

走进甘肃徽县青泥岭,探寻蜀道难中难

勁草知風榮枯事,驛馬有痕興衰依。青泥嶺的歷史,是一部關於路的歷史,青泥古道的文化,是離不開路的文化。宋嘉佑二年,白水路建成以後,青泥嶺上的馬幫駝隊、郵差商旅雖然得到了分流,但古道峻嶺上行色匆匆的腳步依舊沒有停止,隨著1933年316國道和1957年寶成鐵路的建成,青泥古道終於完成了他的歷史使命,走進了歷史的博物館。

走进甘肃徽县青泥岭,探寻蜀道难中难

當我們走出青泥嶺的昨天之時,展現在我們面前的是今天的輝煌,國家“十二五”重點工程天水至十堰高速公路正在沿著當年白水路的路線向兩邊延伸。青泥嶺這個響亮的名字,青泥古道這條難了千年的古道,將成為西北一隅、秦嶺西陲歷史文化閃光的座標,與在它的軀體上湧動的新鮮的血脈一同,永遠訴說它對未來的憧憬與嚮往,永遠昭示它曾經的偉大與輝煌。


分享到:


相關文章: